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40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针距调节机构调节精度低的问题。本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缝纫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送布轴,在底座上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摆动座,摆动座与送布轴的一端相联接,针距调节结构包括电机和推杆,电机位于摆动座的下方,电机的电机轴上垂直固连有下摆臂,转轴的一端垂直固连有上摆臂,推杆的上端与上摆臂的自由端相铰接,推杆的下端与下摆臂的自由端相铰接。本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能够对针距进行调节,且调节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
,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针距进行调节,而对于针距的调节方式较多,如通过标盘组件、电磁铁、电机等,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646807.7)公开了一种缝纫机,通过电机带动摆动座摆动,从而实现针距调节,其中电机与摆动座为纵向布置,对空间要求较高,且电机与摆动座的传动过程中存在滑动配合,影响调节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该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能够对针距进行调节,且调节精度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缝纫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送布轴,在底座上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摆动座,该转轴与送布轴相平行,且摆动座与送布轴的一端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距调节结构包括电机和推杆,所述电机固连在底座上,且电机位于摆动座的下方,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垂直固连有下摆臂,所述转轴的一端垂直固连有上摆臂,所述推杆的上端与上摆臂的自由端相铰接,推杆的下端与下摆臂的自由端相铰接。工作时电机直接带动下摆臂往复摆动,下摆臂带动推杆上升或者下降,推杆的上升或者下降使得上摆臂往复摆动,上摆臂通过转轴与摆动座相固连,因此能够带动摆动座摆动并调整相应的角度,进而实现送布轴的转动调节,即实现针距调节,从电机到摆动座的整个传动过程中,部件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关系,避免出现打滑、移位等现象,使得传动更加直接、稳定,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角度精确的传递给摆动座,使得针距调节的精度更高。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轴向与转轴轴向相垂直,所述推杆的上端与上摆臂球铰接,推杆的下端与下摆臂球铰接。转轴的轴向沿底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电机轴的轴向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从而进行合理的布局,同时也导致推杆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需要通过摆动进行角度调节,即推杆的下端需要在底座的前后方向上进行摆动,推杆的上端需要在底座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摆动,因此推杆与上摆臂以及下摆臂之间均球铰接,避免推杆出现卡滞。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的自由端均通过螺钉固连有铰接球头,所述推杆的两端均具有套接部,该两套接部分别转动套设在两铰接球头上。使得推杆的两端能够灵活的摆动,从而进行稳定的传动。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推杆包括上杆体、下杆体和调节螺柱,所述上杆体的下端和下杆体的上端均沿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柱的上端螺接在上杆体下端的螺孔内,调节螺柱的下端螺接在下杆体上端的螺孔内,一个上述的套接部位于上杆体的上端,另一个套接部位于下杆体的下端。通过调节螺柱能够调节整根推杆的长度,进而调节摆动座的初始角度以及调节范围,从而使得调节精度更高。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摆动座呈U形,上述转轴的一端固连在摆动座的侧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上转动套设有轴套,该轴套固连在连接孔内。转轴通过轴套与底座相连接,使得转轴更加稳定,转动更加顺畅,从而提高转动调节精度。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摆动座的两端之间铰接有条形的摆动板,所述送布轴上垂直固连有针距曲柄,该针距曲柄的自由端与两摆动板相铰接。摆动座摆动时能够带动摆动板摆动,从而带动针距曲柄摆动,实现送布轴的转动调节。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固连有油底壳,所述油底壳的侧部内凹形成安装凹部,所述电机固连在安装凹部内。使得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安装凹部的上侧面上固连有安装板,该安装板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电机的前端面上具有圆形的定位凸台,所述电机固连在安装板上,且定位凸台定位在定位孔内,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定位孔。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电机的定位凸台能够定位在安装板的定位孔内,从而使得电机的位置精度更高,进而提高调节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从电机到摆动座的整个传动过程中,部件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关系,避免出现打滑、移位等现象,使得传动更加直接、稳定,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角度精确的传递给摆动座,使得针距调节的精度更高。2、由于通过调节螺柱能够调节整根推杆的长度,进而调节摆动座的初始角度以及调节范围,从而使得调节精度更高。3、由于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电机的定位凸台能够定位在安装板的定位孔内,因此电机的位置精度更高,进而提高调节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缝纫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针距调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缝纫机的局部结构后视图。图4是推杆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是转轴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底座;11、连接孔;12、轴套;2、送布轴;21、针距曲柄;3、摆动座;31、转轴;32、上摆臂;33、摆动板;4、电机;41、下摆臂;42、定位凸台;5、推杆;51、上杆体;52、下杆体;53、调节螺柱;54、套接部;55、螺孔;6、铰接球头;7、油底壳;71、安装凹部;72、连接凸沿;73、安装板;73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缝纫机包括底座1和油底壳7,结合图2所示,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送布轴2,在底座1上还通过转轴31转动连接有摆动座3,其中转轴31的轴向沿底座1的前后方向设置,且转轴31与送布轴2相平行,摆动座3与送布轴2的一端相联接,油底壳7固定在底座1的下部,油底壳7的侧部内凹形成安装凹部71,安装凹部71具有平直的上侧面,在安装凹部71的上侧面上具有连接凸沿72,在连接凸沿72上固连有安装板73,该安装板73竖直设置,安装板73上开设有定位孔731,结合图3所示,针距调节结构包括电机4和推杆5,其中电机4的前端面上具有圆形的定位凸台42,电机4固连在安装板73上,且定位凸台42定位在定位孔731内,电机4的电机轴穿过定位孔731。电机4位于摆动座3的下方,电机轴的轴向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设置,即电机4的电机轴轴向与转轴31轴向相垂直,电机4的电机轴上垂直固连有下摆臂41,转轴31的一端垂直固连有上摆臂32,推杆5的上端与上摆臂32的自由端球铰接,推杆5的下端与下摆臂41的自由端球铰接。具体来说,结合图4所示,上摆臂32和下摆臂41的自由端均通过螺钉固连有铰接球头6,推杆5包括上杆体51、下杆体52和调节螺柱53,上杆体51的上端和下杆体52的下端均具有套接部54,其中上杆体51上的套接部54转动套设在上摆臂32的铰接球头6上,下杆体52上的套接部54转动套设在下摆臂41的铰接球头6上,上杆体51的下端和下杆体52的上端均沿轴向开设有螺孔55,调节螺柱53的上端螺接在上杆体51下端的螺孔55内,调节螺柱53的下端螺接在下杆体52上端的螺孔55内。结合图5所示,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缝纫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送布轴(2),在底座(1)上还通过转轴(31)转动连接有摆动座(3),该转轴(31)与送布轴(2)相平行,且摆动座(3)与送布轴(2)的一端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距调节结构包括电机(4)和推杆(5),所述电机(4)固连在底座(1)上,且电机(4)位于摆动座(3)的下方,所述电机(4)的电机轴上垂直固连有下摆臂(41),所述转轴(31)的一端垂直固连有上摆臂(32),所述推杆(5)的上端与上摆臂(32)的自由端相铰接,推杆(5)的下端与下摆臂(41)的自由端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缝纫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送布轴(2),在底座(1)上还通过转轴(31)转动连接有摆动座(3),该转轴(31)与送布轴(2)相平行,且摆动座(3)与送布轴(2)的一端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距调节结构包括电机(4)和推杆(5),所述电机(4)固连在底座(1)上,且电机(4)位于摆动座(3)的下方,所述电机(4)的电机轴上垂直固连有下摆臂(41),所述转轴(31)的一端垂直固连有上摆臂(32),所述推杆(5)的上端与上摆臂(32)的自由端相铰接,推杆(5)的下端与下摆臂(41)的自由端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电机轴轴向与转轴(31)轴向相垂直,所述推杆(5)的上端与上摆臂(32)球铰接,推杆(5)的下端与下摆臂(41)球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32)和下摆臂(41)的自由端均通过螺钉固连有铰接球头(6),所述推杆(5)的两端均具有套接部(54),该两套接部(54)分别转动套设在两铰接球头(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包括上杆体(51)、下杆体(52)和调节螺柱(53),所述上杆体(51)的下端和下杆体(52)的上端均沿轴向开设有螺孔(55),所述调节螺柱(53)的上端螺接在上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根潘灵刚杨锦阳阮玲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上工宝石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