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培顺专利>正文

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8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包括大板基础本体和连通管,所述大板基础本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水泥圆柱,所述水泥圆柱的内部底侧安装有下圆盘,且下圆盘的上方与连接杆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大板基础的底部通过连接柱安装有一底板,该底板深入地底,并深埋在地底土质较密且硬度较大的下土层上,由于下土层较上土层而言受地基沉陷和变形的影响较小;该大板基础的内部安装有一连通管,且连通管的两端均安装有观测柱,安装时两侧观测柱液位高度相同,当由于地基沉陷和变形而造成大板基础倾斜时,两侧观测柱液位发生变化,从而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
技术介绍
发电厂发出的电,并不是只供附近的人们使用,还要传输到很远的地方,满足更多的需要。这些电不能直接通过普通的电线传输出去,而是要用高压输电线路传送的。当电输送到用电的地方后,要把电压降低下来才能用。高压输电线路分为电缆输电线路和架空输电线路。电缆输电线路:将电缆埋设在地下,不占空间,但施工和维护不方便,多用在城市和跨江河线路中。架空输电线路:采用输电杆塔将导线和地线悬挂在空中,使导线和导线之间、导线和地线之间、导线和杆塔之间、导线和地面障碍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完成输电任务。然而现有的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在使用时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地面地基久而久之会发生沉陷和变形,从而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现有的高压输电线路大多设有大板基础,虽然稍微改善了一点地基沉陷和变形所引起的问题,但仍不能完全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

【技术保护点】
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包括大板基础本体(2)和连通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板基础本体(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水泥圆柱(12),所述水泥圆柱(12)的内部底侧安装有下圆盘(9),且下圆盘(9)的上方与连接杆(11)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焊接有上安装盘(10),所述连通管(6)安装在大板基础本体(2)的内部,所述连通管(6)的两端上方焊接有观测柱(1),所述观测柱(1)的前表面安装有液位观察计(16),所述连通管(6)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层(13),所述金属层(13)的内侧安装有软质缓冲层(14),且软质缓冲层(14)的内侧安装有陶瓷层(15),所述大板基础...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煤矿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大板基础,包括大板基础本体(2)和连通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板基础本体(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水泥圆柱(12),所述水泥圆柱(12)的内部底侧安装有下圆盘(9),且下圆盘(9)的上方与连接杆(11)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焊接有上安装盘(10),所述连通管(6)安装在大板基础本体(2)的内部,所述连通管(6)的两端上方焊接有观测柱(1),所述观测柱(1)的前表面安装有液位观察计(16),所述连通管(6)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层(13),所述金属层(13)的内侧安装有软质缓冲层(14),且软质缓冲层(14)的内侧安装有陶瓷层(15),所述大板基础本体(2)的下方通过连接柱(3)固定安装有底板(4),所述底板(4)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培顺
申请(专利权)人:任培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