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复合菌剂及微生态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749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微生态复合菌剂及微生态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微生态制剂只能够在短时间内、暂时性的增加和补充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竞争力差、生存能力差,往往停止服用一段时间后益生菌便消磨殆尽的问题。微生态复合菌剂主要由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和大豆低聚糖组成。制备方法:培养;扩大培养;转入高菌浓度培养液继续培养、离心;加入辅料,预冻、真空冷冻干燥,之后加入大豆低聚糖,即得到微生态复合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生态复合菌剂中有益菌活菌总数为1.0×10↑[10]~9.9×10↑[10]个/克,不仅单位数量巨大且2年后活菌存活率仍高于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种类和样式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乱用抗生 素等因素导致人体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紊乱,致使人体内积毒引发便秘、腹泻、 肝炎和其他消化道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除了注意饮食卫生、均衡膳 食、加强体育锻炼外,采用微生态制剂重新构建肠道内健康微生态环境是一种 理想的方法。目前的微生态制剂中益生菌的活菌数量少(都低于3亿个/克),且制备后 益生菌的活菌数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5年活菌数仅为制备之初的50% 55%),因此现有的微生态制剂调节能力差、保质期短。(目前市场常用微生态 制剂的指标如表1所示。)表l<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由于现有的微生态制剂中益生菌活菌的数量少,加之人体肠道内环境的紊乱已不利于益生菌的存活;所以,服用现有的微生态制剂只能够在短时间内、 暂时性的增加和补充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却不能使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 "有效"的存活,因此益生菌难以在人体肠道内形成规模,导致竞争力差、生存 能力差,往往停止服用一段时间后益生菌便消磨殆尽,只有继续补充新的益生 菌才能达到"短暂"的缓解。因此,现有的微生态制剂并不能从根本上调节和改 善人体肠道的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微生态制剂只能够在短时间内、暂时性的 增加和补充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却不能使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有效" 的存活,导致益生菌难以形成规模,竞争力差、生存能力差,往往停止服用一 段时间后益生菌便消磨殆尽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微生态复合菌剂及微生态制 剂的制备方法。微生态复合菌剂主要由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和大豆低聚糖组成;每克微生态复合菌剂中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和 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总数为1.0><101()~9.9><101()个,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 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的菌落数比为1 3 : 1 3 : 1 3;微生态复合菌剂中大 豆低聚糖的质量占微生态复合菌剂总质量的10% 30%。微生态复合菌剂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一、分别对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 鲁维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进行培养;二、扩大培养;三、将乳酸克鲁维酵母菌、 嗜酸乳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分别转入相应的高菌浓度培养液继续培养至菌落 浓度为1.0x10 7~9.9xl09个/mL,然后在0 4。C、 5000-10000 r/min的条件下离 心15 50min;四、将三种菌体离心沉淀物分别放入含有脱脂乳粉、海藻糖、 甘油、蔗糖、谷氨酸钠的保护剂中,然后在-10 -7(TC的环境中预冻10~24h, 再在无菌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三种菌的冻干粉等质量混合后加入大豆低聚 糖,即得到微生态复合菌剂;其中步骤四中大豆低聚糖的加入量占微生态复合 菌剂总质量的10% 30%;步骤四中菌体离心沉淀物与保护剂的重量比为1~9 :10,保护剂中脱脂乳粉的质量浓度为10%、海藻糖的质量浓度为1%、甘油 的质量浓度为1%、蔗糖的质量浓度为1%、谷氨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本专利技术微生态复合菌剂采用"三菌一剂"的生态构架选用了能够产生吡啶 二羧酸和抗菌肽的纳豆芽孢杆菌,具有生态夺氧、促进消化吸收作用的乳酸克 鲁维酵母菌,人体内源性益生菌嗜酸乳杆菌,以及大豆低聚糖组成。本专利技术微 生态复合菌剂中有益菌活菌总数为1.0><101() 9.9><101()个/克,不仅单位数量巨 大且2年后活菌存活率仍高于98%。本专利技术微生态复合菌剂服用后在人体肠道 内以菌促菌(不仅"三菌"之间相互促进,也同时促进人体肠道内其它有益菌的 生长)、以菌治菌(抑制人体肠道内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存活),加之单位数 量巨大且存活率高,可以在人体肠道内迅速壮大有益菌群数量,并有效的抑制 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占据并主导人体肠道内环境,达到调节和改善人体 肠道内环境的目的,克服了补充、消耗、再补充益生菌的不良循环,从根本上 改善人体肠道内环境,实现了有益菌的长期有效。本专利技术微生态复合菌剂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各种菌群失调症状的人 群,有效率达96%以上,并可作为癌症和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能有效增强患 者体质、促进康复。本专利技术微生态复合菌剂可通过胃肠道、口腔进行给药,还可以通过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给药用于调整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的微生态环境。本专利技术微生态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可以保证微生态复合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及存活率。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 式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微生态复合菌剂主要由纳豆芽孢杆菌、乳酸 克鲁维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和大豆低聚糖组成;每克微生态复合菌剂中纳豆芽 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总数为1.0><101()~9.9><101()个, 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的菌落数比为1 3 : 1 3 : 1 3;微生态复合菌剂中大豆低聚糖的质量占微生态复合菌剂总质量的10% 30%。根据急性毒性试验证明本实施方式微生态复合菌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实 施方式微生态复合菌剂的半数致死量为最大耐受量13g/ (kg七w)以上。本实施方式微生态复合菌剂能调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引发的小鼠肠道菌 群失调,对小鼠实验性具有明显的止泻作用,有效率达99%;而且对小鼠肠道 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有显著扶持作用(PO.Ol),并能加速肠道正常菌群的恢 复。本实施方式微生态复合菌剂在人体肠道内能够防止有害的胺和氨生成,维 持肠道pH值和增强竞争拮抗作用,抑制致病菌,刺激机体建立完善的免疫系 统,提高人体体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均为 可以购买得到的常用菌株。本实施方式中大豆低聚糖为双歧因子,可以促进双 歧杆菌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的菌落数比为l:l:l。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微生态复合 菌剂中还包括占微生态复合菌剂总质量1~30%的脱脂乳粉、1~3%的海藻糖、1~3%的甘油、1~3%的蔗糖和0.1~0.3%的谷氨酸钠。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微生态复合菌剂对由使用抗生素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 腹泻的治愈率可达98%以上。本实施方式中将脱脂乳粉、海藻糖、甘油、蔗糖 和谷氨酸钠溶于蒸馏水中制成保护剂,使保护剂中脱脂乳粉的质量浓度为 10%、海藻糖的质量浓度为1°/。、甘油的质量浓度为1%、蔗糖的质量浓度为 1%、谷氨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本实施方式中菌体离心沉淀物与保护剂按 1~9 : IO重量比混合。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生态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微生态复合菌剂主要由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和大豆低聚糖组成;每克微生态复合菌剂中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总数为1.0×10↑[10]~9.9×10↑[10]个,纳豆芽孢杆菌、乳酸克鲁维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的菌落数比为1~3∶1~3∶1~3;微生态复合菌剂中大豆低聚糖的质量占微生态复合菌剂总质量的10%~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峰王金英于冲曲晓军夏海华孙建华奚新伟王哲杨贺晴赵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