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6010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及其制造工艺,所述织物由毛经、地经和纬纱交织而成至少四层,将第一组纬纱和第一组地经或第一组毛经交织成第一层的A面组织一;将第二组纬纱和第一组毛经或第一组地经交织成第二层的A面组织二;将第三组纬纱和第二组地经或第二组毛经交织成第三层的B面组织一;将第四组纬纱和第二组毛经或第二组地经交织成第四层的B面组织二;A面组织一、A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B面组织一、B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至少四层组织间采用隔层且交错接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没有正反面区分,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一巾多用,提高了产品的功能性,织造效率高且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面浮雕效果且异花型的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
技术介绍
多层纱布织物以其轻盈、透气、保暖的特性,一般应用于巾被类、家居服饰、婴幼儿类产品的制作。但传统多层纱布织物花色单一、图案平面化,差异化不明显,品种相对单一。目前市场上也有正反双面不同花型的织物产品,但是一般是以毛圈和缎档的形式来体现正反两面花型的不同,这种双面不同花型织物只局限于单层织造,或者多层织造但花色单一,尤其是花型单调,层次感、立体感不强,视觉效果差。且传统多层织物采用单经轴织造,产品平实,手感和图案立体效果差且复制性强,市场差异化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成型的两面不同花型的多层织物,具有浮雕效果的立体感强的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该毛巾织物为一次成型、两面不同花型的多层织物,且具有浮雕效果。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所述巾被织物由毛经、地经和纬纱交织而成至少四层,所述毛经至少包括第一组毛经和第二组毛经;所述地经至少包括第一组地经和第二组地经;所述纬纱至少包括第一组纬纱、第二组纬纱、第三组纬纱和第四组纬纱;所述第一组纬纱和第一组地经或第一组毛经交织成第一层的A面组织一;所述第二组纬纱和第一组毛经或第一组地经交织成第二层的A面组织二;所述第三组纬纱和第二组地经或第二组毛经交织成第三层的B面组织一;所述第四组纬纱和第二组毛经或第二组地经交织成第四层的B面组织二;所述A面组织一、A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B面组织一、B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所述巾被织物的至少四层组织之间采用隔层且交错接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在织物的A面或B面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织物组织,来分别体现图案的底部与花型;且A面和B面的浮雕形式(即突起部分和平实部分形成的凹凸的浮雕效果)相同或完全相反。所述A、B两面图案的底部组织和花型组织均可用地经与纬纱或毛经与纬纱交织体现。将任何一组地经或任何一组毛经与所述四组地经中第一组纬纱的交织做为第一层,与第二组纬纱的交织做为第二层,与第三组纬纱的交织做为第三层,与第四组纬纱的交织做为第四层,依次类推。为阐述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作为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第一组地经和第一组纬纱交织成第一层的A面底部组织,所述第一组毛经和第二组纬纱交织成第二层的A面花型组织,所述第二组地经和第三组纬纱交织成第三层的B面花型组织,所述第二组毛经和第四组纬纱交织成第四层的B面底部组织;花型组织和底部组织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每一面:A面或者B面均包含至少两种织物组织形式。四层组织之间采用隔层且交错接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作为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第一组地经和第一组纬纱交织成第一层的A面底部组织,所述第一组毛经和第二组纬纱交织成第二层的A面花型组织,所述第二组地经和第三组纬纱交织成第三层的B面底部组织,所述第二组毛经和第四组纬纱交织成第四层的B面花型组织;花型组织和底部组织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每一面:A面或者B面均包含至少两种织物组织形式。四层组织之间采用隔层且交错接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作为第三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组毛经和第一组纬纱交织成第一层的A面底部组织,所述第一组地经和第二组纬纱交织成第二层的A面花型组织,所述第二组毛经和第三组纬纱交织成第三层的B面底部组织,所述第二组地经和第四组纬纱交织成第四层的B面花型组织;花型组织和底部组织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每一面:A面或者B面均包含至少两种织物组织形式。四层组织之间采用隔层且交错接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如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A面底部组织为地经与纬纱交织成平纹组织,体现图案底部“平实”的效果;所述A面花型组织为毛经与纬纱交织成方平组织或其它变化组织,体现图案花型“凸起”的效果;所述B面底部组织为毛经与纬纱交织成方平组织或其它变化组织,使图案底部有“隆起”的效果;所述B面花型组织为地经与纬纱交织成平纹组织,相对“隆起的底部”,图案则为“凹陷”的效果。即A面底平花凸,B面底凸花凹。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如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A、B两面的底部组织均为地经与纬纱交织平纹组织,体现图案底部“平实”的效果;所述A、B两面的花型组织均为毛经与纬纱交织方平组织或其它变化组织,体现图案花型“凸起”的效果。即A、B两面都为底平花凸。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如第三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A、B两面的底部组织均为毛经与纬纱交织方平组织或其它变化组织,使图案底部有“隆起”的效果;所述A、B两面的花型组织均为地经与纬纱交织平纹组织;A、B两面的图案相对“隆起的底部”,花型则为“凹陷”的效果。即A、B两面都为底凸花凹。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毛经与地经的排列比例>1或<1;与毛经交织的纬纱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的排列比例≥1。本专利技术的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为突出其花型的浮雕效果,毛经与地经可选用不同材质、不同纤度的纱线,改变传统工艺排纱毛经:地经:纬纱1:1:1的比例,以达到最佳效果。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毛经与地经的比例为2~4:1,与毛经交织的纬纱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的比例≤2。进一步优选的,毛经与地经的比例为2:1,与毛经交织的纬纱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的比例为2:1。即凸起部分(用毛经体现的图案)与平实部分(用地经体现的图案)的经纱比例是2:1。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毛经的纱线线密度>地经的纱线线密度;与毛经交织的纬纱线密度>与地经交织的纱线线密度,且与毛经交织的纬纱线密度与毛经线密度相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线密度与地经线密度相同。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毛经的纱线捻度<地经的纱线捻度;与毛经交织的纬纱捻度<与地经交织的纬纱捻度,且与毛经交织的纬纱捻度与毛经的纱线捻度相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的纱线捻度与地经纱线的捻度相同。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巾被织物的各层之间的接结在经向每16~32根、纬向每48~96根之间做一个接结点;且各层之间的接结点交错分布。本专利技术的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为一次织造成型,织物每层接结点的分布及接结组织的设计难度比较大,接结不均匀影响产品稳定性,且接结组织要隐藏在层与层之间。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为防止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扒裂,将接结组织设计为隔层接结,使多层产品合理连接成为一体,保证了产品稳定性。即第1层与第3层接结,第2层与第4层接结,第3层与第5层接结,以此类推。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纬纱与地经交织时形成平纹组织来体现图案“平实”效果,纬纱与毛经交织时形成方平组织或者透孔组织来体现图案“凸起”效果。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巾被织物的纬密为120~180纬/2.54cm。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毛经至少分为第一组毛经和第二组毛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巾被织物由毛经、地经和纬纱交织而成至少四层,所述毛经至少包括第一组毛经和第二组毛经;所述地经至少包括第一组地经和第二组地经;所述纬纱至少包括第一组纬纱、第二组纬纱、第三组纬纱和第四组纬纱;所述第一组纬纱和第一组地经或第一组毛经交织成第一层的A面组织一;所述第二组纬纱和第一组毛经或第一组地经交织成第二层的A面组织二;所述第三组纬纱和第二组地经或第二组毛经交织成第三层的B面组织一;所述第四组纬纱和第二组毛经或第二组地经交织成第四层的B面组织二;所述A面组织一、A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B面组织一、B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所述巾被织物的至少四层组织之间采用隔层且交错接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巾被织物由毛经、地经和纬纱交织而成至少四层,所述毛经至少包括第一组毛经和第二组毛经;所述地经至少包括第一组地经和第二组地经;所述纬纱至少包括第一组纬纱、第二组纬纱、第三组纬纱和第四组纬纱;所述第一组纬纱和第一组地经或第一组毛经交织成第一层的A面组织一;所述第二组纬纱和第一组毛经或第一组地经交织成第二层的A面组织二;所述第三组纬纱和第二组地经或第二组毛经交织成第三层的B面组织一;所述第四组纬纱和第二组毛经或第二组地经交织成第四层的B面组织二;所述A面组织一、A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B面组织一、B面组织二为不同的织物组织;所述巾被织物的至少四层组织之间采用隔层且交错接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经与地经的排列比例>1或<1;与毛经交织的纬纱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的排列比例≥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经的纱线线密度>地经的纱线线密度;与毛经交织的纬纱线密度>与地经交织的纱线线密度,且与毛经交织的纬纱线密度与毛经线密度相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线密度与地经线密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经的纱线捻度<地经的纱线捻度;与毛经交织的纬纱捻度<与地经交织的纬纱捻度,且与毛经交织的纬纱捻度与所述毛经的纱线捻度相同,与地经交织的纬纱的纱线捻度与所述地经纱线的捻度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其特征在于:纬纱与地经交织时形成平纹组织来体现图案“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莎莎芦欣欣宋晓萍高丽郭培娟颜鸿
申请(专利权)人: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