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893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所述调速环装置10为周向分布于所述磨煤机内部的分离器的回粉锥11的外壁上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顶部和底部的开口尺寸不相等,所述环形结构的厚度尺寸不相等。所述环形结构的直径为900mm~2500mm。所述环形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环形结构的底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回粉锥的出口处附近。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磨煤机内部结构进行改造,优化了磨煤机内部流场,消除了磨煤机内部存在的煤粉悬浮和内循环增加的不合理现象,降低了磨煤机的差压和制粉单耗,提高了磨煤机的运行稳定性。

A speed regulating ring for medium speed pulver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所属领域: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助系统的提效节能技术。
技术介绍
制粉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助系统之一,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具有系统简单、设备部件少、占用空间小、投资少、可靠性高、维护量小、运行电耗低等优点,成为火电厂普遍采用的制粉系统型式。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工作原理:燃煤从原煤仓经给煤机通过落煤管送至中速磨煤机磨盘中央,水平布置的磨盘以一定的转速转动,燃煤在磨盘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磨盘径向向外沿运动,磨辊与磨盘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这两组相对运动的碾磨部件间形成煤床,在压紧力作用下受挤压和碾磨而被粉碎成煤粉。一次风经环形喷嘴切向进入磨内,对原煤及煤粉进行干燥,同时携带煤粉向上运动至分离器,经分离器选粉后,合格的煤粉经煤粉管道送入炉膛燃烧,不合格的煤粉经回粉锥重新回到磨盘碾磨,不易磨碎的杂物经环形喷嘴落入一次风室,被安装在转动裙罩上的刮板装置刮出磨煤机排入石子煤箱。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明确规定:在选择磨煤机型式和制粉系统时,应根据煤的燃烧、磨损、爆炸特性、可磨性、磨煤机的制粉特性及煤粉细度的要求,结合锅炉炉膛和燃烧器结构统一考虑。实际运行情况是火电厂为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掺烧劣质煤,燃煤特性偏离设计煤种;另中速磨煤机技术引进的历史原因,存在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火电厂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参见图1)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制粉系统出力不足:因实际燃用煤种的燃煤特性偏离设计煤种,锅炉额定出力时,必须投运备用磨煤机,无法满足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的规定: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需备用1台磨煤机;(2)磨煤机进出口差压大:磨煤机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内部存在物料循环现象,导致磨煤机进出口差压大;(3)煤粉均匀性差:制粉系统煤粉均匀性指数平均在0.8~1.0左右,影响锅炉燃烧效率,锅炉飞灰和大渣可燃物含量高;(4)煤粉偏差大:制粉系统煤粉管道的煤粉偏差平均大于±15%,而《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明确规定:对制粉系统磨煤机同层燃烧器各一次风管之间的煤粉和空气应均匀分配,其风量偏差不大于±5%,煤粉偏差不大于±10%;综上所述,火电厂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普遍存在问题,必须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最大程度提高制粉系统对煤种的适应性、制粉系统出力以及煤粉质量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所述调速环装置为周向分布于所述磨煤机内部的分离器的回粉锥底部的外壁上的环形结构。进一步,所述环形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三角形。进一步,所述环形结构的直径为1500mm~2500m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技术的调速环对磨内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彻底消除磨煤机内部存在的煤粉悬浮和内循环增加的不合理现象,降低磨煤机的差压和制粉单耗,提高磨煤机的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未提效改造的制粉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磨煤机调速环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实施例的制粉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1是原煤仓,2是给煤机,3是磨煤机,4是分离器,5是磨煤机液压系统,6是石子煤箱,7是煤粉管道,8是锅炉炉膛,9是磨煤机导向锥装置,10是磨煤机调速环装置,11是分离器的回粉锥。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2,本技术在磨煤机的内部设计了环状结构的调速环装置10。所述调速环装置为周向分布于所述磨煤机内部的分离器的回粉锥11的外壁上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直径为1500mm~2500mm。所述环形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三角形。由于分离器的回粉锥在磨内的存在,磨辊上方和回粉锥之间横截面积的不规则变化,导致风速提升不均匀,即风速存在忽高忽低的现象,不能实现稳定增速的目的,造成了煤粉悬浮和内循环增加的现象。一方面,导致磨煤机的进出口差压增加和一次风的输送能量损耗,另一方面,悬浮物料的塌料现象会造成磨煤机运行的不稳定和排渣量的大大增加,造成能量损耗和燃料浪费。采用本技术的调速环装置对磨煤机内部结构进行改造,优化了磨煤机内部流场,消除了磨煤机内部存在的上述不合理现象,降低了磨煤机差压,降低了能量损耗,提高了磨煤机的运行稳定性。如图3所示,本技术应用于提高出力和煤粉质量的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实施例。提高出力和煤粉质量的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煤仓1、给煤机2、中速磨煤机3、动态分离器4、以及与动态分离器出口粉管连接的煤粉管道7,分别与所述磨煤机3连接的磨煤机液压系统5、石子煤箱6,以及设置在磨煤机3内部的磨煤机导向锥装置9和磨煤机调速环装置10。本技术通过对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内部结构的优化改造,优化了磨煤机内部流场,提高了制粉系统出力和煤粉均匀性指数,彻底消除磨煤机内部存在的煤粉悬浮和内循环增加的不合理现象,降低了磨煤机差压,降低了能量损耗,提高了磨煤机的运行稳定性。提高出力和煤粉质量的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在设计之前,要结合本申请人开发的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流体数值模拟技术软件CFD,对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分离器和煤粉管道内部的气、固两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出影响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分离器和煤粉管道流场的内因,计算出磨煤机导向锥、磨煤机调速环、分离器、分离器的整流罩和煤粉管道弯头等装置的安装位置、结构和几何尺寸等数据。通过这种针对性的优化改造,可取得最佳的优化提效节能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优化和改进,这些优化和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环装置为周向分布于所述磨煤机内部的分离器的回粉锥底部的外壁上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环形结构的直径为1500mm~25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速磨煤机的调速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环装置为周向分布于所述磨煤机内部的分离器的回粉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格林兰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