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26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水设备,其包括水罐和加热装置,水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加热装置设置在水罐中,其特征在于,水罐中还设置有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设置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并分隔水罐,在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上,第一防混水板与第二防混水板间隔预设距离,第一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区,第一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第二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区,第二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第一过水区和第二过水区错位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水设备,通过设置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且第一过水区与第二过水区错位设置,减弱了冷水对热水区的冲击,从而提升了热水设备的热水输出率。

Hot water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t water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tank and a heating device, water tank has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a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a water tank,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ti mixing plate and second mixed proof plate, the first anti mixing plate and second mixed proof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and in the separation tank, from the inlet to outlet direction, the first anti mixing plate and second mixed proof plate interval preset distance, the first anti m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sh, first was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water holes, second mixed proof board second wash set, second on the waterfront th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es, the first wash and wash second arranged. The invention of the hot water equipment, by setting the first anti mixing plate and second mixed proof plate, and the first wash and wash second staggered, weakened the cold water on the hot water area of the impact, so as to improve the output rate of hot water he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热水设备。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庭、工厂还是公共场所等都离不开热水的使用,热水设备也为热水的供应提供了方便。热水设备一般具有水罐和加热装置,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水从进水口进入,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处理,从出水口流出热水。但是,由于进水口不断进入的冷水容易与水罐中的热水混合,会降低热水设备的热水输出率,从而增大热水设备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热水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水设备,其包括水罐和加热装置,所述水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罐中,所述水罐中还设置有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所述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并分隔所述水罐,在从所述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与第二防混水板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区,所述第一防混水板第一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区,所述第二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至少部分第一过水孔与至少部分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区和第二过水区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混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均将所述水罐完全分隔,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罐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混水板上与所述出水口相同侧封闭,所述第二过水区设置于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多个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区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与所述出水口相同侧开设有所述多个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封闭。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三防混水板,所述第三防混水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过水孔。优选地,所述第三防混水板将所述水罐完全分隔,且所述第三防混水板与所述出水口相同侧及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三过水孔。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水罐上与所述出水口相对的另一侧伸入所述水罐。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为圆形,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防混水板的直径之比为1-3:100;和/或所述第二防混水板为圆形,所述第二过水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防混水板的直径之比为1-3:100。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开设有所述多个第一过水孔的板面第一过水区面积与所述第一防混水板的面积之比为0.3-0.6:1;和/或所述第二防混水板上开设有所述多个第二过水孔的板面过水区的面积与所述第二防混水板的面积之比为0.3-0.6:1。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挡水筒,所述挡水筒罩在所述进水口上,所述挡水筒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封闭,所述挡水筒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水通道。优选地,所述水罐竖立设置,所述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水平设置,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罐的下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罐的上部,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防混水板到所述水罐顶部的距离与所述水罐的长度之比为0.2-0.4:1,所述第一防混水板到所述水罐顶部的距离与所述水罐的长度之比为0.55-0.7: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水设备,通过在水罐内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间隔设置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且第一过水区与第二过水区错位设置,减弱了冷水对热水区的冲击,从而提升了热水设备的热水输出率,使热水设备更加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防混水板与第二防混水板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防混水板与第二防混水板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一防混水板与第二防混水板的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5是图1中第三防混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挡水筒的正视图。图7是图1中挡水筒的俯视图。图8是图1的热水设备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考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水设备,包括水罐1和加热装置2,水罐1大致呈圆筒形或方筒形。水罐1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进水口11可设置于水罐1的下部,出水口12可设置于水罐1的上部,加热装置2设置在水罐1中,冷水可从进水口11流入,经过加热装置2加热处理后形成热水,再从出水口12流出。水罐1中还设置有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第一防混水板3与第二防混水板4与水罐1形状相似,可呈圆形或方形,用于阻止冷水与热水混合。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设置在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之间,并分隔水罐1的内部空间,即水流从进水口11到出水口12的方向上,第一防混水板3与第二防混水板4间隔预设距离,与水罐1形成一定空间,水流可停留在该空间内。第一防混水板3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区32,第一过水区3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31,第二防混水板4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区42,第二过水区4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41。从进水口11流入的冷水,依次穿过第一过水区32的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区42的第二过水孔41,流向出水口12。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错位设置,也即在垂直于水罐1的轴向方向上(如图1的水平方向),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的位置未完全重叠,从而使水流在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之间形成折流,减少温度相对较低的水流对温度相对较高的水流的冲击,从而提升热水设备的热水输出率。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的面积大致为对应的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的面积的1/2,在水平方向上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不重叠,但边缘重合。请参考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的面积与对应的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的面积之比大致为0.3-0.4:1,且在水平方向上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不重叠。请参考图4,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的面积与对应的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的面积之比大致为0.6:1,在水平方向上第一过水区32和第二过水区42部分重叠。请参考图1和图8,第二防混水板4设置在第一防混水板3与出水口12之间,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均将水罐1完全分隔,即水流只能从进水口11流通到第一过水孔31,再从第一过水孔31流通到第二过水孔41,最后从第二过水孔41流通到出水口12。在优选实施例中,出水口12设置于水罐1的一侧(如图1中的右侧),第二防混水板4上与出水口12相同侧(靠近出水口12的一侧)封闭,第二过水区42设置在第二防混水板4上远离出水口12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第一过水区32设置于第一防混水板3上与出水口12相同的一侧,远离出水口12的一侧则封闭。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孔31的孔径与第一防混水板3的直径之比可为1-3:100,第二过水孔41的孔径与第二防混水板4的直径之比可为1-3:100。例如,第一防混水板3和第二防混水板4的直径可以为50cm左右,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41的孔径可以为0.5-1.5cm左右。类似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孔3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设备,其包括水罐和加热装置,所述水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中还设置有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所述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并分隔所述水罐,在从所述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与第二防混水板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区,所述第一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区,所述第二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区和第二过水区错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设备,其包括水罐和加热装置,所述水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中还设置有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所述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并分隔所述水罐,在从所述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与第二防混水板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区,所述第一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防混水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区,所述第二过水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区和第二过水区错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混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第一防混水板和第二防混水板均将所述水罐完全分隔,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罐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混水板上与所述出水口相同侧封闭,所述第二过水区设置于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水区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与所述出水口相同侧,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上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封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防混水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三防混水板,所述第三防混水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过水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混水板将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龙张国庆何嘉棋程传印卢满棠欧阳育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纬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