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丰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06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它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它包括机身和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机身,所述的机身包括上固定轴、下固定轴、主机和螺旋翼,主机上下端中心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轴、下固定轴,且主机上端面连接有多个螺旋翼;所述的外壳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且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分别与上固定轴、下固定轴固定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普及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人类和空中机器人的亲密度,使得人们能充分借助机器人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的是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指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机器人能力的评价标准包括:智能,指感觉和感知,包括记忆、运算、比较、鉴别、判断、决策、学习和逻辑推理等;机能,指变通性、通用性或空间占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联用性和寿命等。因此,可以说机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实际空间运行工具,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难以进行的劳作、任务等。空中机器人又叫无人机,目前的空中机器人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军用领域的大中型无人飞机,多为固定翼机器人;二是民用领域的中小型无人飞机,多为螺旋翼机器人。空中机器人是科研活动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大、研究及采购经费投入最多、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领域之一。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包含相当多学科知识的技术,几乎是伴随着人工智能所产生的。而智能机器人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岗位都需要智能机器人参与、这使得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也越来越频繁。虽然我们现在仍很难在生活中见到智能机器人的影子。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随着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智能机器人必将走进千家万户。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健康。机器人现在已被广泛地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许多领域,按其拥有智能的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工业机器人,它只能死板地按照人给它规定的程序工作,不管外界条件有何变化,自己都不能对程序也就是对所做的工作作相应的调整。如果要改变机器人所做的工作,必须由人对程序作相应的改变,因此它是毫无智能的。二是初级智能机器人。它和工业机器人不一样,具有象人那样的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也就是它能适应外界条件变化对自己怎样作相应调整。不过,修改程序的原则由人预先给以规定。这种初级智能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智能,虽然还没有自动规划能力,但这种初级智能机器人也开始走向成熟,达到实用水平。三是高级智能机器人。它和初级智能机器人一样,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样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所不同的是,修改程序的原则不是由人规定的,而是机器人自己通过学习,总结经验来获得修改程序的原则。所以它的智能高出初能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自动规划能力,能够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这种机器人可以不要人的照料,完全独立的工作,故称为高级自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也开始走向实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具备了较好基础,基本达到初级智能机器人水平;但是就服务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智能机器人这一具体领域而言,现有技术依然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范围局限,机器人活动范围大多限于地表或高空,难以独立完成大小空间合并作业;二是依赖人工,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成熟,但其所依托的载体如手机和电脑等终端仍过度依赖人类手动操控,给使用者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三是移动缓慢,地面机器人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灵活快速移动到合理位置提供服务;四是难以亲近,空中机器人与人类近距离接触存在较大的误伤风险,现有产品基本以中高空飞行为主且超低空飞行也必须远离人群,使得空中机器人未能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未能在个体生活服务领域发挥其特长。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普及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人类和空中机器人的亲密度,使得人们能充分借助机器人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包括机身和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机身,所述的机身包括上固定轴、下固定轴、主机和螺旋翼,主机上下端中心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轴、下固定轴,且主机上端面连接有多个螺旋翼;所述的外壳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且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分别与上固定轴、下固定轴固定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翼设置有四个。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配置有云台声呐、红外感应器、摄像机、麦克风、小型音响等功能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为球体,球体直径为10cm-100cm,优选为30cm;外壳采用镂空结构,表面呈现网状,网孔形状不一,网孔直径介于0.5cm-10cm之间,优选为1cm;外壳结构精细,网状结构由纤细的柱体联结组成,柱体直径优选为0.1cm,具有较高的强度;根据需要网状结构可以选用发光材料,配合光源控制系统,可以使得球体表现不同的色彩和图案,例如人类的表情等。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机器人活动范围得到拓展,不再单纯限于地表或高空,可以独立完成大小空间合并作业,如机器人可以飞到10米空中扫码地面情况之后迅速下降至使用者身边为其提供最合理的路线规划;第二,摆脱手机和电脑等载体对手动操控的依赖,通过简单的语音或肢体动作就可以命令机器人处理中低难度的事情,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减低了使用者的操作负担;第三,机器人可以识别使用者的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灵活快速移动到合理位置提供服务,移动路线不依赖地面,并且主动避开主人的行进路线,使得移动过程更快更无害;第四,大大减低了空中机器人的螺旋翼扇叶误伤人类和宠物的风险,使空中机器人与人类近距离接触成为可能;第五,配合相应的设备,机器人可以对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安全和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关注,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最大限度避免损失;第六,机器人具备自主充电和管理的能力,管家模式下可以全天候待机工作,无需为其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根据提示不定时维护即可;第七,可以接入社交平台,直接通过机器人和社交软件上原有的朋友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将对方的表情直接显示在具有发光功能的外壳上;第八,可以接入消费平台,直接通过机器人搜索和购买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第九,可以接入游戏平台,机器人与主人可以一同挑战益智休闲类轻游戏;第十,面对突发意外情况,机器人立即发送紧急求助并提供实时定位等重要信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包括机身1和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机身1,所述的机身1包括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主机103和螺旋翼104,主机103上下端中心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且主机103上端面连接有多个螺旋翼104;所述的外壳2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孔201和下固定孔202,且上固定孔201和下固定孔202分别与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固定配合。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由机身和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和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机身(1),所述的机身(1)包括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主机(103)和螺旋翼(104),主机(103)上下端中心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且主机(103)上端面连接有多个螺旋翼(104);所述的外壳(2)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孔(201)和下固定孔(202),且上固定孔(201)和下固定孔(202)分别与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固定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和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机身(1),所述的机身(1)包括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主机(103)和螺旋翼(104),主机(103)上下端中心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且主机(103)上端面连接有多个螺旋翼(104);所述的外壳(2)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孔(201)和下固定孔(202),且上固定孔(201)和下固定孔(202)分别与上固定轴(101)、下固定轴(102)固定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旋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翼(104)设置有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型网状保护结构的智能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丰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