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音速客机
本技术涉及飞机机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超音速客机。
技术介绍
目前高亚音速客机设计技术非常成熟,16.5的气动效率很难突破。巡航速度大于2.35Ma的超音速客机可达到更高的气动效率,并有效缩短飞行时间。第一代超声速客机如协和与图-144因为存在油耗高、经济性差、噪音污染大的缺点,运营时间很短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超音速客机,以解决或减轻现有超音速客机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音速客机,包括机身、机翼以及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采用变循环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埋于所述机身尾部,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道位于所述机身后段的腹部,沿平行于所述机身轴线向机头方向延伸。可选的,所述机翼包括不同后掠角的内翼、中翼和外翼。可选的,所述内翼后掠角为70°~80°,所述中翼后掠角为55°~60°,所述外翼后掠角为36°~40°。可选的,所述外翼为可以绕所述中翼外侧段部的弦线旋转。可选的,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前段和机身后段;所述机身前段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机身前段的长细比大于15;所述机身后段横截面为椭圆形,高度与所述机身前段横截面高度相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音速客机,包括机身、机翼以及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采用变循环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埋于所述机身尾部,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道(1)位于所述机身后段的腹部,沿平行于所述机身轴线向机头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音速客机,包括机身、机翼以及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采用变循环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埋于所述机身尾部,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道(1)位于所述机身后段的腹部,沿平行于所述机身轴线向机头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括不同后掠角的内翼(21)、中翼(22)和外翼(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音速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翼(21)后掠角为70°~80°,所述中翼(22)后掠角为55°~60°,所述外翼(23)后掠角为36°~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音速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23)为可以绕所述中翼(22)外侧段部的弦线旋转。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声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