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线及电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24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9:30
本申请公开连接线及电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线包括导线和电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端子包括沿长度方向不可拆卸地叠设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一对接合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由不同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

Connection lin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This applies to the open connection line and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The cable comprises a conductor and the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wherein, the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comprise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non detachably stacked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a second connector,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butt joint surface,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is made of conductive material different from, the wire and the second connector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线及电连接器端子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端子。
技术介绍
大电流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叉车、UPS、通用电源、医疗设备、太阳能及新能源等领域。现有大电流连接器端子,接触端子通常为铜材料加工而成,所连接的线缆也为铜导线,而铜导线有成本高、重重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线、电连接器端子及制造方法。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线,包括导线和电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端子包括沿长度方向不可拆卸地叠设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一对接合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由不同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由纯铜制成,所述导线的电导体由铝合金制成。较佳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导线的电导体由具有相同成分的铝合金制成。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彼此对齐,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内孔和内倒角,所述导线插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孔内,所述内倒角抵顶所述导线的外表面。较佳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接合面与所述内孔之间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或凸起。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包括沿长度方向不可拆卸地叠设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由不同的导电材料制成,具有一对接合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接合面与所述内孔之间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件由纯铜制成,第二连接件由铝合金制成。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彼此基本对齐。较佳的,所述电连接器端子由铜铝复合板制成。依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与电连接器端子连接的线缆可使用铝导线,达到降低线缆成本和线缆重量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1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线;图2示出图1的连接线的电连接器端子;图3是图1的连接线的分解图;图4是图1的连接线的剖视图;图5示出用于形成图2的电连接器端子的导电复合板;图6示出将图5的导电复合板形成电连接器端子的棒体。其中,10、连接线;12、导线;14、电连接器端子;16、第一连接件;18、第二连接件;20a、接合面;20b、接合面;22、内孔;24、内层;25、凹槽;26、电导体;28、绝缘层。30、内倒角;32、导电复合板;34、第一导电层/铜板层;36、第二导电层/铝合金板层;38、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线10包括导线12和电连接器端子14。电连接器端子14可以是但不限于大电流连接器端子,包括沿长度方向叠设的第一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8。第一连接件16由第一导电材料制成,设于电连接器端子14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第二连接件18由与第一导电材料不同的第二导电材料制成,设于电连接器端子14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导线12与第二连接件18连接,第一连接件16作为对接部分用于连接外部电导体。所述外部电导体可以是插头或其他类型的电导体,所述第一连接件16与外部电导体可以形成快插连接,也可以通过螺钉或其他固定件连接。在一个较佳例子中,第一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8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两个筒状结构的底部相对连接,并形成一对接合面20a和20b。第一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8的外表面彼此基本对齐。导线12包括电导体26及包裹于电导体26外周的绝缘层28,导线12与电连接器端子14相连的端部无绝缘层28,电导体26插入第二连接件18的内孔22内,与第二连接件18的内表面接触形成电连接。较佳的,第二连接件18在其内孔22的开口处设有内倒角30,该内倒角30用于引导导线12伸入到第二连接件18的内孔22内,抵顶导线12的外表面。导电连接件16在邻近导电转接套18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25,以在铆压时定位电连接器端子,并消除铆压力导致的第一连接件18变形。可以理解,可以将凹槽25更改为凸起或其他可达到类似功能的其他结构。较佳的,第一连接件16由纯铜制成,导线12的电导体和第二连接件18由铝合金制成。进一步的,导线12的电导体和第二连接件18由具有相同成分的铝合金制成,以避免两者连接时的蠕变,从而保证两者形成可靠电连接。本申请中,较佳的,参阅图5和图6所示,电连接器端子14由一铜铝复合板32通过线割等方式加工而形成棒体后再通过机加工形成所需的结构。所述铜铝复合板32可以是由纯铜板34与铝合金板36通过冷轧、热轧、爆炸复合法、爆炸轧制法等方式焊接在一起而不能分开。纯铜板34可形成第一连接件16,铝合金板36可形成第二连接件18,第一连接件16与第二连接件18为不可拆卸的结构。本申请中,为降低线缆成本和重量,采用铝导线代替传统的铜导线。然而,由于铜线与铝线的材质和特性不相同,在大电流传输中,铝导线不可直接与铜材料相连。本申请中,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其与前述的例如插头等外部导电体对接的第一连接件16仍可采用铜材(较佳的为纯铜),与铝导线电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8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并可例如通过压紧等方式与铝导线直接电连接。用本申请提供的铜铝连接器端子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线及电连接器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线,包括导线和电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端子包括沿长度方向不可拆卸地叠设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一对接合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由不同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由纯铜制成,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导线的电导体由铝合金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线,包括导线和电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端子包括沿长度方向不可拆卸地叠设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一对接合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由不同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由纯铜制成,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导线的电导体由铝合金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导线的电导体由具有相同成分的铝合金制成。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彼此基本对齐,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内孔和内倒角,所述导线插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孔内,所述内倒角抵顶所述导线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霆赵欢朱健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林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