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694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包括移液枪、涂布棒、用于放置涂布棒的孔座、用于容纳涂布棒和孔座的外盒;所述涂布棒由圆锥形涂布吸头和螺旋盖帽组成;所述涂布吸头与移液枪相匹配,且涂布吸头的广口端设置有外螺纹,靠近涂布吸头的末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螺旋盖帽由嵌合部和与嵌合部相接的手持部组成,且嵌合部的内壁设置有与涂布吸头的广口端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孔座设置有用于放置涂布吸头的吸头孔和放置螺旋盖帽的盖帽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移液枪吸头上设置可机械弯折的环形凹槽,并配备与其相匹配的螺旋盖帽,使其同时具备吸液和细菌涂布的功能,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并节约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菌涂布装置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涂布棒是生物实验室常用工具,用于工程菌载体构建转化涂板使用;移液器吸头是生命科学领域实验中最为常用的移液耗材。国内市场销售的细菌涂布棒主要分为两种:(a)一次性手持塑料涂布棒;(b)金属或玻璃制作的循环使用涂布棒。前者的附加包装及本身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后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预留工具冷却或者反复细菌消毒的时间。二者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不利于一次大批量(超过10个)的细菌转化实验,同时增加了实验材料准备的复杂性,影响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高效率进行大批量细菌转化实验,且可降低实验成本的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包括移液枪、涂布棒、用于放置涂布棒的孔座、用于容纳涂布棒和孔座的外盒;所述涂布棒由圆锥形涂布吸头和螺旋盖帽组成;所述涂布吸头与移液枪相匹配,且涂布吸头的广口端设置有外螺纹,靠近涂布吸头的末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螺旋盖帽由嵌合部和与嵌合部相接的手持部组成,且嵌合部的内壁设置有与涂布吸头的广口端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孔座设置有用于放置涂布吸头的吸头孔和放置螺旋盖帽的盖帽孔。进一步地,所述孔座的侧壁设置有竖向凹槽;所述外盒的盒身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竖向凸起;所述孔座的竖向凹槽与外盒的竖向凸起相匹配,这样可放置在搬移过程中,孔座在外盒内滑移。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盒的高度为85~9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涂布吸头的直径为6mm,长度为55~6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涂布吸头上的环形凹槽与涂布吸头的末端口径的距离为15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旋盖帽的高度为20~30mm;所述螺旋盖帽的嵌合部的高度为10~15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现有的细菌涂布棒,本技术整合移液枪吸头的使用功能,在移液枪吸头上设置可机械弯折的环形凹槽,并配备与其相匹配的螺旋盖帽,使其同时具备吸液和细菌涂布的功能,而且,其体积仅为现有的三角式细菌涂布棒1/10~1/5,大大节省了生产原料,降低了实验成本,并使得涂布吸头功能多元化。2、本技术本身兼具微量液体吸取功能,能够作为普通吸头存放在孔座中,实验前可集中高压灭菌,缩短了实验用具准备时间,亦简化了一次性大量细菌涂布过程,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3、采用本技术进行实验时,可将移液枪套用在涂布棒的涂布吸头上,对菌液进行吹打使之均匀,然后,使用螺旋盖帽套住涂布吸头的广口端,将其从容器中取出,点触涂布吸头上的环形凹槽,使其机械弯折至适宜角度(60°~90°),即可以进行细菌涂布,一次涂布完毕后弃原吸头,操作过程方便、快速,而且能有效避免交叉污染,在大量操作工程菌载体构建转化涂板时优势明显,大大提高实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中涂布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中孔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中外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涂布棒1(其中:涂布吸头11、螺旋盖帽12;涂布吸头11又包括广口端111、末端口径112、环形凹槽113;螺旋盖帽12又包括嵌合部121、手持部122)、孔座2(其中:吸头孔21、盖帽孔22、竖向凹槽23)、外盒3(其中:盒身31、竖向凸起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包括移液枪、涂布棒1、用于放置涂布棒1的孔座2、用于容纳涂布棒1和孔座2的外盒3,其中,外盒3的高度为85~90mm。如图1所示,所述涂布棒1由直径为6mm、长度为60mm的圆锥形涂布吸头11和高度为20mm的螺旋盖帽12组成;所述涂布吸头11与移液枪相匹配,且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设置有2~3圈外螺纹,靠近涂布吸头11的末端口径112的15mm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13,该环形凹槽113的设置有利于将涂布吸头11触底弯折为60°~90°的“L”形;所述螺旋盖帽12由高度为10mm的嵌合部121和与嵌合部121相接的手持部122组成,且嵌合部121的内壁设置有与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如图2所示,所述孔座2设置有用于放置涂布吸头11的吸头孔21和放置螺旋盖帽12的盖帽孔22;所述孔座2的侧壁设置有竖向凹槽23,其中,孔座2为88+2型,其可放置88个量程为200μL的涂布吸头11和两个螺旋盖帽12。如图3所示,所述外盒3的盒身31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竖向凸起32;所述孔座2的竖向凹槽23与外盒3的竖向凸起32相匹配。采用本技术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进行细菌涂布,包括以下步骤:1)将88+2型孔座2放入外盒3的盒身31内,涂布吸头11放置于孔座2的吸头孔21中,螺旋盖帽12放置于孔座2的盖帽孔22中,然后,进行实验前的高压灭菌;2)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量程为200μL的移液枪套于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吹打菌液使之均匀,并移取该菌液至培养板中,弃原涂布吸头11;3)取螺旋盖帽12套在新的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将其从孔座2中取出,点触涂布吸头11上可机械弯折的环形凹槽113至60°~90°,即可以进行细菌涂布,细菌涂布结束后弃原涂布吸头11;4)重复步骤1)~3)进行下一次细菌取液和涂布过程,直至全部实验完成。其他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

【技术保护点】
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包括移液枪、涂布棒(1)、用于放置涂布棒(1)的孔座(2)、用于容纳涂布棒(1)和孔座(2)的外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棒(1)由圆锥形涂布吸头(11)和螺旋盖帽(12)组成;所述涂布吸头(11)与移液枪相匹配,且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设置有外螺纹,靠近涂布吸头(11)的末端口径(112)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13);所述螺旋盖帽(12)由嵌合部(121)和与嵌合部(121)相接的手持部(122)组成,且嵌合部(121)的内壁设置有与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孔座(2)设置有用于放置涂布吸头(11)的吸头孔(21)和放置螺旋盖帽(12)的盖帽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包括移液枪、涂布棒(1)、用于放置涂布棒(1)的孔座(2)、用于容纳涂布棒(1)和孔座(2)的外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棒(1)由圆锥形涂布吸头(11)和螺旋盖帽(12)组成;所述涂布吸头(11)与移液枪相匹配,且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设置有外螺纹,靠近涂布吸头(11)的末端口径(112)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13);所述螺旋盖帽(12)由嵌合部(121)和与嵌合部(121)相接的手持部(122)组成,且嵌合部(121)的内壁设置有与涂布吸头(11)的广口端(11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孔座(2)设置有用于放置涂布吸头(11)的吸头孔(21)和放置螺旋盖帽(12)的盖帽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式细菌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秦仲麒伍涛李先明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刘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