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型生态树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91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水型生态树池,包括树池本体,该树池本体的底部为底部蓄水区,在树池本体内底部蓄水区的上方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砂滤层、土壤层和覆盖层,覆盖层的上方为存水区,底部蓄水区内装有大块砾石,底部蓄水区内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由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竖向管和上部排水管组成,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竖向管和上部排水管连接成“Z”形,上部排水管与土壤层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50mm,其中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位于底部蓄水区的底端。可简单易行的实现储存生态树池内下渗的雨水,提高其停留时间,增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蓄积的雨水可供植物旱季时使用,提高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水型生态树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水型生态树池,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雨水径流污染的蓄水型生态树池。
技术介绍
生态树池属于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通常设置在市政道路、公园绿化内,主要用于雨水径流污染处理。生态树池内设置一定有效容积来收集初期雨水,收集的初期雨水在入渗的过程中由于植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排到市政雨水管网,目前的生态树池没有设置专门储存雨水的地方,造成了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污染雨水的停留时间不够,对部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蓄水型生态树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水型生态树池,包括树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树池本体的底部为底部蓄水区,在树池本体内底部蓄水区的上方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砂滤层、土壤层和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的上方为存水区,所述底部蓄水区内装有大块砾石,所述底部蓄水区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由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竖向管和上部排水管组成,所述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竖向管和上部排水管连接成“Z”形,所述上部排水管与土壤层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50mm,其中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水型生态树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水型生态树池,包括树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树池本体的底部为底部蓄水区(2),在树池本体内底部蓄水区(2)的上方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砂滤层(3)、土壤层(4)和覆盖层(5),所述覆盖层(5)的上方为存水区(6),所述底部蓄水区(2)内装有大块砾石,所述底部蓄水区(2)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由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7)、竖向管(8)和上部排水管(9)组成,所述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7)、竖向管(8)和上部排水管(9)连接成“Z”形,所述上部排水管(9)与土壤层(4)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50mm,其中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7)位于底部蓄水区(2)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型生态树池,包括树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树池本体的底部为底部蓄水区(2),在树池本体内底部蓄水区(2)的上方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砂滤层(3)、土壤层(4)和覆盖层(5),所述覆盖层(5)的上方为存水区(6),所述底部蓄水区(2)内装有大块砾石,所述底部蓄水区(2)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由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7)、竖向管(8)和上部排水管(9)组成,所述底部横向穿孔排水管(7)、竖向管(8)和上部排水管(9)连接成“Z”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波苏定江邓婧毕生兰袁廷谢梦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