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932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包括钢套管和插接在钢套管中的空心的复合材料管;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的外侧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凹槽,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外侧由连接面之间以及凹槽内填充的粘接剂粘结固定;复合材料管对应钢套管的管段内灌注填充有水泥基灌浆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复合材料管与钢套管两者刻有的凹槽,增大了粘结剂的粘结面积,使粘结剂与两者出现机械咬合,并通过在复合材料管内灌注水泥基灌浆料,从内部施加应力,从而增强粘结力和机械咬合力,提高复合材料钢套管连接节点的强度。

Reinforcing steel cas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composite material grouting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grouting material reinforcement steel cas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composite pipe comprises a steel casing and inserted in the hollow steel tube; inside of the steel casing and the composite pipe connected to the outer side surface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oves, adhesive bonded inside of the steel casing and the composite pipe is composed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urface and groove filling fixed; pipe composite pipe corresponding steel tube perfusion filled with cement based grouting material. With the groov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composite pipe with steel casing of the two, increasing the bonding area of the binder, the binder and the two mechanical occlusion, and through the composite pipe grouting cement based grouting material, the internal stress is applied, so as to enhance the cohesive force and mechanical bite force,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composite steel casing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施
,涉及复合材料构件连接结构,具体为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大、疲劳性能好、绝缘性好、可设计性好等特点,在输电线路中逐渐推广应用。在输电线路中,采用复合材料替代钢材,不仅能满足构件的受力需要,减少材料消耗,减少维护和防止偷盗破坏,还可大幅度降低运输、施工安装和维护养护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降耗效应。复合材料管需要与塔架结构进行连接,常采用钢套管法兰盘的方式。复合材料管插入钢套管内,两者通过粘结剂粘结,再由法兰盘通过螺栓与主体结构进行固定。通过对复合材料构件的轴心受拉试验研究发现,复合材料构件受拉破坏形式为连接部位的破坏,构件的受拉强度主要取决于连接部位的强度,复合材料本身的强度得不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充分利用复合材料本身强度,节点强度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包括钢套管和插接在钢套管中的空心的复合材料管;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的外侧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凹槽,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外侧由连接面之间以及凹槽内填充的粘接剂粘结固定;复合材料管对应钢套管的管段内灌注填充有水泥基灌浆料。优选的,钢套管内侧或复合材料管外侧上若干呈环状的凹槽均间隔设置。优选的,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的外侧连接面上的凹槽呈对称布置,成对的凹槽形成环形的粘接剂填充腔。优选的,所述的钢套管套设在复合材料管的一端,钢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端板,另一端与复合材料管套接。优选的,所述的钢套管包括分别套设在复合材料管的两端的上端钢套管和下端钢套管;上端钢套管的顶端设置有中心开孔的端板,底端与复合材料管上端套接;下端钢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端板,顶端与复合材料管下端套接。进一步的,中心开孔的端板的开孔直径与复合材料管的管径相等。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一端与复合材料管内设置的连接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复合材料管上端固定在复合材料管外部;底板与其上部的复合材料管管段形成上端的水泥基灌浆料的灌注填充腔。进一步的,底板与上端钢套管的底端面平齐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复合材料管与钢套管两者刻有的凹槽,增大了粘结剂的粘结面积,使粘结剂与两者出现机械咬合,并通过在复合材料管内灌注水泥基灌浆料,从内部施加应力,从而增强粘结力和机械咬合力,提高复合材料钢套管连接节点的强度。进一步的,通过凹槽的间隔和对称设置,使得粘接剂的作用面积增大,提高节点处粘接剂的容置量,更好的增加节点强度和粘接效果。进一步的,本技术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一端连接或两端连接的情况,适用范围广;并且利用钢套管的端板设置或复合材料管内的底板设置对灌注填充的水泥基灌浆料进行位置约束,能够配合外部的钢套管实现连接节点的强度,并且降低结构自重,节省水泥基灌浆料的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端灌注时的方法示意。图中,1.上端钢套管,2.粘结剂,3.复合材料管,4.水泥基灌浆料,5.复合材料凹槽,6.钢套管凹槽,7.下端钢套管,8.钢丝,9.铁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构件的连接方式,复合材料构件采用复合材料管3通过钢套管进行连接,钢套管和复合材料管3上均刻有凹槽,钢套管和复合材料管3之间通过粘结剂2粘结固定,钢套管与复合材料管3重叠套设部位灌注水泥基灌浆料4,加强粘结剂2与两者的机械咬合力。本连接结构通过灌注水泥基灌浆料4使复合材料管3和钢套管之间连接性能得到了提高,大大增强了构件之间的连接。其中,钢套管与复合材料上的凹槽相对布置。复合材料是空心的,钢套管与复合材料交界部位复合材料管内灌注水泥基灌浆料。使用时,当复合材料管3两端均套设钢套管时,一端的钢套管端板与钢套管密封连接,另一端的钢套管端板中心开孔,从该中心开孔一端灌注水泥基灌浆料4,只灌注两端连接的管段部位,中间段不灌注。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复合材料凹槽5和钢套管凹槽6是相对布置的,成对称关系,从而能够形成环形的腔体。上端钢套管1和复合材料管3之间通过粘结剂2粘结固定。下端钢套管7有端板,上端钢套管1的端板上设置有中心开孔,从整个构件上侧进行水泥基灌浆料的灌注。当复合材料管3只有一端设置钢套管时,采用与下端钢套管7相同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施工时,底板采用铁皮9,固定支架采用钢丝8;将钢套管和复合材料管3分别开槽后两者进行槽对槽布置,然后灌入粘结剂2进行粘结固定。粘结剂2未完全固结时,进行水泥基灌浆料4的灌注,先灌注下端的位置,然后用钢丝8兜住铁皮9,在铁皮9上灌注上端的水泥基灌浆料4,钢丝8的直径和铁皮9的厚度视灌注的水泥基灌浆料4的量确定。水泥基灌浆料4凝固后,剪去多出上端的水泥基灌浆料4的钢丝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套管和插接在钢套管中的空心的复合材料管(3);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3)的外侧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凹槽,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3)外侧由连接面之间以及凹槽内填充的粘接剂(2)粘结固定;复合材料管(3)对应钢套管的管段内灌注填充有水泥基灌浆料(4)。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套管和插接在钢套管中的空心的复合材料管(3);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3)的外侧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凹槽,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3)外侧由连接面之间以及凹槽内填充的粘接剂(2)粘结固定;复合材料管(3)对应钢套管的管段内灌注填充有水泥基灌浆料(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套管内侧或复合材料管(3)外侧上若干呈环状的凹槽均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3)的外侧连接面上的凹槽呈对称布置,成对的凹槽形成环形的粘接剂(2)填充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管套设在复合材料管(3)的一端,钢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端板,另一端与复合材料管(3)套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盼盼孙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