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8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缆绳,固定座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间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左右两侧设置有转盘和转动座,转盘与转动座通过第一螺栓螺母固定连接;转动座上壁底部和下壁顶部均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螺母转动连接有转板;转板前后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导向盘,销轴上还转动连接导向杆,导向杆位于转板外侧,导向杆右端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紧轮和第二调紧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动座从而使得装置固定时导向机构位置可以调节,方便应对各种应用环境;通过设置转板使得导向机构可以绕第三螺栓螺母摆动,方便不同位置的导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向机构,具体是一种缆绳的。
技术介绍
缆绳具备抗拉、抗冲击、耐磨损、柔韧轻软等性能,用于系结船舶的多股绳索,一般具备抗拉、抗冲击、耐磨损、柔韧轻软等性能。缆绳经常用于牵引,为了方便缆绳放出和收取,往往需要设置导向机构,普通缆绳导向机构只能设置在水平面上,对于缆绳导向局限于竖直导向,使用范围较小,而且缆绳导向时,缆绳受力容易不均匀,造成缆绳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缆绳,所述固定座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间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左右两侧设置有转盘和转动座,所述转盘与转动座通过第一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呈“C”形,转动座上壁底部和下壁顶部均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螺母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前后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导向盘,所述销轴上还转动连接导向杆,导向杆位于转板外侧,所述导向杆右端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紧轮和第二调紧轮;所述转动座底部还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座(1)和缆绳(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中间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左右两侧设置有转盘(2)和转动座(7),所述转盘(2)与转动座(7)通过第一螺栓螺母(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7)呈“C”形,转动座(7)上壁底部和下壁顶部均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9),所述第二轴承(9)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螺母(8)转动连接有转板(10);所述转板(10)前后壁之间通过销轴(16)转动连接有导向盘(11),所述销轴(16)上还转动连接导向杆(13),导向杆(13)位于转板(10)外侧,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绳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座(1)和缆绳(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中间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左右两侧设置有转盘(2)和转动座(7),所述转盘(2)与转动座(7)通过第一螺栓螺母(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7)呈“C”形,转动座(7)上壁底部和下壁顶部均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9),所述第二轴承(9)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螺母(8)转动连接有转板(10);所述转板(10)前后壁之间通过销轴(16)转动连接有导向盘(11),所述销轴(16)上还转动连接导向杆(13),导向杆(13)位于转板(10)外侧,所述导向杆(13)右端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紧轮(14)和第二调紧轮(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大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