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361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2 18:14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包括养殖室(9),设于养殖室(9)内的养虫槽(10);位于养虫槽(10)两侧的第一轨道(7);位于养虫槽(10)一端外侧的第二轨道(8);设置在第一轨道(7)与第二轨道(8)交汇处的直角换向机构(1);运行在第一轨道(7)或第二轨道(8)上的投料车(2)和收料车(3);储料塔(4);分拣筛(5);引风机;除臭塔(6)。投料车(2)完成取料后,投料车(2)将黑水虻饲养料在养虫槽(10)内均匀布料;布料完成后接种黑水虻幼虫;至少重复一次布料;收料车(3)收集黑水虻及虫砂混合物后,输送至分拣筛(5);分拣筛(5)分离出黑水虻和虫砂;臭味性气体经除臭塔(6)处理。

A black soldier fly breeding device and breeding method

A black soldier fly breeding device and farming methods, including aquaculture chamber (9), located in the breeding room (9) rearing tank (10); in the Insectary groove (10)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track (7); in the Insectary groove (10) is outside of the second track set (8); in the first track (7) and second track (8) at the intersection of right angle reversing mechanism (1); (7) the first run on the track or second track (8) of the investment (2) and skip skip (3); storage tower (4); sorting sieve (5); fan machine; deodorization tower (6). Cast car (2) completed reclaimer, cast car (2) will Hermetia illucens feed in the Insectary groove (10) uniform cloth cloth after inoculation; larvae; at least once receiving material; (3) collecting car and insect Hermetia illucens sand mixture, transported to the sorting sieve (5); sorting sieve (5) isolated from the insect Hermetia illucens and sand; odor gas treatment by deodorization tower (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源与环保
,尤其是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昆虫,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摄食行为只发生在幼虫阶段。幼虫营腐性,取食范围非常广泛,能以腐烂的植物、餐厨垃圾、动物尸体粪便为生,是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目前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堆肥处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且资源化利用效率较低。现有利用黑水虻幼虫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生物处理媒介来处理牲畜粪便,从而改良牲畜粪便的理化性质,杀灭其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将牲畜粪便直接转化成有机肥料的报道。黑水虻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转化成自身营养物质,可以直接用来养鸡、鸭、蛙等,也可以干燥后作为鸡、猪等的饲料蛋白来源,从而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共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844288A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牛粪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将牛粪用脱水机脱水后加入其质量10~15%的泔水或餐厨垃圾,再加入质量0.1%的乳酸菌干粉发酵处理1~2天,最后倒入3~4龄黑水虻幼虫,30~35℃、空气湿度75%~85%培养5~6天,分离出黑水虻老熟幼虫即得到有机肥。该方法处理能力强、周期短、处理过程耗能低,可实现牛粪、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而且,由于牛粪营养价值高于马粪,并运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使牛粪疏松,适口性提高,增加了黑水虻取食率,老熟幼虫的产出率可提高50%以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114328A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和设置在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顶棚,养殖池中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吸水层、加热装置和网格层,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带和固定所述加热带的固定架,所述吸水层上方放置培养料,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培养料中,所述网格层位于培养料的表层;所述养殖池侧边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加热装置升降;所述养殖池顶部设置保温盖。通过使用该黑水虻养殖系统养殖黑水虻,黑水虻幼虫的成活率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黑水虻与培养料容易分离并且不需要清理虫粪,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另外养殖池中的培养料在养殖黑水虻的过程中经过消化和发酵,可直接作为有机肥还田,经济环保。现有黑水虻养殖技术仍停留在作坊式生产阶段,均存在机械化程度低,投入人工太多,幼虫和粪便分离困难,每一批都需要清理虫粪,和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人工作业环境恶劣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化程度高,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室,设置于所述养殖室内的若干个养虫槽;位于所述养虫槽两侧的第一轨道;位于所述养虫槽的一端外侧,与所述第一轨道等宽且与第一轨道垂直布置的第二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交汇处的直角换向机构;运行在所述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上的投料车和收料车;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一端上方的储料塔;位于所述第二轨道另一端外侧的分拣筛;进气口与所述养殖室和储料塔连通的引风机;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的除臭塔;所述直角换向机构包括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连接的圆形机座,与所述圆形机座枢接的圆形转盘,与所述圆形转盘上表面连接,实现与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对接的换向轨道,驱动所述圆形转盘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养殖装置,所述投料车包括投料车车架;与所述投料车车架底部连接的投料车驱动轴和投料车从动轴;与所述投料车驱动轴连接的投料车驱动轮;与所述投料车从动轴连接的投料车从动轮;与所述投料车驱动轴连接的投料车驱动机构;与所述投料车车架连接的投料斗;与所述投料车车架连接,并与所述投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连通的布料器。布料器将黑水虻饲养料均匀布置在养虫槽内,可以使用螺旋布料器;利用重力自然下落,用刮板刮平布料等装置。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养殖装置,所述投料车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投料车驱动轴传动连接的减速机,与减速机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池组。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养殖装置,所述投料车还包括与所述投料车车架连接,作用于投料车驱动轮和/或投料车从动轮的制动驻车器。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养殖装置,所述收料车包括收料车车架;与所述收料车车架底部连接的收料车驱动轴和收料车从动轴;与所述收料车驱动轴连接的收料车驱动轮;与所述收料车从动轴连接的收料车从动轮;与所述收料车驱动轴连接的收料车驱动机构;与所述收料车车架连接的收料斗;与所述收料车车架一端连接的提升机;与所述提升机进料端铰接的收料铲;两端分别与所述提升机和收料铲铰接的液压油缸、气缸或电动推杆;与所述收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连接的卸料阀。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养殖装置,所述收料车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收料车驱动轴传动连接的第二减速机,与第二减速机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二电池组;所述收料车还包括与所述收料车车架连接,作用于收料车驱动轮和/或收料车从动轮的第二制动驻车器。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养殖装置,所述分拣筛为振动分级筛,将收集的黑水虻及虫砂混合物分为粒径大于黑水虻的粗虫砂、黑水虻和粒径小于黑水虻的细虫砂,所述粗虫砂从振动分级筛的上层出料口排出,黑水虻从振动分级筛的中间层出料口排出,细虫砂从振动分级筛的下层出料口排出,上层出料口排出物和下层出料口排出物合并后输送至有机肥原料仓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运输来的黑水虻饲养料,卸入储料塔内;投料车在第二轨道上运行至储料塔的下方;将储料塔内存放的黑水虻饲养料卸入投料车内;投料车在第二轨道上运行至与某一养虫槽连接的直角换向机构上,该直角换向机构旋转90度后,使换向轨道与位于该养虫槽两侧的第一轨道对接;将投料车转移至该养虫槽两侧的第一轨道上运行;将投料车内的黑水虻饲养料在养虫槽内均匀布料;布料完成后,在黑水虻饲养料中接种黑水虻幼虫;根据幼虫的取食情况,在养虫槽内至少重复一次布料;视黑水虻幼虫成长情况,当黑水虻达到10~13日龄虫后停止投料;停止投料1~2日后,将收料车转移至养虫槽两侧的第一轨道上;收料车在养虫槽两侧的第一轨道上运行,收料车收集黑水虻及虫砂混合物;收料车收集黑水虻及虫砂混合物后,转移至直角换向机构上;直角换向机构旋转90度后,收料车在第二轨道上运行至分拣筛旁;将收料车内的黑水虻及虫砂混合物输送至分拣筛的进料口;分拣筛将收集的黑水虻及虫砂混合物分为粒径大于黑水虻的粗虫砂、黑水虻和粒径小于黑水虻的细虫砂,所述粗虫砂从分拣筛的上层出料口排出,黑水虻从分拣筛的中间层出料口排出,细虫砂从分拣筛的下层出料口排出,上层出料口排出物和下层出料口排出物合并后输送至有机肥原料仓库;引风机将养殖室和储料塔内的臭味性气体抽入除臭塔内处理,所述除臭塔为使用碱液的喷淋除臭塔。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养殖方法,在黑水虻饲养料中接种的黑水虻幼虫为4~6日龄黑水虻幼虫,接种密度为6000~8000头/kg饲养料;视黑水虻幼虫成长情况,接种7~9日后停止投料。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室(9),设置于所述养殖室(9)内的若干个养虫槽(10);位于所述养虫槽(10)两侧的第一轨道(7);位于所述养虫槽(10)的一端外侧,与所述第一轨道(7)等宽且与第一轨道(7)垂直布置的第二轨道(8);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7)与第二轨道(8)交汇处的直角换向机构(1);运行在所述第一轨道(7)或第二轨道(8)上的投料车(2)和收料车(3);位于所述第二轨道(8)一端上方的储料塔(4);位于所述第二轨道(8)另一端外侧的分拣筛(5);进气口与所述养殖室(9)和储料塔(4)连通的引风机;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的除臭塔(6);所述直角换向机构(1)包括与第一轨道(7)和第二轨道(8)连接的圆形机座(101),与所述圆形机座(101)枢接的圆形转盘(102),与所述圆形转盘(102)上表面连接,实现与第一轨道(7)或第二轨道(8)对接的换向轨道(103),驱动所述圆形转盘(102)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室(9),设置于所述养殖室(9)内的若干个养虫槽(10);位于所述养虫槽(10)两侧的第一轨道(7);位于所述养虫槽(10)的一端外侧,与所述第一轨道(7)等宽且与第一轨道(7)垂直布置的第二轨道(8);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7)与第二轨道(8)交汇处的直角换向机构(1);运行在所述第一轨道(7)或第二轨道(8)上的投料车(2)和收料车(3);位于所述第二轨道(8)一端上方的储料塔(4);位于所述第二轨道(8)另一端外侧的分拣筛(5);进气口与所述养殖室(9)和储料塔(4)连通的引风机;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的除臭塔(6);所述直角换向机构(1)包括与第一轨道(7)和第二轨道(8)连接的圆形机座(101),与所述圆形机座(101)枢接的圆形转盘(102),与所述圆形转盘(102)上表面连接,实现与第一轨道(7)或第二轨道(8)对接的换向轨道(103),驱动所述圆形转盘(102)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车(2)包括投料车车架(201);与所述投料车车架(201)底部连接的投料车驱动轴(202)和投料车从动轴(203);与所述投料车驱动轴(202)连接的投料车驱动轮(204);与所述投料车从动轴(203)连接的投料车从动轮(205);与所述投料车驱动轴(202)连接的投料车驱动机构(206);与所述投料车车架(201)连接的投料斗(208);与所述投料车车架(201)连接,并与所述投料斗(208)的底部出料口连通的布料器(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车驱动机构(206)包括与所述投料车驱动轴(202)传动连接的减速机,与减速机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池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车(2)还包括与所述投料车车架(201)连接,作用于投料车驱动轮(204)和/或投料车从动轮(205)的制动驻车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车(3)包括收料车车架(301);与所述收料车车架(301)底部连接的收料车驱动轴(302)和收料车从动轴(303);与所述收料车驱动轴(302)连接的收料车驱动轮(304);与所述收料车从动轴(303)连接的收料车从动轮(305);与所述收料车驱动轴(302)连接的收料车驱动机构;与所述收料车车架(301)连接的收料斗(306);与所述收料车车架(301)一端连接的提升机(307);与所述提升机(307)进料端铰接的收料铲(308);两端分别与所述提升机(307)和收料铲(308)铰接的液压油缸、气缸或电动推杆(309);与所述收料斗(306)的底部出料口连接的卸料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车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收料车驱动轴(302)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强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卢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