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光谱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光学设备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不含胶合镜片和超低色散玻璃的小型化、轻重量、低成本的适用于多光谱的具有低照成像功能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
技术介绍
随着光学系统应用领域的扩展,物镜应用环境已经从原来常规的可见光、明视光照强度环境扩展至多光谱、低照度环境。多光谱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能够应用于可见光以及非可见光环境,不仅能在雨、雪、雾等特殊天气条件下为摄像机提供远距离范围的光电信号,而且在超低照度的微光环境下,依然提供高解像力的视频图像,有效地提高了镜头的监测能力和检测范围。现有多光谱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对于同等靶面与焦距的望远物镜,光圈大小基本确定了镜头的口径,光圈越大,镜头的口径也就越大。这造成物镜的体积和重量都成倍增长,而大体积与大重量也就增加了镜头的成本。不同颜色光线波长不同,经过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也不同,无法汇聚在同一平面位置,尤其是在长焦距的望远镜头上,波长长短不一红、蓝色容易明显造成色散,影像锐利度及色彩鲜明度大大受影响。为了消除这种色差,现有多光谱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一般会使用超低色散镜片ED(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光谱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排列的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一透镜、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双凹或者前凸后凹的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双凸或者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双凹或者前凹后凸的负光焦度第七透镜以及孔径光阑,其中:孔径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或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光谱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排列的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一透镜、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双凹或者前凸后凹的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双凸或者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前凸后凹的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双凹或者前凹后凸的负光焦度第七透镜以及孔径光阑,其中:孔径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或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值依次满足:(1.5,3.0)、(3.0,4.0)、(1.2,2.5)、(0.2,0.8)、(0.3,0.9)、(0.7,1.5)、(0.2,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三片透镜整体的焦距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值满足(0.8,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平均值、第四透镜、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依次满足:(1.65,1.85),(1.45,1.65),(1.85,+∞),(1.8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依次满足:(50,+∞),(50,+∞),(0,30),(0,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1/f|=2.48、第二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2/f|=3.56、第三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3/f|=1.74、第四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4/f|=0.48、第五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5/f|=0.56、第六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6/f|=0.92、第七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7/f|=0.64、第一、二、三透镜整体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123/f|=0.93、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d1=1.77、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折射率的平均值(Nd2+Nd3)/2=1.49、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d4=1.92、第六透镜的折射率Nd6=2.00、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d2=70.45、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d3=70.45、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d4=20.88、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d6=19.32;所述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f=22.5mm;FNO=1.0;半视场角(ω)=8.6°;r1=22.638、d1=2.85,r2=42.526、d2=8.68、r3=23.825、d3=2.30,Nd2=1.48749,Vd2=70.45、r4=58.256、d4=0.63、r5=11.387、d5=3.10,Nd3=1.48749,Vd3=70.45、r6=26.504、d6=1.70、r7=∞(孔径光阑)、d7=0.96、r8=-110.523、d8=0.8,r9=10.865、d9=4.12、r10=10.548、d10=2.65,Nd5=1.77250,Vd5=49.62、r11=-252.945、d11=4.42、r12=13.770、d12=2.31,r13=43.770、d13=1.00、r14=-8.481、d14=0.8,Nd7=1.58144,Vd7=40.89、r15=215.354、d15=0.13、r16=∞、d16=0.5,Nd8=1.51680,Vd8=64.20、r17=∞、d17=0.5、r18=∞、d18=0.5,Nd9=1.51680,Vd9=64.20、r19=∞、d19=0.5、r20=∞;上述f为焦距,f123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三片透镜整体的焦距,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数,r1~r20依次为沿光线入射方向,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排列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d1~d20依次为沿光线入射方向,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排列的透镜表面间的间隔或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1/f|=2.53、第二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2/f|=3.70、第三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3/f|=1.65、第四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4/f|=0.49、第五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5/f|=0.55、第六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6/f|=0.87、第七透镜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7/f|=0.62、第一、二、三透镜整体与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比值|f123/f|=0.92、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航笠,厉冰川,谢晨,李长锋,尚洁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