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根食用菌的菌塘复壮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205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碳营养源、氮营养源、矿质营养、维生素vb1、萘乙酸配伍而成的菌类营养剂,其碳氮比为35-50∶1。通过菌类营养剂的使用,可有效改善菌塘中的营养结构,增加菌塘的碳素营养水平,以促进菌根发育和子实体形成的菌塘复壮剂,通过对出菇后的菌塘进行补充菌塘复壮剂,加快菌塘营养积累,为子实体发生创造基础条件。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菌塘中菌根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比例失衡问题,保障了菌根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所需,促使大部分菌塘能够连年出菇,比例达到60%以上,高的达到85%以上,甚至一个菌塘一年内出菇两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类营养添加剂,尤其涉及到一种菌根食用菌的菌塘复壮剂
技术介绍
菌根食用菌是一种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的肉质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是我国重要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由于目前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产品主要来自于野生采集,产量较低,市场价值高。菌根食用菌菌丝体在土壤里与共生树的根系、土壤及腐殖质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团状结构,这种团状结构被称为菌塘,是松树根系形成菌根的地方,也是菌丝体进行核配和分化、子实体原基的场所,是菌根食用菌完成生活史的最主要场所。菌根食用菌的营养主要源于共生树木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以及土壤中的养分。因此,菌塘内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菌根食用菌的生长和菌根食用菌的产量。由于菌根食用菌营养积累慢,同时,在菌根食用菌出菇过程中对菌塘内的营养的大量消耗,导致菌塘中形成子实体的产量低和大小年现象显著。目前,尚未见有关通过改善菌塘营养结构和提高菌塘营养水平,提高野生菌根食用菌子实体产量的文献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菌塘的营养结构,增加菌塘的碳、氮素营养水平,以促进菌根发育和子实体形成的菌塘复壮剂,通过对出菇后的菌塘进行补充菌塘复壮剂,加快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菌塘复壮剂,由碳营养源、氮营养源、矿质营养、维生素vb1、萘乙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构成的各种成分中,碳源营养与氮源营养按碳氮比为35-50∶1的比例混合,再按其混合物的重量比添加入1-1.5%的矿质营养,及10-30ppm维生素Vb↓[1]和10-30ppm萘乙酸,形成菌塘复壮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国华吕明亮许志鸣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