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82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包括进水堵头、出水堵头、外壳体以及喷气组合件,进水堵头、出水堵头和外壳体组成装置的工作腔室,喷气组合件安装于工作腔室内,包括安装座和对冲活动件,对冲活动件安装在安装座内并和安装座相配合形成线隙喷气孔,线隙喷气孔较以往的普通喷气孔更细小,喷出的气泡极小且数量多,还分散均匀,有利于气液的混合,提高了气液混合率;又由于对冲活动件能够相对于安装座活动且正对进水通道,线隙喷气孔可以随着进水量的大小调节孔隙,从而实现气流量和水流量自动适配的目的。

A device for preparing carbonated spring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for preparing carbonated water, including water plug, water plug, shell and water jet assembly work chamber plug, water head and shell device, installed in the working chamber of the jet assembly comprises a mounting seat and hedging, hedge a mounting seat and is matched with the mounting seat forming line gap spraying hole, ordinary jet hole line gap jet hole is more small, small bubble jet and the number, also dispersed, mixed to gas-liquid, improve the gas-liquid mixing rate; and because hedging activities with respect to a the mounting seat activities and is a water inlet passage, line gap jet holes can be adjusted with the amount of water pore, gas flow and water flow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utomatic adap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碳酸泉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
技术介绍
碳酸溶液的pH值在4.5-5.5左右,呈弱酸性,具有杀菌功能,且pH值与人的皮肤头发的pH值相近,比普通的水更有亲和力;浓度在1000ppm的碳酸泉疗养效果明显,碳酸泉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一部分被人体吸收,可以改善血管机能,降低血粘度;改善血循环,降低血糖及尿糖;对褥疮,末梢循环障碍有减轻缓和作用;改善因压力等因素造成的自律神经失调等症状,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对运动性能有提升改善的作用;对于体表毛发,其具有修复受损皮肤毛发的能力。另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对体表有较强的去污清洁能力。目前碳酸泉的制造一般采用如下方法:使用药剂生成二氧化碳气泡,用压力罐将二氧化碳气体以高压、降温的方式压入温水中,用搅拌方式强制使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混合。使用药剂及搅拌方式制成的碳酸泉浓度难以达到1000mg/L,压力罐将二氧化碳气体以高压的方式压入水中,设备复杂,并且少量制造碳酸不方便,成本高。而现有水气混合装置普遍采用小孔喷气模式,由于加工条件限制,孔径很难到达0.2mm以下,因此限制了气泡的细化效果,对气体流量的限流能力也有局限。溶解度和压力是一个正比关系,溶解度跟气体释出气压也同样是正比关系,即提高出气气压,能有效增加二氧化碳溶解效率。但现有制备碳酸泉装置最小出气通径只能达到0.2mm,当气压超过0.5MPa时,气流量会超过10L/min。其出气量过大,远超过碳酸水制备所需;多余的气体通过管路直接排出,造成气体过多排放浪费,所以正常使用的气压一般都在0.5MPa以下,以致碳酸浓度的提高到达了一个瓶颈。除此之外,现有水气混合装置在安装后气压、气流量是一个恒定值,用户一般无法手动进行调节并与水流量适配,会出现水少气多,浓度却达不到相应的值,造成气体浪费;或者当水流量过大,出现水多气少,没有足够的气体排放,浓度达不到最佳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该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增强了气泡的细化效果,提高了气液混合率,同时实现了气流量和水流量的自动适配。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包括进水堵头、出水堵头、外壳体以及喷气组合件,所述进水堵头、所述出水堵头和所述外壳体组成工作腔室,所述喷气组合件安装于所述工作腔室内,所述工作腔室包括气液混合腔室,所述进水堵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堵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喷气组合件包括安装座和对冲活动件,所述对冲活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并和所述安装座相配合形成线隙喷气孔,所述进水通道正对所述对冲活动件,所述安装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线隙喷气孔与所述气液混合腔室相连通,所述外壳体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口与外界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堵头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所述进水通道为喇叭形,所述进水通道的大端开口朝外,所述进水通道的小端开口伸入所述气液混合腔室内并正对所述对冲活动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气组合件靠近所述进水堵头设置,所述喷气组合件与所述进水堵头之间形成所述气液混合腔室,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喷气凹槽,所述喷气凹槽的侧壁倾斜且开口朝向所述气液混合腔室,所述对冲活动件位于所述喷气凹槽的底部,所述进水通道的小端开口正对所述喷气凹槽并伸入所述喷气凹槽的槽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槽腔和所述喷气凹槽的槽腔上下贯通,所述喷气组合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过所述配合槽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对冲活动件为尖锥件,所述尖锥件位于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尖锥件的尖端被所述基座顶入所述喷气凹槽的槽腔内并正对所述进水通道的小端开口,所述尖锥件的侧壁和所述喷气凹槽的底部槽口边缘之间形成所述线隙喷气孔,所述尖锥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有弹性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尖锥件为圆锥形,所述尖锥件的锥面上设有若干线型槽,所述线型槽的槽腔构成所述线隙喷气孔的孔隙,所述线型槽的槽腔走向与所述尖锥件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各所述线型槽以所述尖锥件的中心线为轴在所述尖锥件的锥面上均匀分布一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气组合件的外侧设有涡流发生器,所述涡流发生器包括本体与扇叶,所述本体为圆形环柱体,若干所述扇叶从所述本体的顶端向底端延伸的同时向一侧偏转,各所述扇叶以所述本体的中心线为轴在所述本体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一圈,各所述扇叶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和所述气液混合腔室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堵头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底端,所述喷气组合件和所述出水堵头之间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均为圆形环柱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涡流增压腔室,所述流道和所述涡流增压腔室相连通,所述喷气组合件、所述出水堵头和所述内壳体组成气液分离腔室,所述涡流增压腔室和所述气液分离腔室之间设有通孔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孔包括透气孔和过流孔,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内壳体的顶部或所述喷气组合件的底部,且紧靠所述流道的出口,所述过流孔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堵头设有导流壁,所述导流壁伸入所述气液分离腔室内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导流间隙。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液分离腔室内设有浮球式闸门,所述浮球式闸门包括浮球、连杆以及闸,所述浮球和所述闸通过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喷气组合件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浮球的顶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安装于所述滑槽的槽腔内与所述喷气组合件滑动连接,所述出水堵头设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上下贯通,所述导向通道的侧壁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导流间隙和所述导向通道,所述排气通道正对所述透气孔,所述闸安装于所述导向通道内;当所述浮球位于最低位时,所述排气通道打开;当所述浮球位于最高位时,所述排气通道关闭。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增强气泡的细化效果,提高气液混合率,实现气流量和水流量自动适配等优点。本技术的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包括进水堵头、出水堵头、外壳体以及喷气组合件,进水堵头、出水堵头和外壳体组成装置的工作腔室,喷气组合件安装于工作腔室内,包括安装座和对冲活动件,对冲活动件安装在安装座内并和安装座相配合形成线隙喷气孔,线隙喷气孔较以往的普通喷气孔更细小,喷出的气泡极小且数量多,还分散均匀,有利于气液的混合,提高了气液混合率;又由于对冲活动件能够相对于安装座活动且正对进水通道,线隙喷气孔可以随着进水量的大小调节孔隙,从而实现气流量和水流量自动适配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碳酸泉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Ⅰ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尖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涡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浮球式闸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高速旋转涡流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气混合现象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排出过程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气液分离过程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余二氧化碳气体排出过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堵头,11、进水通道,2、出水堵头,21、导流壁,22、导向通道,23、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堵头、出水堵头、外壳体以及喷气组合件,所述进水堵头、所述出水堵头和所述外壳体组成工作腔室,所述喷气组合件安装于所述工作腔室内,所述工作腔室包括气液混合腔室,所述进水堵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堵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喷气组合件包括安装座和对冲活动件,所述对冲活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并和所述安装座相配合形成线隙喷气孔,所述进水通道正对所述对冲活动件,所述安装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线隙喷气孔与所述气液混合腔室相连通,所述外壳体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口与外界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堵头、出水堵头、外壳体以及喷气组合件,所述进水堵头、所述出水堵头和所述外壳体组成工作腔室,所述喷气组合件安装于所述工作腔室内,所述工作腔室包括气液混合腔室,所述进水堵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堵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喷气组合件包括安装座和对冲活动件,所述对冲活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并和所述安装座相配合形成线隙喷气孔,所述进水通道正对所述对冲活动件,所述安装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线隙喷气孔与所述气液混合腔室相连通,所述外壳体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口与外界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堵头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所述进水通道为喇叭形,所述进水通道的大端开口朝外,所述进水通道的小端开口伸入所述气液混合腔室内并正对所述对冲活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组合件靠近所述进水堵头设置,所述喷气组合件与所述进水堵头之间形成所述气液混合腔室,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喷气凹槽,所述喷气凹槽的侧壁倾斜且开口朝向所述气液混合腔室,所述对冲活动件位于所述喷气凹槽的底部,所述进水通道的小端开口正对所述喷气凹槽并伸入所述喷气凹槽的槽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槽腔和所述喷气凹槽的槽腔上下贯通,所述喷气组合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过所述配合槽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对冲活动件为尖锥件,所述尖锥件位于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尖锥件的尖端被所述基座顶入所述喷气凹槽的槽腔内并正对所述进水通道的小端开口,所述尖锥件的侧壁和所述喷气凹槽的底部槽口边缘之间形成所述线隙喷气孔,所述尖锥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有弹性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锥件为圆锥形,所述尖锥件的锥面上设有若干线型槽,所述线型槽的槽腔构成所述线隙喷气孔的孔隙,所述线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翔林佳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任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