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光透镜系统,其包括透镜;卡箍透镜的铆合支架;连接铆合支架的反射碗,反射碗包括碗壁、设置于碗壁一侧且通过铆钉连接铆合支架的外翻边部、及设置于碗壁另一侧的内翻边部;设置于外翻边部且部分遮掩反射碗碗口的挡光板;连接内翻边部的灯泡座,灯泡座固定穿设于反射碗的灯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透镜固定于铆合支架,并连接反射碗,由灯泡座固定的灯泡出射光线,通过挡光板实现汽车透镜大灯的单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光透镜系统
本申请属于车辆透镜大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光透镜系统。
技术介绍
车大灯透镜可分为两种:单光透镜及双光透镜。单光透镜:就是只有一个光,即近光,一般使用卤素灯泡或氙气灯泡。双光透镜:是一个透镜,通过透镜内部的遮光片,可以实现远近光的切换!当遮光片闭着,是近光,当遮光片打开的时候,是远光。但是透镜里面的灯炮是不动的,也没有任何变化。安装了双光透镜也就是实现了一个氙气灯泡起了远光和近光的两种作用。目前传统的汽车单光透镜系统的灯罩不能起到聚光的作用,照明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出来的光肯定会发散,造成刺眼的效果,还会严重影响对面来车的正常行驶,安全隐患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单光透镜系统,通过合理设置透镜与支架铆合,形成固定,同时反射碗与挡光板配合出射光线,提高辨识性,避免照明效果较差的麻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光透镜系统,其包括透镜;卡箍透镜的铆合支架;连接铆合支架的反射碗,反射碗包括碗壁、设置于碗壁一侧且通过铆钉连接铆合支架的外翻边部、及设置于碗壁另一侧的内翻边部;设置于外翻边部且部分遮掩反射碗碗口的挡光板;连接内翻边部的灯泡座,灯泡座固定穿设于反射碗的灯泡。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铆合支架包括套设于透镜的环套部;设置于环套部周围的压片,压片通过弯折固定透镜后端部;以及连接环套部与反射碗的脚架部,脚架部包括第一脚架、第二脚架及第三脚架;其中第一脚架与第二脚架相夹第一预定角度,第一脚架及第二脚架与第三脚架相夹相同第二预定角度,第三脚架宽度大于第一脚架与第二脚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预定角度与第二预定角度不同,第一预定角度为90°,第二预定角度为13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外翻边部具有安装第一脚架、第二脚架与第三脚架的安装孔,其中第三脚架的安装孔设置两个。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挡光板由0.8mm镀锌板制成,靠近第一脚架与第二脚架,裸露出灯泡。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内翻边部与灯泡座通过铆压固定,灯泡座具有多个可弯折的凸出扣片,通过翻压铆合于内翻边部,且内翻边部具有对应多个凸出扣片的凹缺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灯泡座外侧具有穿线座,穿线座具有相对两侧设置的孔部与扣部,孔部具有两个穿孔,扣部具有两个扣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反射碗由超低碳超深冲级冷轧钢制成,且碗壁内表面镀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透镜固定于铆合支架,并连接反射碗,由灯泡座固定的灯泡出射光线,通过挡光板实现汽车透镜大灯的单光效果。2)采用特殊的铆合支架,安装稳定性更好。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单光透镜系统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反射碗立体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铆合支架立体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泡座立体图。附图标记透镜10,铆合支架20,环套部21,压片22,脚架部23,反射碗30,碗壁31,外翻边部32,内翻边部33,安装孔34,凹缺口35,挡光板40,灯泡座50,凸出扣片51,穿线座52,孔部53,扣部54,穿孔55,扣槽56,灯泡60,第一脚架231,第二脚架232,第三脚架233,第一预定角度θ1,第二预定角度θ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单光透镜系统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反射碗30立体图。如图所示,一种单光透镜系统包括透镜10;卡箍透镜10的铆合支架20;连接铆合支架20的反射碗30,反射碗30包括碗壁31、设置于碗壁31一侧且通过铆钉连接铆合支架20的外翻边部32、及设置于碗壁31另一侧的内翻边部33;设置于外翻边部32且部分遮掩反射碗30碗口的挡光板40;连接内翻边部33的灯泡座50,灯泡座50固定穿设于反射碗30的灯泡6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透镜10通过铆合支架20卡箍,面向灯泡60,配合反射碗30产生高强度合理的灯光效果,同时挡光板40避免散光,实现高效的单光输出,同时防止对向行驶车辆产生炫目,提高辨识性能。反射碗30通过外翻边部32与内翻边部33分别连接铆合支架20及灯泡座5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一提的是,反射碗30由超低碳超深冲级冷轧钢制成,厚度精准,表面光滑,且碗壁31内表面镀铝,实现光线的高效反射,大大减小光损。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铆合支架20立体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如图所示,铆合支架20包括套设于透镜10的环套部21;设置于环套部21周围的压片22,压片22通过弯折固定透镜10后端部;以及连接环套部21与反射碗30的脚架部23,脚架部23包括第一脚架231、第二脚架232及第三脚架233;其中第一脚架231与第二脚架232相夹第一预定角度θ1,第一脚架231及第二脚架232与第三脚架233相夹相同第二预定角度θ2,第三脚架233宽度大于第一脚架231与第二脚架23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铆合支架20的环套部21卡套住透镜10,同时铆压压片22,使其弯折抵触透镜10的端部,实现透镜10的稳定装夹。脚架部23设置为3个,相互配合支撑住装夹透镜10的环套部21,提高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定角度θ1与第二预定角度θ2不同,第一预定角度θ1为90°,第二预定角度θ2为135°,换句话说,第一脚架231与第二脚架232相距较近,与第三脚架233分别位于相对两侧,藉以配合挡光板40的安装,方便配重,同时第一预定角度θ1设置为90°,第二预定角度θ2设置为135°,加工简便,实用方便。需要了解的是,挡光板40由0.8mm镀锌板制成,经济有效,同时防锈。而且挡光板40靠近第一脚架231与第二脚架232,裸露出灯泡60,方便配重。此外,外翻边部32具有安装第一脚架231、第二脚架232与第三脚架233的安装孔34,其中第三脚架233的安装孔设置两个,藉以提高第三脚架233的强度,加强刚度,方便承载挡光板40。请继续参考图3与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泡座50立体图。如图所示,内翻边部33与灯泡座50通过铆压固定,灯泡座50具有多个可弯折的凸出扣片51,通过翻压铆合于内翻边部33,且内翻边部33具有对应多个凸出扣片51的凹缺口35。结构简单,连接安装方便,避免一体成型造成加工低效率的麻烦,此外,散热效率也较好。凹缺口35与凸出扣片51相互对应,减小空隙的产生。灯泡座50外侧具有穿线座52,穿线座52具有相对两侧设置的孔部53与扣部54,孔部53具有两个穿孔55,扣部54具有两个扣槽56。在本实施方式中,穿线座52的穿孔55与扣槽56方便实现线路连接,孔部53与扣部54相互对应,还可以用以安装压簧配合灯泡60的插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光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卡箍所述透镜的铆合支架;连接所述铆合支架的反射碗,所述反射碗包括碗壁、设置于所述碗壁一侧且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铆合支架的外翻边部、及设置于所述碗壁另一侧的内翻边部;设置于所述外翻边部且部分遮掩所述反射碗碗口的挡光板;连接所述内翻边部的灯泡座,所述灯泡座固定穿设于所述反射碗的灯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光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卡箍所述透镜的铆合支架;连接所述铆合支架的反射碗,所述反射碗包括碗壁、设置于所述碗壁一侧且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铆合支架的外翻边部、及设置于所述碗壁另一侧的内翻边部;设置于所述外翻边部且部分遮掩所述反射碗碗口的挡光板;连接所述内翻边部的灯泡座,所述灯泡座固定穿设于所述反射碗的灯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铆合支架包括套设于所述透镜的环套部;设置于所述环套部周围的压片,所述压片通过弯折固定所述透镜后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环套部与所述反射碗的脚架部,所述脚架部包括第一脚架、第二脚架及第三脚架;其中所述第一脚架与所述第二脚架相夹第一预定角度,所述第一脚架及所述第二脚架与所述第三脚架相夹相同第二预定角度,所述第三脚架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脚架与所述第二脚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光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与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不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景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语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