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圆管转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046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圆管转动装置,包括:机架;自转前支架,与工作台面固定;同步轮,多个,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转前支架上;同步电机,壳体固定在工作台面上;主同步轮,与同步电机转动轴固定;张紧轮,多个,相邻两个同步轮之间设置一个张紧轮;同步带,联接同步轮、主同步轮和张紧轮;自转后支架,与工作台面固定;自转滚轮,偶数个,中心轴安装在自转后支架上;金属圆管,多根,一端与同步轮的转动轴固定、另一端放置在每对自转滚轮上面且端面被自转后支架限位,金属圆管设置在上磨光轮下方且紧贴磨光轮;同步电机转动,带动同步轮转动,最终带动多根金属圆管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圆管转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圆管转动装置。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取暖的设备,散热器除了散热还可以用于烘干衣服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热液体例如热水在散热器内流过后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散热器包括散热管、连通散热管的横管等,散热管、横管通过焊接连为一体,散热管以圆管为主,为了能获得美观效果且除去锈迹、毛刺、上蜡等,让圆管转动起来是有效的条件之一,现有技术中,没有现成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金属圆管转动装置,能批量转动金属圆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圆管转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自转前支架,与工作台面固定;同步轮,多个,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转前支架上;同步电机,壳体固定在工作台面上;主同步轮,与同步电机转动轴固定;张紧轮,多个,相邻两个同步轮之间设置一个张紧轮;同步带,联接同步轮、主同步轮和张紧轮;自转后支架,与工作台面固定;自转滚轮,偶数个,中心轴安装在自转后支架上;金属圆管,多根,一端与同步轮的转动轴固定、另一端放置在每对自转滚轮上面且端面被自转后支架限位,金属圆管设置在上磨光轮下方且紧贴磨光轮;同步电机转动,带动同步轮转动,最终带动多根金属圆管转动。为了能使金属圆管获得转动的动力,所述同步轮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橡胶棒,所述金属圆管能套在橡胶棒外,两者紧密接触,同步轮转动能带动金属圆管转动。所述橡胶棒的外圆周设置有均布的凸筋,该凸筋与橡胶棒中心线同方向。凸筋的设置可以增加弹性。为了适应不同尺寸误差的金属圆管使用,所述橡胶棒设置有锥体。本技术配合磨光机即可对金属圆管磨光,配合上蜡机即可对金属圆管上蜡。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以同步轮为主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转滚轮相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橡胶棒相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金属圆管转动装置,包括:机架1;自转前支架51,与工作台面31固定;同步轮54,多个,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转前支架51上;同步电机53,壳体固定在工作台面31上;主同步轮56,与同步电机53转动轴固定;张紧轮52,多个,相邻两个同步轮54之间设置一个张紧轮52;同步带55,联接同步轮54、主同步轮56和张紧轮52;自转后支架58,与工作台面31固定;自转滚轮57,偶数个,中心轴安装在自转后支架58上;金属圆管6,多根,一端与同步轮54的转动轴固定、另一端放置在每对自转滚轮57上面且端面被自转后支架58限位,金属圆管6设置在上磨光轮41下方且紧贴磨光轮41;同步电机53转动,带动同步轮54转动,最终带动多根金属圆管6转动。同步轮54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橡胶棒59,金属圆管6能套在橡胶棒59外,两者紧密接触,同步轮54转动能带动金属圆管6转动。橡胶棒59设置有锥体。下面介绍,本技术与磨光机配合时的实施例,磨光机除了金属圆管转动装置还包括:上磨光轮41,安装在机架1上,上磨光轮41位于金属圆管6的上面且紧贴金属圆管6;磨光电机,驱动上磨光轮4转动;移动底板21;移动滑块22,两块,开设有燕尾槽,平行固定在移动底板21的底面;移动滑轨23,两根,为燕尾块,与移动滑块22的燕尾槽配套,移动滑轨23固定在机架1上;移动螺纹块24,开设有螺纹孔,与移动滑块22平行设置,固定在移动底板21的底面;移动电机25,壳体固定在机架1上;移动螺纹杆26,一端与移动电机25转动轴固定,移动螺纹杆26与移动螺纹块24配合;移动电机25转动能带动移动底板21前后移动;工作台面31;摆动滑块32,两块,开设有燕尾槽,平行固定在工作台面31的底面;摆动滑轨33,两根,为燕尾块,与摆动滑块32的燕尾槽配套,摆动滑轨33固定在移动底板21顶面,摆动螺纹块34,开设有螺纹孔,与摆动滑轨33平行设置,摆动螺纹块34固定在工作台面31的底面;摆动电机35,壳体固定在移动底板21上;摆动螺纹杆36,一端与摆动电机35转动轴固定,摆动螺纹杆36与摆动螺纹块34配合;摆动电机35转动能带动工作台面31左右摆动;前后位置传感器,两只,分别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能采集移动滑块22或移动底板21前后移动位置信号;摆动位置传感器,两只,分别固定在所述移动底板21上,能采集所述工作台面31左右摆动位置信号;PLC控制中心,其分别电连接所述的磨光电机、同步电机53、移动电机25、摆动电机35、前后位置传感器和摆动位置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金属圆管转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圆管转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自转前支架(51),与工作台面(31)固定;同步轮(54),多个,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转前支架(51)上;同步电机(53),壳体固定在工作台面(31)上;主同步轮(56),与同步电机(53)转动轴固定;张紧轮(52),多个,相邻两个同步轮(54)之间设置一个张紧轮(52);同步带(55),联接同步轮(54)、主同步轮(56)和张紧轮(52);自转后支架(58),与工作台面(31)固定;自转滚轮(57),偶数个,中心轴安装在自转后支架(58)上;金属圆管(6),多根,一端与同步轮(54)的转动轴固定、另一端放置在每对自转滚轮(57)上面且端面被自转后支架(58)限位,金属圆管(6)设置在上磨光轮(41)下方且紧贴磨光轮(41);同步电机(53)转动,带动同步轮(54)转动,最终带动多根金属圆管(6)转动;控制器,能控制同步电机(53)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圆管转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自转前支架(51),与工作台面(31)固定;同步轮(54),多个,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转前支架(51)上;同步电机(53),壳体固定在工作台面(31)上;主同步轮(56),与同步电机(53)转动轴固定;张紧轮(52),多个,相邻两个同步轮(54)之间设置一个张紧轮(52);同步带(55),联接同步轮(54)、主同步轮(56)和张紧轮(52);自转后支架(58),与工作台面(31)固定;自转滚轮(57),偶数个,中心轴安装在自转后支架(58)上;金属圆管(6),多根,一端与同步轮(54)的转动轴固定、另一端放置在每对自转滚轮(57)上面且端面被自转后支架(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土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拉特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