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减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为一种气液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的减震器和弹簧可以缓冲来自路面脉冲激励和随机激励的影响而使车身产生的抖动,其中减震器主要抑制弹簧受冲击后的反弹震荡和来自路面的冲击。汽车减震器的种类包括油压式减震器,气压式减震器,复筒式避震器。液压式减震器在工作中,油液搅动阻力可以缓冲活塞杆的冲击力,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严重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对于气密性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漏油现象。气动式的减震器结构简单,成本比液压式低廉,主要通过双通活套实现减震器内外的气体流动,但减震稳定性没有液压式好,长时间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会产生气压不稳定,温度过高而影响原有的精准度。液压式减振器阻尼油沸点低,舒适性比气动强,但不适合长途驾驶,对于刚体的密封性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结合液压式减震器和气动式减震器优点并在双筒式液压减震器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气液减振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气液减振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内、外储油缸筒、活塞杆和油压活塞,所述油压活塞将内储油缸筒内腔分割为上压腔和下压腔 ...
【技术保护点】
气液减振装置,包括内、外储油缸筒(17、1)、活塞杆(2)和油压活塞(3),所述油压活塞(3)将内储油缸筒(17)内腔分割为上压腔和下压腔,所述内油缸筒(17)下缸筒口的隔板(9)上设有将内、外油缸筒(17、1)之间液压油导入下压腔的补偿阀(11)和将下压腔液压油导入内、外储油缸筒(17、1)之间的流通阀(10),所述活塞杆(2)的下端于内储油缸筒(17)内连接油压活塞(3),油压活塞(3)上设有将下压腔液压油导入上压腔的压缩阀(5)和将上压腔液压油导入下压腔的伸张阀(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腔内设有上、下气压活塞(6、7)而将下压腔分成上部油腔、中部的浮动气压室(8)和下部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液减振装置,包括内、外储油缸筒(17、1)、活塞杆(2)和油压活塞(3),所述油压活塞(3)将内储油缸筒(17)内腔分割为上压腔和下压腔,所述内油缸筒(17)下缸筒口的隔板(9)上设有将内、外油缸筒(17、1)之间液压油导入下压腔的补偿阀(11)和将下压腔液压油导入内、外储油缸筒(17、1)之间的流通阀(10),所述活塞杆(2)的下端于内储油缸筒(17)内连接油压活塞(3),油压活塞(3)上设有将下压腔液压油导入上压腔的压缩阀(5)和将上压腔液压油导入下压腔的伸张阀(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腔内设有上、下气压活塞(6、7)而将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水龙,汤涛,韦壹,王衍学,叶明松,蒋占四,唐荣江,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