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分离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54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血液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血分离袋。包括采血袋、用于容纳红细胞的第一分离袋、用于容纳血浆的第二分离袋和用于连接冷冻袋的连接部;所述采血袋、所述第二分离袋和所述连接部通过三通管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干细胞分离效率低和现有分离技术中无法经济、安全、便捷地保证浓缩干细胞在加抗冻剂之后有无存在细菌污染的问题,避免了冷藏的造血干细胞中存在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分离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采集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采血分离袋。
技术介绍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它会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结出各种不同的果实——血液细胞,神经细胞,骨骼细胞等等。随着科技的发达,医学专家研究出利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项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的特性和数量,又可进一步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从而在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近三十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HSC),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遗传代谢性及先天性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宝贵的人类生物资源。脐血采集血袋是脐血保存系列产品之一,主要用于脐带血的采集、分离。脐血采集血袋是脐血保存系列产品之一,主要用于脐带血的采集、分离。一份脐带血一般只能收集100ml左右,将脐带血分离后,上层为血浆,中间层为白膜层,下层为红细胞,脐血干细胞富含在白膜层中,只有20-30ml。目前,脐血采集血袋一般为标准的长方形血袋。现有技术中,采血袋在对血浆组分、红细胞组分和造血干细胞组分进行分离时,需要进行离心分离,并且需要进行至少两次分离,才能将血浆组分、红细胞组分和造血干细胞组分完成分离,这样分离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分离后富含干细胞的浓缩脐血进入冷冻袋后,会向冷冻袋中注射抗冻剂,而以往由于血袋设计的问题,在对于浓缩脐血是否被污染的检测是在加抗冻剂之前,无法保证浓缩脐血在加抗冻剂之后有无存在细菌污染。而且现有技术在分离血液时需要通过针头输入分离用试剂,以及需要针头取出浓缩干细胞,存在容易污染的问题,如果采用结合机,不仅设备昂贵,而且使用的刀片均为一次性的,使用成本非常高,而且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分离袋,解决了干细胞分离效率低和现有分离技术中无法经济、安全、便捷地保证浓缩干细胞在加抗冻剂之后有无存在细菌污染的问题,避免了冷藏的造血干细胞中存在细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血分离袋,包括:采血袋、用于容纳红细胞的第一分离袋、用于容纳血浆的第二分离袋和用于连接冷冻袋的连接部;所述采血袋、所述第二分离袋和所述连接部通过三通管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血袋的外侧设置有血袋夹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血袋夹板与所述采血袋可拆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血袋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采血袋安装到所述血袋夹板上的通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血袋连接有采血管和灌液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血袋还连接有取样管和加样管,所述取样管和所述加样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采血袋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样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鲁尔接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根导管上设置有第一卡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第二鲁尔接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与所述第二分离袋连接的第二根导管上设置有第二卡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血分离袋具有如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血分离袋,包括:采血袋、用于容纳红细胞的第一分离袋、用于容纳血浆的第二分离袋和用于连接冷冻袋的连接部;采血袋、第二分离袋和连接部通过三通管相连接。使用时,由于向采血袋内部加入分离剂,离心后血液在采血袋内部分层,上层为血浆,中层为造血干细胞,下层为红细胞,因此下层红细胞能够流入到第一分离袋中,并将第一分离袋截掉,然后再将上层的血浆通过三通管的第二根导管挤压到第二分离袋中,最后再将造血干细胞通过三通管的第一根导管挤入到冷冻袋中,将采血袋截掉,然后向冷冻袋中注入抗冻剂,然后将冷冻袋中的造血干细胞部分挤入到第二分离袋中后,取第二分离袋中的样品做细菌检测。冷冻袋放入液氮中冻存;由于整个分离过程都是在密闭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有效的避免了细菌的感染,同时又能够将第二分离袋中的血浆做细菌培养,可以检测出冷冻袋中是否存在细菌,解决了干细胞分离效率低和现有分离技术中无法经济、安全、便捷地保证浓缩干细胞在加抗冻剂之后有无存在细菌污染的问题,避免了冷藏的造血干细胞中存在细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血分离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血袋夹板的采血分离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图2所述的采血分离袋血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图2所述的采血分离袋血袋夹板的侧视图。图标:100-第二分离袋;200-第二鲁尔接头;300-三通管;400-灌液管;500-采血袋;600-三通接头;700-第一分离袋;800-采血管;900-血袋夹板;301-第一卡子;302-第二卡子;601-加样管;602-取样管;6011-第一鲁尔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血分离袋,包括:采血袋、用于容纳红细胞的第一分离袋、用于容纳血浆的第二分离袋和用于连接冷冻袋的连接部;所述采血袋、所述第二分离袋和所述连接部通过三通管相连接。使用时,由于向采血袋内部加入分离剂血液在采血袋内部分层,上层为血浆,中层为造血干细胞,下层为红细胞,因此下层红细胞能够流入到第一分离袋中,并将第一分离袋截掉,然后再将上层的血浆通过三通管的第二根导管挤压到第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采血分离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分离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血袋、用于容纳红细胞的第一分离袋、用于容纳血浆的第二分离袋和用于连接冷冻袋的连接部;所述采血袋、所述第二分离袋和所述连接部通过三通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分离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血袋、用于容纳红细胞的第一分离袋、用于容纳血浆的第二分离袋和用于连接冷冻袋的连接部;所述采血袋、所述第二分离袋和所述连接部通过三通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分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的外侧设置有血袋夹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分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袋夹板与所述采血袋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血分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采血袋安装到所述血袋夹板上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分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连接有采血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嵐山芮邓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