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碧芬专利>正文

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67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是由一鞋跟的内部包覆一内管,且内管的外部组设一具束结段的外管,该外管是以螺旋方式一体缠绕而成,令内表面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且束结段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相互配合,令外管的束结段恰可紧束固定于内管的适当处;藉由上述结构,可防止外管于注料过程中,遭鞋跟材质的冲力滑落至内管的底部而造成包覆的塑材变薄的情形,进而可降低不合格率,且利用外管呈圆弧状的导滑面,令外管与内管间无法产生切削的力道,可不受鞋跟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力道影响,而可确实保护内管的坚固性,进而防止鞋跟瞬间断裂的情形。(*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尤指这样一种高跟鞋的鞋跟,其鞋跟藉由外管的束结段紧束固定于内管的适当处,可防止外管于注料过程中,遭鞋跟材质的冲力滑落至内管的底部而造成包覆的塑材变薄的情形,进而可降低不合格率,且因外管的内、外表面均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令外管与内管间无法产生切削的力道,可不受鞋跟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力道影响,可确实保护内管的坚固性,进而防止鞋跟瞬间断裂的情形,达最佳使用状态。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如图1所示的公知结构立体分解图(其为台湾九十二年十二月一日核准公告第564688号及大陆核准新型专利公告第CN259961Y号),其是于一鞋跟10的内部包覆一刚性C形内管11,且于内管11的外缘穿设一具若干贯穿孔121的C形外管12。如上所述的公知结构,其尚有下列的缺点一、如图2所示为公知结构于行走中鞋跟受震示意图,尤指其外管12两侧的内端角122直接与内管11的表面相抵触切损磨擦,致使鞋跟10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力道时,外管12的两侧端角122即会反复推抵切损磨擦内管11,进而造成鞋跟10瞬间断裂(如图3、4所示的A处及B处)扭伤脚踝的情形;二、尤指其鞋跟10于射出成型过程中,外管12则会受鞋跟10材料的冲力而沿内管11下滑至底部,令鞋跟10下段因外管12下滑而仅能包覆较薄的塑材,而可直接透视鞋跟10内的外管12,进而提高不合格率;三、其内管11与外管12设为圆柱管状,故鞋跟10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震动力道则会迅速由内管11的底端直接传达至顶端而与后脚跟产生冲击力,不具避震效果,容易造成后脚跟的不适。本设计人有鉴于上述公知结构的缺失,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鞋跟藉由外管的束结段紧束固定于内管的适当处,可防止外管于注料过程中,鞋跟材质的冲力滑落至内管的底部而造成包覆的塑材变薄的情形,进而可降低不合格率,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要解决的次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鞋跟藉由外管的内、外表面均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令外管与内管间无法产生切削的力道,可不受鞋跟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力道影响,而可确实保护内管的坚固性,进而防止鞋跟瞬间断裂的情形,具有最佳使用状态。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鞋跟利用外管呈螺旋状的设计,令鞋跟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震动力道由内管底端传至外管时,即沿外管的螺旋状依序回旋环绕,让震动的力道得以释放而具较佳的避震效果,增加行走上的舒适感。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于一鞋跟的内部包覆一具纵向缺缝的内管,且内管的外部穿设一外管,其中外管以螺旋方式一体缠绕而成,外管的内表面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并设有较窄的束结段,且束结段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相互配合,外管的束结段可紧束固定于内管处。如上所述的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所述外管的内、外表面均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如上所述的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外管是以金属材质制成的外管。如上所述的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外管由上往下等距可设有若干环形间隙,或可不设环形间隙。依上述构造可知,本技术提出的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藉由外管的束结段紧束固定于内管的适当处,可防止外管于注料过程中,遭鞋跟材质的冲力滑落至内管的底部而造成包覆的塑材变薄的情形,进而可降低不合格率,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且因外管的内、外表面均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令外管与内管间无法产生切削的力道,可确实保护内管的坚固性,进而防止鞋跟瞬间断裂的情形,同时,令鞋跟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震动力道由内管底端传至外管时,即沿外管的螺旋状依序回旋环绕,让震动的力道得以释放而具较佳的避震效果,增加行走上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公知结构于行走中鞋跟受震示意图;图3为公知结构的鞋跟断裂位置示意图一;图4为公知结构的鞋跟断裂位置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一;图7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二;图8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三;图9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四;图10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五。20、鞋跟 21、内管 211、缺缝22、外管221、导滑面 222、环形间隙 223、束结段 22’、外管具体实施方式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如后。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请同时参考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一),其于一鞋跟20的内部包覆一适当长度具纵向缺缝211的C形刚性内管21,该内管21的外部组设一为金属材的外管22,该外管22以螺旋方式一体缠绕而成,令外管22的内表面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221,且由上往下等距设有若干环形间隙222,并于预定处设有较窄的束结段223,该束结段223可分别设于外管22的下段处(如图6所示)、或上段处(如图7所示)、或中段处(如图8所示),或上、下段(如图9所示),或整段(图中未示),且束结段223的内径与内管21的外径相互配合,令外管22的束结段223恰可紧束固定于内管21的适当处,当鞋跟20于射出成型时,藉由外管22的束结段223紧束固定于内管21的适当处,可防止外管20于注料过程中,遭鞋跟20材质的冲力滑落至内管21的底部而造成包覆的塑材变薄的情形,进而可降低不合格率,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且因外管22的内、外表面均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221,令外管22与内管21间无法产生切削的力道,可不受鞋跟20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力道影响,可确实保护内管21的坚固性,进而防止鞋跟20瞬间断裂的情形,达最佳使用状态。同时,利用外管22呈螺旋状的设计,令鞋跟20于行走中与地面产生撞击的震动力道由内管21底端传至外管22时,即沿外管22的螺旋状依序回旋环绕,让震动的力道得以释放而具较佳的避震效果,增加行走上的舒适感。如图10所示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五,其中鞋跟20的外管22’可以螺旋方式一体缠绕,而无环形间隙。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于一鞋跟的内部包覆一具纵向缺缝的内管,且内管的外部穿设一外管,其特征在于外管以螺旋方式一体缠绕而成,外管的内表面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并设有较窄的束结段,且束结段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相互配合,外管的束结段可紧束固定于内管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外表面均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管是以金属材质制成的外管。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管由上往下等距可设有若干环形间隙,或可不设环形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是由一鞋跟的内部包覆一内管,且内管的外部组设一具束结段的外管,该外管是以螺旋方式一体缠绕而成,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的鞋跟结构,其于一鞋跟的内部包覆一具纵向缺缝的内管,且内管的外部穿设一外管,其特征在于:    外管以螺旋方式一体缠绕而成,外管的内表面形成圆弧状的导滑面,并设有较窄的束结段,且束结段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相互配合,外管的束结段可紧束固定于内管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碧芬
申请(专利权)人:杨碧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