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641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水泵、射流器、溶气罐、管路、释放器、曝气池;水泵与射流器的一端连接,射流器上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安装一单向阀;射流器的另一端与溶气罐的一端连接,溶气罐内具有一定压力,溶气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曝气池中的释放器连接。该装置利用压力将气体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气水,然后经释放器减压释放,水中溶解的气体分子聚集成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大的微小气泡。使溶氧效率提高,增大了氧气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装置是水处理工程常用的设备,主要用来给好氧生化池充氧气,在一般污水处理工程中耗能占最大的比重。目前常用的效率比较高的曝气装置为盘式微孔曝气和管式微孔曝气,它们释放的气泡相对比较小,有1mm左右,这种装置氧气的利用率比较低,仅能达到20%-30%。并且这些装置的故障率高、维修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提高了氧气利用率,解决了一般曝气装置故障率高、维修费用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水泵、射流器、溶气罐、管路、释放器、曝气池;水泵与射流器的一端连接,射流器上部设有进气口,射流器的另一端与溶气罐的一端连接,溶气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释放器连接,释放器放置于曝气池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射流器进气方式为自吸进气。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吸气体是空气或氧气。进一步的,所述的射流器在进气口处有一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的射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溶气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溶气罐中具有一定压力。进一步的,在所述溶气罐中压力作用下,气体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气水。进一步的,所述的释放器放置于所述曝气池的底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释放器为多个且呈分枝状布置。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运行时,水泵将污水以比较高的速度泵入射流器,在射流器内形成负压,外部气体在压力作用下经单向阀被吸入射流器中,形成射流水,然后射流水进入一定压力的溶气罐中,在溶气罐中压力的作用下,气体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气水,溶气水通过管路到达放置于曝气池中的释放器,溶气水经过释放器减压释放,水中溶解的气体分子聚集成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大的微小气泡。微纳米级的气泡比起毫米级的气泡,同体积气体相比,表面积增大成千上万倍,并且气泡越小在水中停留时间越长,因此,氧气的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利用率能达到60%--90%。所采用的释放器是市场上各种成熟的释放器,如TJ型溶气释放器、TY型溶气释放器、TS型溶气释放器等等,目前寿命都较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2)本技术解决了故障率高、维修费用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示意图图中:1、水泵,2、射流器,3、单向阀,4、吸气口,5、溶气管,6、管路,7、释放器,8、曝气池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水泵、射流器、溶气罐、管路、释放器、曝气池;水泵通过管道与射流器的一端连接,射流器上部设有进气口,进气方式为自吸进气。射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溶气罐的一端连接,溶气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释放器连接,释放器放置于曝气池中。射流器在进气口处有一单向阀,用以防止气体回流,保证射流器内具备一定压力向溶气罐中输入射流水。溶气罐中具有一定压力,使气体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气水。释放器放置于曝气池的底部位置,使产生的气泡充分被好氧微生物所吸收。为达到更好的效果,提高系统利用率,利用多个释放器置于曝气池中,且多个释放器呈分枝状布置。在图1中,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由水泵1、射流器2、溶气罐5、管路6、释放器7依次连接。运行时,水泵1将污水以比较高的速度泵入射流器2,在射流器2内形成负压,把外部气体从吸气口4经过单向阀3吸入射流水中,然后射流水进入一定压力的溶气罐5中,在溶气罐5中压力作用下,气体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气水,溶气水通过管路6到达放置于曝气池8中的释放器7,溶气水经过释放器7减压释放,形成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大的微小气泡,微小气泡在曝气池8中逐渐被好氧微生物所吸收,最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COD、BOD。微纳米级的气泡比起毫米级的气泡,同体积气体相比,表面积增大成千上万倍,并且气泡越小在水中停留时间越长,因此,氧气的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利用率能达到60%--90%。所采用的释放器是市场上成熟的TJ型、TY型及TS型溶气释放器,寿命长、无堵塞。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水泵、射流器、溶气罐、管路、释放器、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与所述射流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射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溶气罐连接,所述溶气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释放器连接,所述释放器放置于曝气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水泵、射流器、溶气罐、管路、释放器、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与所述射流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射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溶气罐连接,所述溶气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释放器连接,所述释放器放置于曝气池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器的一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进气为自吸进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在进气口处有一单向阀。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鹏史传贵亓恒洪李甲孝孙玉忠李依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