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盖缓冲结构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13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盖缓冲结构及电动车辆,包括壳体、转动座和翻盖,所述转动座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所述翻盖盖合在所述壳体的端部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盖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盖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与转动件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翻盖打开到止点位置时所述转动件的侧边与所述缓冲件相抵,所述缓冲件与所述转动座相固定;还包括车身和充电接口以及如上所述的翻盖缓冲结构,充电接口与翻盖缓冲结构相连接,充电接口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开口,翻盖缓冲结构与车身通过螺栓或是卡扣固定该翻盖缓冲结构具有结构合理、不易损坏的优点。易损坏的优点。易损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盖缓冲结构及电动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翻盖缓冲结构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其次是资源短缺问题,随着千百年来的不断开采,石油资源的储量将越来越稀少,为了可持续发展,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项目,近些年来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与帮助。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座的翻盖存在着使用寿命短或是易损坏的问题;具体来说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座的翻盖都是带有弹簧的,解除固定翻盖的锁扣后可以自动弹开。当然翻盖的弹开也是有一定的行程的,并不是可以无限弹开,当翻盖自动弹开到行程的极限后,此时翻盖的固定端会与充电座的安装法兰面接触。由于翻盖自弹开时有一定的弹力,当翻盖弹开到行程的极限后会与充电座的法兰面产生撞击。然而翻盖和法兰面是直接撞击并没有任何缓冲,多次撞击后可能会导致翻盖断裂;或者是在使用过程中,当翻盖已经弹开到行程极限后人不小心挤压到翻盖,此时翻盖已经与法兰面接触不可再弹开,翻盖如果再受到挤压的话,对翻盖固定点产生的杠杆力可能会将翻盖折断,进而造成了翻盖耐用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翻盖耐用性的翻盖缓冲结构及电动汽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翻盖缓冲结构,包括壳体、转动座和翻盖,所述转动座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所述翻盖盖合在所述壳体的端部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盖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盖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转动座7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翻盖打开到止点位置时所述转动件的侧边与所述缓冲件相抵,所述缓冲件与所述转动座相固定。
[0006]作为对翻盖缓冲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座上形成有U形槽,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U型槽的底部,所述转动件的自由端插入所述U型槽中,一销轴穿过所述U型槽的两侧壁及所述自由端,使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
[0007]作为对翻盖缓冲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呈圆弧面设置。
[0008]作为对翻盖缓冲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盖打开时所述缓冲件与转动件的接触面呈斜面设置。
[0009]作为对翻盖缓冲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相对于所述缓冲件的下端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15

30度。
[0010]作为对翻盖缓冲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法兰,所述壳体穿过所述法兰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法兰上。
[0011]作为对翻盖缓冲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法兰上相对于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法兰相连接,所述卡扣用于将所述翻盖锁定并盖合在所述壳体的端部。
[0012]作为对翻盖缓冲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件为橡胶缓冲件、聚氨酯缓冲件或硅胶缓冲件。
[0013]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身、充电接口以及如上所述的翻盖缓冲结构,所述翻盖缓冲结构与所述车身相固定,所述充电接口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开口。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在转动座和转动件之间设置了缓冲件,当翻盖打开并弹开的时候防止翻盖因直接撞击到法兰面而断裂,也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人不小心挤压到翻盖使其断裂,进而提高了翻盖缓冲结构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
[0016]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翻盖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翻盖缓冲结构翻盖打开后的状态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翻盖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销轴固定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0020]一种翻盖2缓冲结构,包括壳体6、转动座7和翻盖2,其中,转动座7与壳体6相固定,壳体6的一端开口,壳体6内用于安装充电接口部件,翻盖2盖合在壳体6的端部以封闭壳体6的开口进而对充电接口部件形成保护或是与外界隔离,翻盖2上设置有转动件8,转动件8的一端与翻盖2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向远离翻盖2的端面方向延伸,且自由端与转动座7通过销轴5形成转动连接,转动座7与所述转动件8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翻盖2打开到止点位置时所述转动件8的侧边与所述缓冲件相抵,所述缓冲件与所述转动座7相固定;其中,在转动座7与转动件8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4,缓冲件4与转动座7相固定,当翻盖2打开到止点位置时转动件8的侧边与缓冲件4相抵。在本实施例中在销轴5上还套设有扭簧,使用扭簧可以使得翻盖2相对于法兰3自动打开;在翻盖2打开到极限位置后转动件8对缓冲件4进行挤压并造成缓冲件4的弹性变形从而对翻盖2形成缓冲;从而避免了翻
盖2打开或弹开的时候翻盖2或转动件8直接撞击到法兰3并形成杠杆作用而断裂,也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人不小心挤压到翻盖2使其断裂。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4为橡胶缓冲件、聚氨酯缓冲件或硅胶缓冲件中的任一种。
[0021]如图1

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转动座7上形成有U形槽,缓冲件4卡持固定于U型槽的底部,转动件8的自由端插入U型槽中,一销轴5穿过U型槽的两侧壁及所述自由端,使所述自由端与转动座7形成转动连接;其中缓冲件4相对于转动件8的自由端的另一端具有一离的距离,从而使得翻盖2打开后与缓冲件4形成相对运动,在翻盖2打开到极限后能与缓冲件4相抵接并进而通过缓冲件4对翻盖2形成一个缓冲。其中,自由端的端面呈圆弧面设置,以减少自由端在转动时相对于所述缓冲件4的摩擦。翻盖2打开时缓冲件4与转动件8的接触面呈斜面设置;斜面相对于缓冲件4的下端面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为15

30度,在本实施例中夹解的角度为20度,夹角的大小可以调节翻盖2打开后相对于法兰的极限角度。在另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盖缓冲结构,包括壳体、转动座和翻盖,所述转动座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所述翻盖盖合在所述壳体的端部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盖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盖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翻盖打开到止点位置时所述转动件的侧边与所述缓冲件相抵,所述缓冲件与所述转动座相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上形成有U形槽,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U型槽的底部,所述转动件的自由端插入所述U型槽中,一销轴穿过所述U型槽的两侧壁及所述自由端,使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呈圆弧面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打开时所述缓冲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欢邢国坚梁朝旭桂佩佩王锐徐祖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林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