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41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包括内筒、固定销轴、外筒、滑轮和转换钢丝;内筒的一端设有小孔,在内筒的另一端筒壁上有沿内筒轴线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固定有滑轮;在外筒上设有浅槽及第二凹槽,浅槽沿外筒的轴线均布设置且为多个,且浅槽位于外筒的内表面,第二凹槽与浅槽数量相同且第二凹槽位于外筒的内表面;固定销轴固定于第二凹槽内,转换钢丝一端连接于固定销轴,转换钢丝另一端穿过浅槽、绕过滑轮从小孔穿出连接于作动筒,内筒或外筒任一与固定物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能够实现对曲面结构、小空间施实的载荷加载,而且实施方便、成本低、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飞机结构强度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飞机的结构强度试验中,对一些双曲面试验件(如飞机上的天线雷达罩)施加载荷时,每个施加点的载荷方向都为该点的曲面法向,会增加液压作筒的布置难度和切换拉、压载荷装置的难度。此外,对于一些存在于封闭空间内的试验件(如飞机机身内部结构),会导制无法直接使用液压作动筒施加拉压载荷或增加布置载荷施加装置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解决目前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加载点位置的加载装置布置难、或减少布置装置的工作量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包括内筒、固定销轴、外筒、滑轮和转换钢丝;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小孔,在内筒的另一端筒壁上有沿内筒轴线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滑轮;在所述外筒上设有浅槽及第二凹槽,所述浅槽沿外筒的轴线均布设置且为多个,且所述浅槽位于外筒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凹槽与浅槽数量相同且第二凹槽位于外筒的内表面;固定销轴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换钢丝一端连接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固定销轴(2)、外筒(3)、滑轮(4)和转换钢丝(5);所述内筒(1)的一端设有小孔(11),在内筒的另一端筒壁上有沿内筒轴线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12),在所述第一凹槽(12)内固定有滑轮(4);在所述外筒(3)上设有浅槽(21)及第二凹槽(22),所述浅槽(21)沿外筒的轴线均布设置且为多个,且所述浅槽(21)位于外筒(3)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凹槽(22)与浅槽数量相同且第二凹槽(22)位于外筒(3)的内表面;固定销轴(2)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所述转换钢丝(5)一端连接于固定销轴(2),转换钢丝(5)另一端穿过浅槽(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强度试验载荷拉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固定销轴(2)、外筒(3)、滑轮(4)和转换钢丝(5);所述内筒(1)的一端设有小孔(11),在内筒的另一端筒壁上有沿内筒轴线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12),在所述第一凹槽(12)内固定有滑轮(4);在所述外筒(3)上设有浅槽(21)及第二凹槽(22),所述浅槽(21)沿外筒的轴线均布设置且为多个,且所述浅槽(21)位于外筒(3)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凹槽(22)与浅槽数量相同且第二凹槽(22)位于外筒(3)的内表面;固定销轴(2)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全苗志桃谭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