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和风机,风冷箱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风机安装在风冷箱的顶板上,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箱、水箱、水流管道和水泵,水冷箱设置在风冷箱的下方,在风冷箱与水冷箱之间形成人造纤维通道,水冷箱底部与下方的水箱相通,水箱上开设有出水口,水流管道的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顶部的出水口相通,水流管道的另一端封闭,水流管道安装在水冷箱的上部,水流管道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喷洒头,以向水冷箱的顶板喷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对人造纤维的需要进行温度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造纤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造纤维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人造纤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人造纤维行业的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人造纤维生产过程中,将成纤高聚物的熔体或浓溶液用纺丝泵连续、定量而均匀的从喷丝头的毛细孔中挤出,而成为液态细流,再在空气、水或特定的介质中固化成初生纤维的过程称为“纤维成形”,这是化学纤维生产的核心工序。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人造纤维设备冷却装置主要是采用空气冷却,由于空气冷却效果不佳,一般的冷却器都需要加长设置,从而达到一定的冷却效果,这就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费时费力,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市面上也有少量的采用水冷却方法,可是一般都是使用后的水就直接排放掉,浪费了资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冷却是被上应用的冷却器采用V型冷却槽,丝束从V型冷却槽底部通过,冷却介质为空气,温度为室温,因而温度无法控制,如果丝束离开V型槽时,温度偏高,则会影响丝束的加工稳定性,如果温度过低,也会对丝束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会让丝束在冷却器中停留较长时间,因而不得不增加V型槽长度,导致设备占有空间增加,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解决了现有生产中,人造纤维散热效果不好,以及冷却器加长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和风机,所述风冷箱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风机安装在风冷箱的顶板上,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箱、水箱、水流管道和水泵,所述水冷箱设置在风冷箱的下方,在风冷箱与水冷箱之间形成人造纤维通道,水冷箱底部与下方的水箱相通,水箱上开设有出水口,水流管道的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顶部的出水口相通,水流管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水流管道安装在水冷箱的上部,水流管道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喷洒头,以向水冷箱的顶板喷水;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人造纤维通道内,所述控制器设置在风冷箱的外壁上,风机和水泵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线路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水箱的底部开设有进出水口。作为本技术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风机上设置有空气过滤网。作为本技术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风机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有风冷组件和水冷组件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和风机,风冷箱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风机安装在风冷箱的顶板上,风冷箱底板开设的通风孔,可以实现人造纤维通道中空气与风冷箱中空气的对流,实现人造纤维的一级散热;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箱、水箱、水流管道、水泵,水冷箱设置在风冷箱的正下方,且水冷箱的顶板均匀开设有散热孔,水箱设置在水冷箱的下方,水箱顶部开设有出水口,水流管道设置在水冷箱的内部,水流管道的外壁上开设有喷洒头,喷洒头的设置可以直接对水冷箱的顶板进行喷洒,可以实现对人造纤维通道的散热;由于水箱和水冷箱相通,喷洒头喷洒出来的水,直接流入到水箱中,可以实现水的循环,节约了大量资源;水流管道的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的出水口相通,水流通道中水的循环,可以实现人造纤维通道中,热量源源不断的热量被带走;人造纤维通道设置在风冷箱与水冷箱之间,增加了散热组件与人造纤维通道的接触面积,能够使两级散热组件对人造纤维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当单项散热不能满足人造纤维的散热时,同时启动两种散热方式,加快对人造纤维的散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人造纤维通道内,可以实时对人造纤维通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调控散热组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人造纤维的质量造成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对人造纤维的需要进行温度调控,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人造纤维通道,2、温度传感器,3、控制器,4、风冷箱,5、风机,6、通风孔,7、水冷箱,8、水箱,9、水流管道,10、水泵,11、出水口,12、喷洒头,13、进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4和风机5,所述风冷箱4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6,风冷箱4底板开设的通风孔6,可以实现人造纤维通道1中空气与风冷箱4中空气的对流,实现人造纤维的一级散热;所述风机5安装在风冷箱4的顶板上,可以加速风冷箱4内的空气流动,使散热效率更快;风机5上设置有空气过滤网,避免了空气中灰尘等损坏风机5,影响风机5的散热效果;风机5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使散热效果更佳;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箱7、水箱8、水流管道9和水泵10,所述水冷箱7设置在风冷箱4的下方,在风冷箱4与水冷箱7之间形成人造纤维通道1,水冷箱7底部与下方的水箱8相通,水箱8上开设有出水口11,水流管道9的一端通过水泵10与水箱8顶部的出水口11相通,水流管道9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水流管道9安装在水冷箱7的上部,水流管道9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喷洒头12,以向水冷箱7的顶板喷水;喷洒头12的设置,可以对水冷箱7顶板的散热,进而实现对人造纤维通道1的散热;由于水箱8和水冷箱7相通,喷洒头12喷洒出来的水,直接流入到水箱8中,可以实现水的循环,节约了大量资源;水流管道9的一端通过水泵10与水箱8的出水口11相通,等需要散热时,水箱8中的水与水流管道9中的水实现循环,使热量源源不断被水流带走,并在水箱8中散去,进一步实现人造纤维通道1的散热;所述人造纤维通道1设置在风冷箱4与水冷箱7之间,增加了散热组件与人造纤维通道1的接触面积,能够使两级散热组件对人造纤维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所述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人造纤维通道1内,可以实时对人造纤维通道1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调控散热组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人造纤维的质量造成影响。所述控制器3设置在风冷箱4的外壁上,风机5和水泵10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温度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线路连接。当单项散热不能满足人造纤维的散热时,同时启动两种散热方式,加快对人造纤维的散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4)和风机(5),所述风冷箱(4)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6),所述风机(5)安装在风冷箱(4)的顶板上,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箱(7)、水箱(8)、水流管道(9)和水泵(10),所述水冷箱(7)设置在风冷箱(4)的下方,在风冷箱(4)与水冷箱(7)之间形成人造纤维通道(1),水冷箱(7)底部与下方的水箱(8)相通,水箱(8)上开设有出水口(11),水流管道(9)的一端通过水泵(10)与水箱(8)顶部的出水口(11)相通,水流管道(9)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水流管道(9)安装在水冷箱(7)的上部,水流管道(9)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喷洒头(12),以向水冷箱(7)的顶板喷水;所述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人造纤维通道(1)内,所述控制器(3)设置在风冷箱(4)的外壁上,风机(5)和水泵(10)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温度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线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纤维的水冷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4)和风机(5),所述风冷箱(4)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6),所述风机(5)安装在风冷箱(4)的顶板上,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箱(7)、水箱(8)、水流管道(9)和水泵(10),所述水冷箱(7)设置在风冷箱(4)的下方,在风冷箱(4)与水冷箱(7)之间形成人造纤维通道(1),水冷箱(7)底部与下方的水箱(8)相通,水箱(8)上开设有出水口(11),水流管道(9)的一端通过水泵(10)与水箱(8)顶部的出水口(11)相通,水流管道(9)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水流管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统,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