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90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1:27
一种薄型铰链,适用于连接一第一物体与一第二物体。该薄型铰链包含一基座件、一衔接件,及一滑动件。该薄型铰链可在一收合状态及一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在该收合状态时,该基座件用于连接该第一物体的基座连接段及该滑动件用于连接该第二物体的该滑动连接段分别位于相反两侧,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与该第一物体相对盖合。该滑动件以一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进而带动该衔接件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而使该薄型铰链由该收合状态转换至该展开状态,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相对于该第一物体展开一角度。借此使该衔接件及该滑动件不需拆分为多个零件制造,节省制造成本、使组装工序简单化,将铰链更为薄型化。

Thin h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铰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型铰链。
技术介绍
近年来,铰链应用于许多电子产品,因应电子产品的普及与轻薄化,对于铰链的薄型化也越来越要求,例如现有一种能应用于平板计算机的铰链,其一端连接于平板计算机,另一端连接于脚架,让使用者可以旋转脚架并借以支撑该平板计算机于桌面,便于使用者使用或观看,此种铰链便很重视薄型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组装工序简易且厚度较薄的薄型铰链。本技术薄型铰链,适用于连接一第一物体与一第二物体,使该第一物体与该第二物体可彼此相对展开及收合,该薄型铰链包含一基座件、一衔接件,及一滑动件。该基座件包括一用于连接于第一物体的基座连接段,及一自该基座连接段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基座接合段。该基座接合段具有两个彼此位于相反侧并垂直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且平行该第一方向的基座接合侧平面、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其中一者的第一滑槽,及一相邻于该第一滑槽的第一挡止部。该第一滑槽的曲率中心位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上方且该第一滑槽在靠近该基座连接段的一端连通至该基座件的顶面而形成一第一滑槽入口。该衔接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基座接合段,并包括两个彼此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相对的衔接片体、一连接于所述衔接片体邻近顶部中央处的连接体,以及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衔接片体其中一者并可滑动地突伸于该第一滑槽的第一凸轨。该衔接件还包括两个平行于基座接合侧平面且分别位于该衔接件相反两侧的衔接接合侧平面、一呈弧形且形成于该衔接接合侧平面其中一者的第二滑槽,及一相邻于该第二滑槽的第二挡止部。该第二滑槽的曲率中心位于该衔接件的顶面上方且在靠近该第一滑槽入口的一端连通至该衔接件的顶面而形成一第二滑槽入口。定义一通过该第一滑槽的曲率中心及该第二滑槽的曲率中心的旋转中心轴,该旋转中心轴平行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且垂直于该第一方向。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衔接件,并包括彼此平行的两个滑动片体,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滑动片体且适用于连接该第二物体的滑动连接段,所述滑动片体分别与所述衔接接合侧平面相对。该滑动件还包括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滑动片体其中一者并可滑动地突伸于该第二滑槽的第二凸轨。该薄型铰链可在一收合状态及一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在该收合状态时,该基座连接段及该滑动连接段分别位于该基座接合段在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与该第一物体相对盖合。该滑动件可被带动并通过该第二凸轨沿着该第二滑槽移动而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直到该第二凸轨顶抵于该第二挡止部,该滑动件进而带动该衔接件通过该第一凸轨沿着该第一滑槽移动而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直到该第一凸轨顶抵于该第一挡止部,而使该薄型铰链由该收合状态转换至该展开状态,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相对于该第一物体展开一角度。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该基座接合段还具有另一第一滑槽及另一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一滑槽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且所述第一挡止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该衔接件还包括另一第一凸轨、另一第二滑槽及另一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凸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衔接片体且分别配合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衔接接合侧平面,且所述第二挡止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衔接接合侧平面,该滑动件还包括另一第二凸轨,所述第二凸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滑动片体且分别配合所述第二滑槽。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每一第一滑槽是由对应的基座接合侧平面凹设而成并呈一弧形条状,每一第一挡止部邻近于对应的第一滑槽相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入口的一端,也就是说每一第一挡止部将对应的第一滑槽的一端封闭,在该收合状态时,每一第一凸轨封闭对应的第一滑槽入口,在该展开状态时,每一第一凸轨滑动至对应的第一滑槽相反于该第一滑槽入口的一端且顶抵于对应的第一挡止部。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每一第二滑槽还具有一回转半径较小的第二滑槽内侧部,及一回转半径较大且邻接于该第二滑槽内侧部的第二滑槽外侧部,该第二滑槽内侧部以及该第二滑槽外侧部共同形成对应的第二滑槽入口,且每一第二滑槽还具有一位于该第二滑槽内侧部远离对应的第二滑槽入口的一端且连通至该衔接件的顶面的第二滑槽内侧部开口,每一第二挡止部邻近于对应的第二滑槽外侧部相反于对应的第二滑槽入口的一端,且每一第二挡止部与对应的衔接接合侧平面齐平,每一第二凸轨具有一形状与对应的第二滑槽内侧部相配合且突伸于对应的第二滑槽内侧部的第二凸轨内侧部,以及一突伸于对应的第二滑槽外侧部且与该第二凸轨内侧部相连的第二凸轨外侧部,在该收合状态时,每一第二凸轨的第二凸轨内侧部与第二凸轨外侧部共同封闭对应的第二滑槽入口,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二凸轨内侧部的一部份自该第二滑槽内侧部开口穿伸出,且该第二凸轨外侧部顶抵于该第二挡止部。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该基座件还具有一形成于该基座接合段的顶面并位于该旋转中心轴下方的容置槽,该衔接件的连接体与该容置槽相配合且可滑动地容置于该容置槽,在该收合状态时,该连接体完全容置于该容置槽,在该展开状态时,该连接体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该容置槽向上旋转且部分容置于该容置槽。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在该收合状态时,该基座件、该衔接件以及该滑动件的顶面齐平。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还包含一与该基座连接段连接且围绕该基座件、该衔接件及该滑动件的框架件,该框架件包括一框架本体,该框架本体具有两个彼此平行且对称且与所述滑动片体相对的框架侧壁,该框架件还包括沿一平行于该旋转中心轴的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框架侧壁远离该基座连接段处形成的两个长条形穿孔,所述长条形穿孔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平行于该第一方向,该滑动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滑动片体的外侧面邻近该第二凸轨外侧部处的扭力枢接柱,该薄型铰链还包含一个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伸于所述长条形穿孔的滑动中柱,以及两个分别邻近于所述滑动片体外侧面且被该框架件围绕的扭力杆件,每一扭力杆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扭力枢接柱与该滑动中柱,当该滑动件在该收合状态至该展开状态间的至少一个旋转角度区间,每一扭力杆件与对应的扭力枢接柱呈紧配合地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每一扭力枢接柱具有一呈圆柱状的枢接柱本体,及一形成于该枢接柱本体的周侧面的枢接柱缺口,每一扭力杆件包括一界定一供对应的扭力枢接柱突伸的扭力枢接孔的内壁面,每一扭力杆件的内壁面形成一扭力凸块,当该滑动件不位于该旋转角度区间,所述扭力凸块分别容置于所述枢接柱缺口,所述扭力杆件分别与所述扭力枢接柱不呈紧配合地连接,当该滑动件位于该旋转角度区间,所述扭力凸块分别迫紧地顶抵于所述扭力枢接柱,使所述扭力杆件分别与所述扭力枢接柱呈紧配合地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每一扭力杆件还包括一自该扭力枢接孔朝该扭力杆件中间处延伸形成的裂口。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该框架件还包括一自该框架本体沿着该第一方向朝远离该基座连接段方向沿伸的框架连接段,该框架连接段适用于连接该第一物体。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铰链,在该收合状态时,该框架件的顶面与该基座件、该衔接件及该滑动件的顶面齐平,且该框架件的底面与该基座件、该衔接件及该滑动件的底面齐平,且该薄形铰链沿着上下方向的高度为4mm以下。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薄型铰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铰链,适用于连接一第一物体与一第二物体,使该第一物体与该第二物体可彼此相对展开及收合;其特征在于,该薄型铰链包含:一基座件,包括一用于连接于第一物体的基座连接段,及一自该基座连接段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基座接合段,该基座接合段具有两个彼此位于相反侧并垂直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且平行该第一方向的基座接合侧平面、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其中一者的第一滑槽,及一相邻于该第一滑槽的第一挡止部,该第一滑槽的曲率中心位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上方且该第一滑槽在靠近该基座连接段的一端连通至该基座件的顶面而形成一第一滑槽入口;一衔接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基座接合段,并包括两个彼此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相对的衔接片体、一连接于所述衔接片体邻近顶部中央处的连接体,以及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衔接片体其中一者并可滑动地突伸于该第一滑槽的第一凸轨,该衔接件还包括两个平行于基座接合侧平面且分别位于该衔接件相反两侧的衔接接合侧平面、一呈弧形且形成于该衔接接合侧平面其中一者的第二滑槽,及一相邻于该第二滑槽的第二挡止部,该第二滑槽的曲率中心位于该衔接件的顶面上方且在靠近该第一滑槽入口的一端连通至该衔接件的顶面而形成一第二滑槽入口,定义一通过该第一滑槽的曲率中心及该第二滑槽的曲率中心的旋转中心轴,该旋转中心轴平行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且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及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衔接件,并包括彼此平行的两个滑动片体,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滑动片体且适用于连接该第二物体的滑动连接段,所述滑动片体分别与所述衔接接合侧平面相对,该滑动件还包括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滑动片体其中一者并可滑动地突伸于该第二滑槽的第二凸轨;该薄型铰链可在一收合状态及一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在该收合状态时,该基座连接段及该滑动连接段分别位于该基座接合段在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与该第一物体相对盖合;该滑动件可被带动并通过该第二凸轨沿着该第二滑槽移动而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直到该第二凸轨顶抵于该第二挡止部,该滑动件进而带动该衔接件通过该第一凸轨沿着该第一滑槽移动而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直到该第一凸轨顶抵于该第一挡止部,而使该薄型铰链由该收合状态转换至该展开状态,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相对于该第一物体展开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铰链,适用于连接一第一物体与一第二物体,使该第一物体与该第二物体可彼此相对展开及收合;其特征在于,该薄型铰链包含:一基座件,包括一用于连接于第一物体的基座连接段,及一自该基座连接段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基座接合段,该基座接合段具有两个彼此位于相反侧并垂直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且平行该第一方向的基座接合侧平面、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其中一者的第一滑槽,及一相邻于该第一滑槽的第一挡止部,该第一滑槽的曲率中心位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上方且该第一滑槽在靠近该基座连接段的一端连通至该基座件的顶面而形成一第一滑槽入口;一衔接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基座接合段,并包括两个彼此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相对的衔接片体、一连接于所述衔接片体邻近顶部中央处的连接体,以及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衔接片体其中一者并可滑动地突伸于该第一滑槽的第一凸轨,该衔接件还包括两个平行于基座接合侧平面且分别位于该衔接件相反两侧的衔接接合侧平面、一呈弧形且形成于该衔接接合侧平面其中一者的第二滑槽,及一相邻于该第二滑槽的第二挡止部,该第二滑槽的曲率中心位于该衔接件的顶面上方且在靠近该第一滑槽入口的一端连通至该衔接件的顶面而形成一第二滑槽入口,定义一通过该第一滑槽的曲率中心及该第二滑槽的曲率中心的旋转中心轴,该旋转中心轴平行于该基座件的顶面且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及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衔接件,并包括彼此平行的两个滑动片体,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滑动片体且适用于连接该第二物体的滑动连接段,所述滑动片体分别与所述衔接接合侧平面相对,该滑动件还包括一呈弧形且形成于所述滑动片体其中一者并可滑动地突伸于该第二滑槽的第二凸轨;该薄型铰链可在一收合状态及一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在该收合状态时,该基座连接段及该滑动连接段分别位于该基座接合段在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与该第一物体相对盖合;该滑动件可被带动并通过该第二凸轨沿着该第二滑槽移动而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直到该第二凸轨顶抵于该第二挡止部,该滑动件进而带动该衔接件通过该第一凸轨沿着该第一滑槽移动而以该旋转中心轴为轴心相对于该基座件往上旋转直到该第一凸轨顶抵于该第一挡止部,而使该薄型铰链由该收合状态转换至该展开状态,以适用于使该第二物体相对于该第一物体展开一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铰链,其特征在于:该基座接合段还具有另一第一滑槽及另一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一滑槽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且所述第一挡止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基座接合侧平面,该衔接件还包括另一第一凸轨、另一第二滑槽及另一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凸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衔接片体且分别配合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衔接接合侧平面,且所述第二挡止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衔接接合侧平面,该滑动件还包括另一第二凸轨,所述第二凸轨对称地分别形成于所述滑动片体且分别配合所述第二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滑槽是由对应的基座接合侧平面凹设而成并呈一弧形条状,每一第一挡止部邻近于对应的第一滑槽相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入口的一端,也就是说每一第一挡止部将对应的第一滑槽的一端封闭,在该收合状态时,每一第一凸轨封闭对应的第一滑槽入口,在该展开状态时,每一第一凸轨滑动至对应的第一滑槽相反于该第一滑槽入口的一端且顶抵于对应的第一挡止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滑槽还具有一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旭鸿廖益成
申请(专利权)人: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