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609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该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包括由玻璃纤维螺旋缠绕形成的杆塔本体,杆塔本体为中空结构,杆塔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拉挤板粘接形成的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的表面包覆有玻璃纤维螺旋缠绕形成的玻璃纤维层;其中,碳纤维拉挤板在杆塔本体的外表面首尾粘接形成碳纤维拉挤板增强环,碳纤维拉挤板增强环在杆塔本体的外表面沿轴向平行排布至铺满杆塔本体的外表面,形成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该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具有优异的纵向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建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架空输电线路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杆塔主要有木质杆、混凝土杆、钢管混凝土杆、钢管杆和铁塔等几类。传统的输电杆塔普遍存在质量大、易腐烂、锈蚀或开裂等缺陷,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施工运输和运行维护困难,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复合材料杆塔具备优异的绝缘特性、耐腐蚀性、机械性能以及较低的维护成本,可替代传统杆塔应用于输电和配线线路建设中。尤其适应于雷电多发、污染严重、环境腐蚀严重的恶劣环境地区的电网架设。复合材料与金属相比,材料特性有很大区别,仅仅通过简单的材料替换,很难达到同等级钢制杆塔的力学强度,因而需要添加增强结构来提高复合材料杆塔的强度。强度提高,其在受力作用下的挠度就会降低,可以有效避免极端条件下因复合材料挠度太大而引起的导线拉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输电用杆塔,该复合材料输电用杆塔具有优异的纵向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可以克服普通复合材料杆塔存在的“环向机械性能有余而纵向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包括由玻璃纤维螺旋缠绕形成的杆塔本体,所述杆塔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拉挤板粘接形成的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所述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的表面包覆有玻璃纤维螺旋缠绕形成的玻璃纤维层;其中,所述碳纤维拉挤板在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首尾粘接形成碳纤维拉挤板增强环,所述碳纤维拉挤板增强环在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沿轴向平行排布至铺满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包括由玻璃纤维螺旋缠绕形成的杆塔本体,所述杆塔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拉挤板粘接形成的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所述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的表面包覆有玻璃纤维螺旋缠绕形成的玻璃纤维层;其中,所述碳纤维拉挤板在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首尾粘接形成碳纤维拉挤板增强环,所述碳纤维拉挤板增强环在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沿轴向平行排布至铺满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本体中玻璃纤维的缠绕角度为10度-30度;优选地,所述杆塔本体的厚度为15mm-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的厚度为15mm-20mm;优选地,所述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由碳纤维拉挤板通过热固性树脂粘接拼接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层中玻璃纤维的缠绕角度为10度-30度;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15mm-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本体与所述碳纤维拉挤板拼接层之间设置有聚酯纤维表面毡,所述聚酯纤维表面毡粘结在所述杆塔本体的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该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的纵向弯曲强度为800MPa-900MPa;压缩强度为300MPa-400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东英徐德录李雅泊赵明珠张用田超凯宋朝印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