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框架及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423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2 21:32
一种温棚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固定梁、安装在固定墙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薄膜移动的薄膜牵引件、以及贯穿薄膜牵引件的牵引绳索,薄膜固定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墙和地面;驱动机构包括轴承驱动装置、圆柱形的轴承以及固定安装于固定墙的轴承托;薄膜固定梁包括弧形上弦梁、位于弧形上弦梁正下方的弧形下弦梁和支撑筋;弧形上弦梁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固定槽,第一薄膜固定槽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薄膜的卡簧;轴承驱动装置驱动轴承转动时,轴承卷、放牵引绳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直接带动距离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运动来移动所有的薄膜牵引件,以使薄膜牵引件带动第二薄膜展开或折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温室大棚。

The greenhouse framework and greenhouse

A greenhouse fra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lm includes a fixed beam, mounted on the fixed wall driving mechanism, used to drive the second film mobile film traction, traction and traction rope throughout the film, the film beam fixed at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fixed wall and grou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driving device, cylindrical bearings and the bearing fixed to the fixed wall supporting beam; fixed film including Pegram beam, is located just below the curved upper chord beam curved bottom chord beams and supporting ribs; on the curved surface of upper chord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lm fixing groove, the first film set the fixed groove for clamping spring is fixed on the first film; bearing driving device the drive bearing rotates, the bearing rolls, put traction rope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through direct drive the film from the ground to the fixed end of recent Traction movement to move all of the pieces to make thin film traction, traction drive second film or fol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greenhou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棚框架及温室大棚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棚框架及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温室广泛适用于培植不能自然适应季节或地理环境的植物,用来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以增加作物产量。虽然阳光温室普及面广、保温蓄热性能较好,但其具有工程周期长、通风性能差等固有弊病,例如,目前常用的充气型拱形薄膜温室由于无法设置开启装置、密封要求高、很难进行内部通风等弊病,因此很难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驼峰式双层钢骨架内保温薄膜温室,该温室由钢骨架与保温材料、卷膜、卷被机构组成,骨架由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组合而成,其中外层骨架的顶部设有凸起的驼峰式拱梁,驼峰式拱梁的底部设有卷曲薄膜的卷膜机构,外层骨架侧部设有部卷膜机构,内层骨架的顶部设有保温被,卷被机构,保温被下面设有覆盖薄膜、薄膜卷膜机构,内层骨架的侧部设有薄膜卷膜机构、裙部薄膜,根据温室内部气候的需要,方便的开闭保温膜或保温被,排除聚集在顶部的污浊空气,实现热压自然通风。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设置多个卷膜机构、卷被机构,致使整个温室的结构变得复杂,建设成本大;卷膜机构频繁卷膜的操作会磨损薄膜,也很容易损坏薄膜,这样也降低薄膜使用寿命,进而增加温室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温棚框架以及一种温室大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棚框架,包括薄膜固定梁、安装在固定墙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薄膜移动的薄膜牵引件、以及贯穿所述薄膜牵引件的牵引绳索,所述薄膜固定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墙和地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轴承驱动装置、圆柱形的轴承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墙的轴承托,所述轴承驱动装置与所述轴承相连接、且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墙,所述轴承托承载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薄膜固定梁,所述轴承受所述轴承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轴承托上沿所述中心线顺时针或逆时针原位转动;所述薄膜固定梁包括弧形上弦梁、位于所述弧形上弦梁正下方的弧形下弦梁和支撑筋,所述弧形上弦梁和所述弧形下弦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筋相对平行固定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与所述弧形上弦梁所成角度均不为直角且互为补角,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弧形上弦梁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固定槽,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的长度与所述弧形上弦梁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薄膜的卡簧;所述弧形下弦梁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墙的固定墙固定端和连接于所述地面的地面固定端,所述弧形下弦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牵引轨道,所述牵引轨道分布在所述固定墙固定端和所述地面固定端之间,所述牵引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沿着所述牵引轨道往复运动的所述薄膜牵引件,所述地面固定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所述固定墙固定端设置有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所述薄膜牵引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进行换向、缠绕到所述轴承后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换向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再缠绕到所述轴承后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牵引轨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薄膜牵引件,所述第二薄膜的首端固定在距离所述固定墙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所述第二薄膜的末端固定在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所述牵引绳索与所述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轴承转动时,所述轴承卷、放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直接带动所述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运动来移动所有的所述薄膜牵引件,以使所述薄膜牵引件带动所述第二薄膜展开或折起;所述温棚框架至少包括两个所述轴承托,所述温棚框架至少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墙和所述地面上的所述薄膜固定梁,各个所述薄膜固定梁中的牵引绳索均缠绕到所述轴承上,由所述轴承同步卷、放。较优地,所述温棚框架还包括弦梁固定件,所述弦梁固定件与所有所述薄膜固定梁中的弧形下弦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弦梁固定件与所有所述薄膜固定梁垂直。较优地,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固定件,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的轴孔,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件的两端与所述弧形下弦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包括双定滑轮和双定滑轮固定件,所述双定滑轮固定件穿过所述双定滑轮的轴孔,所述双定滑轮固定件的两端与所述弧形下弦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定滑轮包括并列放置的左定滑轮和右定滑轮,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搭放在所述左定滑轮后缠绕固定到所述轴承上,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二端搭放在所述右定滑轮后缠绕固定到所述轴承上,所述轴承转动时,所述左定滑轮与所述右定滑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较优地,所述薄膜牵引件包括滑动件和弧形卡套,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底座上的与所述弧形卡套相配合的弧形凸起部,所述弧形卡套与所述弧形凸起部之间夹有所述第二薄膜,所述弧形卡套与所述弧形凸起部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二薄膜。较优地,所述牵引轨道为一种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开口端的C型槽,所述滑动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平行的用于与所述开口端相嵌的凹槽,所述弧形凸起部位于所述弧形下弦梁的下表面的下方。较优地,所述卡簧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簧,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中放置有所述第一薄膜时,所述至少一个卡簧将所述第一薄膜固定在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中。较优地,所述轴承托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圆形的自转轮,所述至少两个自转轮的轮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托上,所述轴承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自转轮上且同时与所述至少两个自转轮相切,所述轴承转动时,所述至少两个自转轮按照所述轴承转动的反方向自转,以减小所述轴承转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或者,所述轴承托中设置有至少三个圆形的自转轮,所述至少三个自转轮的轮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托上,所述轴承放置在所述至少三个自转轮中间上且同时与所述至少三个自转轮相切,所述轴承转动时,所述至少三个自转轮按照所述轴承转动的反方向自转,以减小所述轴承转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温棚框架、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及用于固定所述温棚框架的固定墙,所述第一薄膜固定安装在所述温棚框架的弧形上弦梁上,所述第二薄膜固定安装在所述温棚框架的弧形下弦梁的薄膜牵引件上,所述薄膜牵引件在所述弧形下弦梁的牵引轨道中滑动时,所述第二薄膜跟随所述薄膜牵引件移动以展开或折叠,所述温棚框架为前述的所述温棚框架。较优地,所述固定墙包括与处于所述温室大棚最外层的保温墙、处于所述温室大棚内层的蓄热装置、以及风机,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墙体及设置在所述蓄热墙体内的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包括与风机的排气口相连接的风机连接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温室大棚内连通的棚内连接端,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吸入所述温室大棚内的热空气,所述风机的排气口将所述热空气连续不断的输送至所述传热管中,所述传热管将所述热空气的热量传递给所述蓄热墙体,以实现蓄热。较优地,所述传热管为蛇形管,所述蓄热墙体与保温墙的形状相对应,所述蓄热墙体与所述保温墙相接触,所述蓄热墙体由蓄热砖砌成,所述保温墙为彩钢复合板;所述温室大棚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传感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温棚框架及温室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棚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固定梁、安装在固定墙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薄膜移动的薄膜牵引件、以及贯穿所述薄膜牵引件的牵引绳索,所述薄膜固定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墙和地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轴承驱动装置、圆柱形的轴承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墙的轴承托,所述轴承驱动装置与所述轴承相连接、且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墙,所述轴承托承载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薄膜固定梁,所述轴承受所述轴承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轴承托上沿所述中心线顺时针或逆时针原位转动;所述薄膜固定梁包括弧形上弦梁、位于所述弧形上弦梁正下方的弧形下弦梁和支撑筋,所述弧形上弦梁和所述弧形下弦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筋相对平行固定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与所述弧形上弦梁所成角度均不为直角且互为补角,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弧形上弦梁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固定槽,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的长度与所述弧形上弦梁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薄膜的卡簧;所述弧形下弦梁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墙的固定墙固定端和连接于所述地面的地面固定端,所述弧形下弦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牵引轨道,所述牵引轨道分布在所述固定墙固定端和所述地面固定端之间,所述牵引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沿着所述牵引轨道往复运动的所述薄膜牵引件,所述地面固定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所述固定墙固定端设置有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所述薄膜牵引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进行换向、缠绕到所述轴承后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换向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再缠绕到所述轴承后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牵引轨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薄膜牵引件,所述第二薄膜的首端固定在距离所述固定墙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所述第二薄膜的末端固定在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所述牵引绳索与所述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轴承转动时,所述轴承卷、放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直接带动所述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运动来移动所有的所述薄膜牵引件,以使所述薄膜牵引件带动所述第二薄膜展开或折起;所述温棚框架至少包括两个所述轴承托,所述温棚框架至少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墙和所述地面上的所述薄膜固定梁,各个所述薄膜固定梁中的牵引绳索均缠绕到所述轴承上,由所述轴承同步卷、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棚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固定梁、安装在固定墙上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薄膜移动的薄膜牵引件、以及贯穿所述薄膜牵引件的牵引绳索,所述薄膜固定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墙和地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轴承驱动装置、圆柱形的轴承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墙的轴承托,所述轴承驱动装置与所述轴承相连接、且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墙,所述轴承托承载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薄膜固定梁,所述轴承受所述轴承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轴承托上沿所述中心线顺时针或逆时针原位转动;所述薄膜固定梁包括弧形上弦梁、位于所述弧形上弦梁正下方的弧形下弦梁和支撑筋,所述弧形上弦梁和所述弧形下弦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筋相对平行固定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与所述弧形上弦梁所成角度均不为直角且互为补角,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弧形上弦梁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固定槽,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的长度与所述弧形上弦梁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薄膜固定槽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薄膜的卡簧;所述弧形下弦梁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墙的固定墙固定端和连接于所述地面的地面固定端,所述弧形下弦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牵引轨道,所述牵引轨道分布在所述固定墙固定端和所述地面固定端之间,所述牵引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沿着所述牵引轨道往复运动的所述薄膜牵引件,所述地面固定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所述固定墙固定端设置有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所述薄膜牵引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进行换向、缠绕到所述轴承后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换向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再缠绕到所述轴承后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牵引轨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薄膜牵引件,所述第二薄膜的首端固定在距离所述固定墙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所述第二薄膜的末端固定在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所述牵引绳索与所述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上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轴承转动时,所述轴承卷、放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直接带动所述距离所述地面固定端最近的薄膜牵引件运动来移动所有的所述薄膜牵引件,以使所述薄膜牵引件带动所述第二薄膜展开或折起;所述温棚框架至少包括两个所述轴承托,所述温棚框架至少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墙和所述地面上的所述薄膜固定梁,各个所述薄膜固定梁中的牵引绳索均缠绕到所述轴承上,由所述轴承同步卷、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棚框架还包括弦梁固定件,所述弦梁固定件与所有所述薄膜固定梁中的弧形下弦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弦梁固定件与所有所述薄膜固定梁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导向件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固定件,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的轴孔,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件的两端与所述弧形下弦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导向件包括双定滑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勤俞凤娟金鑫江力高鹏飞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新起点现代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