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79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过滤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通风量大的空调过滤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盖板,盖板的一侧与壳体铰接,盖板的另一侧与壳体卡接,盖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区,两相邻过滤区之间设有加强筋,过滤区均包括若干通风孔,壳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排布的滤板,滤板与盖板垂直设置,滤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连接呈Z字形,第一过滤部表面和第二过滤部表面均设有绒布层,导流部表面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空调技术领域。

An air conditioning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调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内机回风口的过滤装置,用于防止灰尘向空调内机主体内部侵入,通常直接采用单层滤网结构,但过滤效果差,也有采用多层滤网实现多层过滤,虽然过滤率效果好,但会降低通风量,且滤网容易堵塞,进一步导致进入空调内机的风量下降,调节空气能力下降,耗电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通风量大的空调过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盖板,盖板的一侧与壳体铰接,盖板的另一侧与壳体卡接,盖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区,两相邻过滤区之间设有加强筋,过滤区均包括若干通风孔,壳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排布的滤板,滤板与盖板垂直设置,滤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连接呈Z字形,第一过滤部表面和第二过滤部表面均设有绒布层,导流部表面设有活性炭吸附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一侧与壳体铰接,盖板的另一侧与壳体卡接,便于拆卸,壳体底部具有通孔,过滤区用于通风,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加强筋可以增加盖板的结构强度,避免盖板凹陷,由于滤板与盖板垂直设置,可以提高滤板之间的通风量,由于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连接呈Z字形,第一过滤部置于靠近盖板的一侧,进风时,从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表面依次流过,第一过滤部表面和第二过滤部表面均设有绒布层,可以对空气中的粉尘杂质起到吸附过滤作用,空气会对导流部起到冲击,活性炭吸附层对空气中的异味和细菌起到吸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出风端上设有第一金属网、棉织层和第二金属网,第一金属网、棉织层和第二金属网依次叠合,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均呈波浪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织层起到进一步的吸附过滤作用,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对棉织层起到保护且定型的作用,由于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均呈波浪状,即棉织层也呈波浪状,可以提高过滤面积,也可提高通风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卡槽,滤板卡合于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板可以单独从卡槽内拆卸出来,便于对滤板的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一滤板上的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之间水平间距大于相邻两第一过滤部之间的水平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两相邻滤板之间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不在同一平面上,避免了空气从相邻滤板的间隙中直接穿过而影响过滤效果,即提高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实施例的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2对本技术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上设有盖板2,盖板2的一侧与壳体1铰接,盖板2的另一侧与壳体1卡接,盖板2上设有多个过滤区3,两相邻过滤区3之间设有加强筋4,过滤区3均包括若干通风孔4,壳体1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排布的滤板5,滤板5与盖板2垂直设置,滤板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部6、导流部7和第二过滤部8,第一过滤部6、导流部7和第二过滤部8连接呈Z字形,第一过滤部6表面和第二过滤部8表面均设有绒布层,导流部7表面设有活性炭吸附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2的一侧与壳体1铰接,盖板2的另一侧与壳体1卡接,便于拆卸,壳体1底部具有通孔,过滤区3用于通风,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加强筋4可以增加盖板2的结构强度,避免盖板2凹陷,由于滤板5与盖板2垂直设置,可以提高滤板5之间的通风量,由于第一过滤部6、导流部7和第二过滤部8连接呈Z字形,第一过滤部6置于靠近盖板2的一侧,进风时,从第一过滤部6、导流部7和第二过滤部8表面依次流过,第一过滤部6表面和第二过滤部8表面均设有绒布层,可以对空气中的粉尘杂质起到吸附过滤作用,空气会对导流部7起到冲击,活性炭吸附层对空气中的异味和细菌起到吸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1的出风端上设有第一金属网11、棉织层12和第二金属网13,第一金属网11、棉织层12和第二金属网13依次叠合,第一金属网11和第二金属网13均呈波浪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织层12起到进一步的吸附过滤作用,第一金属网11和第二金属网13对棉织层12起到保护且定型的作用,由于第一金属网11和第二金属网13均呈波浪状,即棉织层12也呈波浪状,可以提高过滤面积,也可提高通风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1内壁上设有卡槽,滤板5卡合于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板5可以单独从卡槽内拆卸出来,便于对滤板5的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一滤板5上的第一过滤部6和第二过滤部8之间水平间距D大于相邻两第一过滤部6之间的水平间距d。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两相邻滤板5之间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不在同一平面上,避免了空气从相邻滤板5的间隙中直接穿过而影响过滤效果,即提高过滤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调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盖板,盖板的一侧与壳体铰接,盖板的另一侧与壳体卡接,盖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区,两相邻过滤区之间设有加强筋,过滤区均包括若干通风孔,壳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排布的滤板,滤板与盖板垂直设置,滤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连接呈Z字形,第一过滤部表面和第二过滤部表面均设有绒布层,导流部表面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盖板,盖板的一侧与壳体铰接,盖板的另一侧与壳体卡接,盖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区,两相邻过滤区之间设有加强筋,过滤区均包括若干通风孔,壳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排布的滤板,滤板与盖板垂直设置,滤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导流部和第二过滤部连接呈Z字形,第一过滤部表面和第二过滤部表面均设有绒布层,导流部表面设有活性炭吸附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令甘佳艳朱少华罗贞超陈宗兴王欢陈林刘鑫竑陈美玲李凤李加容何贤通叶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锐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