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585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0‑35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1‑15份、异戊橡胶15‑35份、氯丁橡胶20‑25份、尼龙20‑30份、三盐基硫酸铅13‑22份、聚氟乙烯树脂14‑19份、气相白炭黑2‑6份、十溴联苯醚2‑8份、煅烧高岭土2‑6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聚烯烃、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异戊橡胶、氯丁橡胶、尼龙、三盐基硫酸铅等上述原料进行科学的配比组合加入复合填料、防老剂 RD、阻燃剂、稳定剂和噻二唑类硫化剂进行反应融合,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所制备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防火阻燃、绝缘性能,适合在多种领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低碳环保型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地上建筑越建越高,地下设施的规模越来越大,电线电缆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敷设也越来越密集,因电缆外护套的损坏或老化,而引发的火灾也越来越多。如何降低火灾的发生率以及发生火灾的死亡率,开发低烟、无卤、阻燃、环保的电缆材料已成为电线电缆行业的科研方向之一。随着我国城市智能化、建筑高层化、电线暗敷化的发展和日益突出,建筑用材与建筑物设计寿命同步己成为工程要求,建筑物与其中暗敷的电线电缆应同寿命,以防止中途换线对建筑结构的损坏而缩短建筑物寿命;同时,随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配套体系的不断完善,电线也应跟上绿色步伐。研发良好的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低烟无卤建筑电缆绝缘材料是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余年,大量建筑物中使用的电线已经出现绝缘和护套老化,电线已“寿终正寝”。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所有建筑领域发生的电气火灾中,有85%以上是由于电线电缆老化,致使线路短路打火而引起火灾。因此,新型低烟无卤建筑线缆绝缘材料就成为了社会急需产品。目前,国内建筑布线大多数采用聚氯乙烯(PVC)电线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0-35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1-15份、异戊橡胶15-35份、氯丁橡胶20-25份、尼龙20-30份、三盐基硫酸铅13-22份、聚氟乙烯树脂14-19份、气相白炭黑2-6份、十溴联苯醚2-8份、煅烧高岭土2-6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聚磷酸铵7-14份、复合填料5-11份、防老剂RD2-4份、阻燃剂6-9份、稳定剂2-6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3-7份。进一步地,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2-30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2-14份、异戊橡胶16-34份、氯丁橡胶22-24份、尼龙21-28份、三盐基硫酸铅14-20份、聚氟乙烯树脂15-18份、气相白炭黑3-5份、十溴联苯醚3-7份、煅烧高岭土3-5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5-7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磷酸铵8-13份、复合填料6-10份、防老剂RD3-4份、阻燃剂7-9份、稳定剂3-5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4-6份。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为异三聚氰酸酯和三氧化二锑,所述稳定剂为固体钙锌。进一步地,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括如下步骤:S1、将聚烯烃22-30份、氯丁橡胶22-24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2-14份、十溴联苯醚3-7份、异戊橡胶16-34份、聚氟乙烯树脂15-18份、一起投入66-88℃的密炼机中,混炼10-20min;S2、将三盐基硫酸铅14-20份、尼龙21-28份、气相白炭黑3-5份、煅烧高岭土3-5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5-7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磷酸铵8-13份、复合填料6-10份、防老剂RD3-4份、阻燃剂7-9份、稳定剂3-5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4-6份,倒入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10-20min,在温度为70-80℃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加入到步骤S1的混炼机中混炼5-10min;S4、将混合料开炼,开炼后压片、切条、冷却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制成颗粒,制得电缆料。本专利技术采用聚烯烃、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异戊橡胶、氯丁橡胶、尼龙、三盐基硫酸铅、聚氟乙烯树脂、气相白炭黑、十溴联苯醚等上述原料进行科学的配比组合加入复合填料、防老剂RD、阻燃剂、稳定剂和噻二唑类硫化剂进行反应融合,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所制备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防火阻燃、绝缘性能,适合在多种领域使用。聚烯烃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与热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电缆料阻燃性好,防止火灾,增加了建筑电缆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0-35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1-15份、异戊橡胶15-35份、氯丁橡胶20-25份、尼龙20-30份、三盐基硫酸铅13-22份、聚氟乙烯树脂14-19份、气相白炭黑2-6份、十溴联苯醚2-8份、煅烧高岭土2-6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聚磷酸铵7-14份、复合填料5-11份、防老剂RD2-4份、阻燃剂6-9份、稳定剂2-6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3-7份。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2-30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2-14份、异戊橡胶16-34份、氯丁橡胶22-24份、尼龙21-28份、三盐基硫酸铅14-20份、聚氟乙烯树脂15-18份、气相白炭黑3-5份、十溴联苯醚3-7份、煅烧高岭土3-5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5-7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磷酸铵8-13份、复合填料6-10份、防老剂RD3-4份、阻燃剂7-9份、稳定剂3-5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4-6份。所述阻燃剂为异三聚氰酸酯和三氧化二锑,所述稳定剂为固体钙锌。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烯烃22-30份、氯丁橡胶22-24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2-14份、十溴联苯醚3-7份、异戊橡胶16-34份、聚氟乙烯树脂15-18份、一起投入66-88℃的密炼机中,混炼10-20min;S2、将三盐基硫酸铅14-20份、尼龙21-28份、气相白炭黑3-5份、煅烧高岭土3-5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5-7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磷酸铵8-13份、复合填料6-10份、防老剂RD3-4份、阻燃剂7-9份、稳定剂3-5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4-6份,倒入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10-20min,在温度为70-80℃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加入到步骤S1的混炼机中混炼5-10min;S4、将混合料开炼,开炼后压片、切条、冷却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制成颗粒,制得电缆料。实施例1: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烯烃27份、氯丁橡胶23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3份、十溴联苯醚6份、异戊橡胶19份、聚氟乙烯树脂16份、一起投入69℃的密炼机中,混炼17min;S2、将三盐基硫酸铅17份、尼龙26份、气相白炭黑4份、煅烧高岭土4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6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聚磷酸铵11份、复合填料8份、防老剂RD3份、阻燃剂8份、稳定剂4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5份,倒入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16min,在温度为76℃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加入到步骤S1的混炼机中混炼9min;S4、将混合料开炼,开炼后压片、切条、冷却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制成颗粒,制得电缆料。实施例2:一种改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0‑35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1‑15份、异戊橡胶15‑35份、氯丁橡胶20‑25份、尼龙20‑30份、三盐基硫酸铅13‑22份、聚氟乙烯树脂14‑19份、气相白炭黑2‑6份、十溴联苯醚2‑8份、煅烧高岭土2‑6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聚磷酸铵7‑14份、复合填料5‑11份、防老剂 RD2‑4份、阻燃剂6‑9份、稳定剂2‑6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3‑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0-35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1-15份、异戊橡胶15-35份、氯丁橡胶20-25份、尼龙20-30份、三盐基硫酸铅13-22份、聚氟乙烯树脂14-19份、气相白炭黑2-6份、十溴联苯醚2-8份、煅烧高岭土2-6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聚磷酸铵7-14份、复合填料5-11份、防老剂RD2-4份、阻燃剂6-9份、稳定剂2-6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3-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的尼龙建筑电缆外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烯烃22-30份、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2-14份、异戊橡胶16-34份、氯丁橡胶22-24份、尼龙21-28份、三盐基硫酸铅14-20份、聚氟乙烯树脂15-18份、气相白炭黑3-5份、十溴联苯醚3-7份、煅烧高岭土3-5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5-7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磷酸铵8-13份、复合填料6-10份、防老剂RD3-4份、阻燃剂7-9份、稳定剂3-5份和噻二唑类硫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嘉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