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包括电机、压轮组件、传动装置和提升装置,所述压轮组件包括轴承座、压轮轴和压轮,所述压轮通过螺纹固定在压轮轴上,压轮表面设有压轮圈,所述压轮圈为弹性软材料制作,并通过自身的涨力环绕固定于压轮表面,通过增加压轮与缝纫模板的摩檫力防止打滑不良,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升装置为拉簧式汽动提升装置,通过提高压轮升降的平衡性,保证压轮平稳的紧压在缝纫模板表面,进一步起到防打滑不良,保证了缝纫针脚的均匀性和线型的平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辅助设备技术,特别是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
技术介绍
使用缝纫机进行缝纫制衣时,对于特定走线的缝纫,通常利用缝纫模板压在缝纫布料上作为缝纫走线的导向板,缝纫机上的辅助设备拖布机构就是利用压轮紧压缝纫模板,由于压轮和缝纫模板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因此在压轮转动时将缝纫模板和布料向缝纫机机身后拖动,完成缝纫走线。但是由于缝纫模板表面通常较为光滑,且压轮在压紧缝纫模板时紧压不平衡在拖布运作过程中会出先压轮在缝纫模板上打滑现象,导致缝纫针脚不均匀,或者走线有所偏差,甚至出现压轮空转,无法引导缝纫模板移动,缝纫针线堆叠的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能够将布料平稳、匀速的拖动而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保证缝纫针脚均匀,线型平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包括固定板、电机、压轮组件、传动装置和提升装置,电机和提升装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且电机位于提升装置下方;所述压轮组件包括轴承座、压轮轴和压轮,压轮通过压轮轴与轴承座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轮带,主动轮连接电机机头且和电机机头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从动轮与轴承座相连且与压轮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通过螺纹固定在压轮轴上,压轮表面设有压轮圈,所述压轮圈为弹性软质材料制成,压轮圈通过自身的张力环绕固定于压轮表面,所述压轮并排固定有2个,每个压轮对应设有一个压轮圈或两个压轮共用同一个压轮圈。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为拉簧式汽动提升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气缸、导轴上固定板、导轴、连接杆、滑块、调节板、拉簧和导轴下固定板,安装底板侧面顶部设置气缸,气缸下方的安装底板上设置导轴上固定板和导轴下固定板,2条导轴连接于导轴上固定板和导轴下固定板之间且以气缸中轴线为对称线相互对称,气缸下方连接连接杆,连接杆下设连接块,连接块下方固定滑块,滑块上设置调节板且调节板侧面与固定板紧固,2条以上的拉簧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滑块和导轴下固定板之间且以气缸中轴线为对称线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压轮表面的弹性软材料制作的压轮圈,增加压轮与缝纫模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打滑的作用。2、并排设置且螺纹安装的2个压轮和压轮圈,既便于安装拆卸,又具有一定的自锁功能,并且能增大接触面增加摩檫力,保证缝纫转弯时摩擦点上的速差,从而防止缝纫转弯时的打滑现象。3、本技术的提升装置采用拉簧式汽动提升装置,连接杆底板和拉簧的设计保证了压轮提升压紧的平衡,从而使压轮能平稳地压紧缝纫模板,进一步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轴承座,2-压轮轴,3-压轮,4-压轮圈,5-主动轮,6-从动轮,7-轮带,8-固定板,9-电机,20-提升装置,21-底板,22-导轴下固定板,23-导轴上固定板,24-滑块,25-调节板,26-导轴,27-拉簧,28-连接杆,29-气缸,30-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包括固定板8、电机9、压轮组件、传动装置和提升装置20,电机9和提升装置20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8上,且电机9位于提升装置20下方;所述压轮组件包括轴承座1、压轮轴2和压轮3,压轮3通过压轮轴2与轴承座1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5、从动轮6和轮带7,主动轮5连接电机机头且和电机机头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从动轮6与轴承座1相连且与压轮3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3通过螺纹固定在压轮轴2上,压轮3表面设有压轮圈4,所述压轮圈4为弹性软质材料制成,压轮圈4通过自身的张力环绕固定于压轮3表面,所述压轮3并排固定有2个,每个压轮3对应设有一个压轮圈4或两个压轮3共用同一个压轮圈4。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20为拉簧式汽动提升装置,包括安装底板21、气缸29、导轴上固定板23、导轴26、连接杆28、滑块24、调节板25、拉簧27和导轴下固定板22,安装底板21侧面顶部设置气缸29,气缸29下方的安装底板21上设置导轴上固定板23和导轴下固定板22,2条导轴26连接于导轴上固定板23和导轴下固定板22之间且以气缸29中轴线为对称线相互对称,气缸29下方连接连接杆28,连接杆28下设连接块30,连接块30下方固定滑块24,滑块24上设置调节板25且调节板25侧面与固定板8紧固,2条以上的拉簧27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滑块24和导轴下固定板22之间且以气缸29中轴线为对称线设置。自然状态下,在拉簧27的作用下,滑块24下表面紧贴导轴下固定板22上表面,当气缸29作用时,气缸29对连接杆28施加力的作用,使连接杆28向上运动并缩进气缸29内,从而带动连接块30的运动,由于连接块30和滑块24相互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滑块24的运动。2条以上拉簧27以气缸29中轴线为对称线设置,保证力的均匀性和平衡性。拉簧式汽动提升装置由于利用的是拉簧27,拉簧27在受力时,拉簧27维持在两端受力点形成的直线上,更容易保持力的平衡性和均匀性,而压簧在受力时,压簧容易左右偏离变形,平衡性和均匀性较差,此外,连接块30与滑块24固定连接的设计,增大滑块24的受力面积,使滑块24受力更加平衡均匀,进一步提高提升装置20提升性能的平衡性,进而防止压轮3(压轮圈4)提升压紧过程中的歪斜现象,保证压轮3(压轮圈4)提升压紧的平衡,从而使压轮3能平稳地压紧缝纫模板,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具体使用时,将本技术安装于缝纫机机头后方,同时保证压轮3(压轮圈4)下压时,对缝纫模板的压力适中,同时保证压轮3(压轮圈4)在缝纫模板上离缝纫机导向槽定位销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缝纫模板在压轮(压轮圈4)的带动下,以导向槽定位销切线方向移动。本技术的压轮圈4由弹性软材料制作,环绕固定于压轮3表面,增加压轮3与缝纫模板之间的摩檫力,起到防止打滑的作用,同时并排设置的2个压轮3,且每个压轮3对应设有压轮圈4,增加接触面增大摩檫力的同时,保证了缝纫转弯时摩擦点上的速差,防止缝纫转弯时的打滑现象。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包括固定板、电机、压轮组件、传动装置和提升装置,电机和提升装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且电机位于提升装置下方;所述压轮组件包括轴承座、压轮轴和压轮,压轮通过压轮轴与轴承座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轮带,主动轮连接电机机头且和电机机头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从动轮与轴承座相连且与压轮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通过螺纹固定在压轮轴上,压轮表面设有压轮圈,所述压轮圈为弹性软质材料制成,压轮圈通过自身的张力环绕固定于压轮表面,所述压轮并排固定有2个,每个压轮对应设有一个压轮圈或两个压轮共用同一个压轮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打滑拖布机构,包括固定板、电机、压轮组件、传动装置和提升装置,电机和提升装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且电机位于提升装置下方;所述压轮组件包括轴承座、压轮轴和压轮,压轮通过压轮轴与轴承座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轮带,主动轮连接电机机头且和电机机头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从动轮与轴承座相连且与压轮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通过螺纹固定在压轮轴上,压轮表面设有压轮圈,所述压轮圈为弹性软质材料制成,压轮圈通过自身的张力环绕固定于压轮表面,所述压轮并排固定有2个,每个压轮对应设有一个压轮圈或两个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