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1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顶部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包括一水平输入轴、一水平输出轴以及设置在水平输入轴前端的叶轮,基座顶部沿轴向布置至少两个支座,所述至少两个支座之间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水平轴承轴,每个轴承轴的前后两端各设一轴承,各所述轴承的外圈之间夹持所述水平输入轴,所述水平输入轴受到轴向推力时可在轴向上向后移动,水平输出轴前端的空心筒体内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仅在水平输入轴受到轴向推力时被压缩,该连接机构在保证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缓冲风轮产生的轴向推力,避免对后续其他动力装置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型水平轴风力机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小型水平轴风力机的主轴布置及支撑方式大多借鉴大型水平轴风力机,通常采用三点式支撑,主轴前端通过一个轴承与机架连接,尾端与齿轮箱刚性连接,齿轮箱两侧通过弹性支撑与机架连接,构成三点支撑。然而,上述支撑方式大多从承担扭矩载荷、弯矩等角度出发,对轴向推力等额外载荷的缓冲和减震措施不足,然而由于水平轴风力机在运行过程中,为提高风力涡轮的风能利用率,风力涡轮通常正对来流方向,风力机叶片在大气中受到来流风速的绕流作用产生升阻力,并主要由升力部分产生扭矩,带动主轴旋转,阻力部分则构成对主轴的轴向推力,如果不采取必要的缓冲减震措施,则由于非定常性轴向推力的存在,对主轴后端连接的变速箱或发电机部分构成非定常性冲击,使得动力系的故障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通过对主轴结构及其支撑方式的改进,将风力机产生的扭矩通过两个对接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进行输出,在保证动力传递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缓冲风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所述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包括一水平输入轴、一水平输出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输入轴前端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部沿所述水平输入轴的轴向方向前后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支座,所述至少两个支座之间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水平轴承轴,各所述水平轴承轴的前后两端固定在所述至少两个支座上,并且每个所述水平轴承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一相同尺寸的轴承,且各所述轴承的内圈均过盈套设在所述水平轴承轴上,各所述轴承的外圈之间夹持所述水平输入轴,所述水平输入轴受到轴向推力时可在轴向上向后移动,‑‑所述水平输出轴与所述水平输入轴同轴布置,所述水平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轴向支撑结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所述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包括一水平输入轴、一水平输出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输入轴前端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部沿所述水平输入轴的轴向方向前后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支座,所述至少两个支座之间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水平轴承轴,各所述水平轴承轴的前后两端固定在所述至少两个支座上,并且每个所述水平轴承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一相同尺寸的轴承,且各所述轴承的内圈均过盈套设在所述水平轴承轴上,各所述轴承的外圈之间夹持所述水平输入轴,所述水平输入轴受到轴向推力时可在轴向上向后移动,--所述水平输出轴与所述水平输入轴同轴布置,所述水平输出轴与所述水平输入轴整体均为实心轴,其前端呈空心筒体结构,所述空心筒体的前端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方波状凹槽,所述水平输入轴的末端沿实心轴的外表面周向均匀设置若干方波状凸起,所述水平输入轴末端的方波状凸起与所述水平输出轴前端的方波状凹槽相适配,所述水平输出轴与所述水平输入轴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水平输入轴末端的方波状凸起插设于所述水平输出轴前端的方波状凹槽中,且所述水平输出轴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宸武许小明刘焱袁新梅彭路南晏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