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江亭专利>正文

一种采血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75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血袋,其包括储血袋和血液采集管,血液采集管的自由端连接有主穿刺针,储血袋的侧边缘上通过袋体撕裂线连接有留样袋,留样袋的顶端开口且在开口上密封安装有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装有留样穿刺针,留样穿刺针上连接有留样连接管,留样连接管通过三通连接到血液采集管上,留样连接管上设有开关夹;血液采集管的自由端还连接有副穿刺针;留样袋与储血袋的连接位置上粘接有标贴,标贴的两端分别粘在留样袋和储血袋上、中部为与袋体撕裂线的方向一致的标贴撕裂线;留样袋的底部边缘连接有撕裂片,撕裂片上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干净卫生,既方便了采血又能轻易地进行血液留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采血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血袋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采血袋主要包括储存血液用的储血袋和采集血液用的血液采集管,血液采集管的一端与储血袋的入口连接、另一端连接穿刺针。在血液采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留样操作,即挤压储血袋将血液经穿刺针头处挤入到留样管内。现有的采血袋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点:1)储血袋和留样管是分离的,当操作多个采血袋时,很容易出现储血袋和留样管混淆不匹配的现象;2)储血袋多为塑料材料制成的软袋体,留样管多为硬质的玻璃或塑料试管,两者不方便共同存放;3)采血袋多为一次性使用的,穿刺针也仅设置一个,在实际使用时,如果穿刺针损坏或者污染,需要更换整个采血袋,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干净卫生且便于留样的采血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采血袋包括储血袋和与储血袋入口连接的血液采集管,血液采集管的自由端连接有主穿刺针,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储血袋的侧边缘上通过袋体撕裂线连接有留样袋,留样袋的顶端开口且在开口上密封安装有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装有留样穿刺针,留样穿刺针上连接有留样连接管,留样连接管通过三通连接到血液采集管上,留样连接管上设有开关夹。所述血液采集管的自由端还连接有副穿刺针。所述主穿刺针和 副穿刺针上均套装有针帽。所述留样袋共设置两个,两留样袋分别连接在储血袋的两相对侧的边缘上。所述留样袋与储血袋的连接位置上粘接有标贴,标贴的两端分别粘在留样袋和储血袋上、中部为与袋体撕裂线的方向一致的标贴撕裂线。所述留样袋的底部边缘连接有撕裂片,撕裂片上开设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储血袋的边缘额外设置留样袋,通过留样连接管接到血液采集管上进行留样操作,简化了操作过程,方便了储血袋和留样袋的共同存放,不易混淆;留样袋和储血袋通过袋体撕裂线连接,需要分离时只需将袋体撕裂线撕开即可,操作十分方便;留样连接管上设置开关夹,可以控制留样的多少,同时也避免了留样袋取走后的血液回流;副穿刺针可以在主穿刺针损坏或污染时使用,其作为主穿刺针的备用针,避免了对整个采血袋的浪费;针帽的设置避免了污染主穿刺针和副穿刺针,使用更加卫生,减少感染机会;留样袋设置两个,其中一个作为备用,可有效避免再重复以前复杂的留样操作;标贴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标记,当留样袋和储血袋分离时,标贴也被一分为二,使用方便且不易混淆;撕裂片的设置方便了操作将袋体撕裂线撕开。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干净卫生,既方便了采血又能轻易地进行血液留样。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采血袋包括储血袋I和血液采集管2,储血袋I包括储血袋入口 11和储血袋出口 12,根据需要还可设置药液加注口等,血液采集管2与储血袋入口 11连接,血液采集管2的自由端连接有主穿刺针3,其中,为了防止因主穿刺针3损坏或污染而造成的整个采血袋的浪费,血液采集管2的自由端还连接有副穿刺针31。另外,为了避免主穿刺针3和副穿刺针31因暴露在外而污染,主穿刺针3和副穿刺针31上均套装有针帽33。参照附图,储血袋I的侧边缘上通过袋体撕裂线4连接有留样袋5,留样袋5的顶端开口且在开口上密封安装有橡皮塞51,橡皮塞51上插装有留样穿刺针52,留样穿刺针52上连接有留样连接管53,留样连接管53通过三通6连接到血液采集管2上,留样连接管53上设有开关夹56。对于储血袋I和留样袋5的材料可选用透明塑料,储血袋I和留样袋5上可以进行真空处理或者在其上开设排空口,本技术优选为使用真空处理的袋体。其中,开关夹56可以控制留样的多少,同时,在留样袋5取走后,开关夹56可将留样连接管53切断,避免血液回流到留样连接管53内。留样袋5的开口上安装橡皮塞51,密封效果好且利用其和留样穿刺针52配合进行留样操作,结构简单且控制方便。留样袋5和储血袋I通过袋体撕裂线4连接,需要分离时只需将袋体撕裂线4撕开即可。如图所示,留样袋5的底部边缘连接有撕裂片54,撕裂片54上开设有通孔55。撕裂时用手指捏住撕裂片54,通孔55可使得部分手指头深入其内,方便了发力。`参照图2,留样袋5与储血袋I的连接位置上粘接有标贴7,标贴7的两端分别粘在留样袋5和储血袋I上、中部为与袋体撕裂线4的方向一致的标贴撕裂线71。该种结构的标贴7方便了医务人员对留样袋5和储血袋I进行一对一标记,避免了混淆,另外,当留样袋5和储血袋I分离时,标贴7也被一分为二,使用十分方便。参照图2,留样袋5共设置两个,两留样袋5分别连接在储血袋I的两相对侧的边缘上。因为在具体的采血操作中,有可能会需要额外的样本,因此设置两个留样袋5,可以方便复检或者其它需要。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的留样袋5,各留样袋5均通过各路留样连接管53操作进行留样,根据需要留样的个数分别选择打开各路留样连接管53上的开关夹56。综上所述,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采血袋,包括储血袋(I)和与储血袋入口( 11)连接的血液采集管(2),血液采集管(2)的自由端连接有主穿刺针(3),其特征是所述储血袋(I)的侧边缘上通过袋体撕裂线(4)连接有留样袋(5),留样袋(5)的顶端开口且在开口上密封安装有橡皮塞(51),橡皮塞(51)上插装有留样穿刺针(52),留样穿刺针(52)上连接有留样连接管(53),留样连接管(53 )通过三通(6 )连接到血液采集管(2 )上,留样连接管(53 )上设有开关夹(5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袋,其特征是所述血液采集管(2)的自由端还连接有副穿刺针(3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袋,其特征是所述主穿刺针(3)和副穿刺针(31)上均套装有针帽(3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袋,其特征是所述留样袋(5)共设置两个,两留样袋(5)分别连接在储血袋(I)的两相对侧的边缘上。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袋,其特征是所述留样袋(5)与储血袋(I)的连接位置上粘接有标贴(7),标贴(7)的两端分别粘在留样袋(5)和储血袋(I)上,中部为与袋体撕裂线(4)的方向一致的标贴撕裂线(71)。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袋,其特征是所述留样袋(5)的底部边缘连接有撕裂片(54),撕裂片(54)上开设有通孔(5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采血袋,其包括储血袋和血液采集管,血液采集管的自由端连接有主穿刺针,储血袋的侧边缘上通过袋体撕裂线连接有留样袋,留样袋的顶端开口且在开口上密封安装有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装有留样穿刺针,留样穿刺针上连接有留样连接管,留样连接管通过三通连接到血液采集管上,留样连接管上设有开关夹;血液采集管的自由端还连接有副穿刺针;留样袋与储血袋的连接位置上粘接有标贴,标贴的两端分别粘在留样袋和储血袋上、中部为与袋体撕裂线的方向一致的标贴撕裂线;留样袋的底部边缘连接有撕裂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袋,包括储血袋(1)和与储血袋入口(11)连接的血液采集管(2),血液采集管(2)的自由端连接有主穿刺针(3),其特征是所述储血袋(1)的侧边缘上通过袋体撕裂线(4)连接有留样袋(5),留样袋(5)的顶端开口且在开口上密封安装有橡皮塞(51),橡皮塞(51)上插装有留样穿刺针(52),留样穿刺针(52)上连接有留样连接管(53),留样连接管(53)通过三通(6)连接到血液采集管(2)上,留样连接管(53)上设有开关夹(5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亭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