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13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6:48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边框内侧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内侧为LED光源,LED光源设置在沉槽上,沉槽设置在底板上,LED光源内侧设置有聚光件,聚光件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入光端朝向LED光源,出光端朝向导光板,LED光源和聚光件上部设置有遮光带,聚光件和导光板下部设有反光板,导光板上部出光面上设有光学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背光光源和导光板之间设置聚光件,从而使得经过导光板投射出的光线有了足够的强度,加强了光线的耦合程度,提高了背光光源的利用率,遮光带可以将散射和间隙的漏光重新反射回导光板,可以避免漏光,导热层的设置提高了背光组件的散热效率,从而延长了整个组件寿命。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属于被动发光型显示器,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光源,目前应用最多的背光光源是发光二极管。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尺寸和分辨率越来越大,需要维持相同亮度,就需要提高背光源的亮度,现有的方法是增加LED的数量和提高其功率,这样子会导致背光模组内部温度的升高,由于LED对于温度较敏感,超过某一临界值,其发光效率会大幅度降低。由于背光光源是直接发散投射的,导致了只有一部分光线投射到导光板的入光面,对于光线的利用率较低,为了使导光板投射出来的光线有足够的强度,单纯的提高背光光源的功率会增大背光模组的功耗和导致背光模组温度的升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屏显示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底板、边框和光学膜片,边框内侧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内侧为LED光源,LED光源设置在沉槽上,沉槽设置在底板上,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底板(1)、边框(2)和光学膜片(3),其特征在于,边框(2)内侧设置有导热层(20),导热层(20)内侧为LED光源(12),LED光源(12)设置在沉槽(10)上,沉槽(10)设置在底板(1)上,LED光源(12)内侧设置有聚光件(22),聚光件(22)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入光端朝向LED光源(12),出光端朝向导光板(21),LED光源(12)和聚光件(22)上部设置有遮光带(23),聚光件(22)和导光板(21)下部设有反光板(11),导光板(21)上部出光面上设有光学膜片(3)。

【技术特征摘要】
1.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底板(1)、边框(2)和光学膜片(3),其特征在于,边框(2)内侧设置有导热层(20),导热层(20)内侧为LED光源(12),LED光源(12)设置在沉槽(10)上,沉槽(10)设置在底板(1)上,LED光源(12)内侧设置有聚光件(22),聚光件(22)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入光端朝向LED光源(12),出光端朝向导光板(21),LED光源(12)和聚光件(22)上部设置有遮光带(23),聚光件(22)和导光板(21)下部设有反光板(11),导光板(21)上部出光面上设有光学膜片(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导热层(20)为导热系数高的硅胶或导热胶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自伟陈维中蒋红琼庞帮云罗昭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蓥市旭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