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711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包括主箱体、进风口端、出风口端、干式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其中所述进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顶端,所述出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底端,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平放于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之间的主箱体内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干式过滤层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气的走向为自上向下,废气依次通过进风口端、干式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出风口端,即使出现干式过滤材料和活性炭下沉也不会影响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面积和吸附面积,不会出现传统的横向走向中存在因为干式过滤材料和活性炭下沉出现含尘有机废气过滤不全的情况,净化性能更稳定和长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
技术介绍
现有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一般为竖向安装过滤吸附材料,如图2所示,包括左右放置的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其中所用的活性炭52’则整体从上往下倒入箱体1’内部,废气的走向则是横向的,如图2,从进风口端2’进入依次经过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最后从出风口端3’流出。现有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运行一段时间后干式过滤层4’中的过滤材料42’由于粘附有颗粒物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塌陷,导致过滤截面变小,部分含尘气体未经过过滤材料42’直接进入后续的活性炭吸附层5’内,容易造成活性炭52’的堵塞。而且活性炭吸附层5’内的活性炭5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少量粉碎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活性炭吸附层5活性炭52’上部高度下降,造成沉陷空隙,导致吸附面积变小,废气会通过该空隙直接排放,导致废气污染物排放超标,使得现有的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的净化能力不能长久稳定,为了保证净化的效果,只能经常更换和添加干式过滤材料42’和活性炭52’,但是由于活性炭52’采用从上部填装进箱体内,箱体1随过滤风量的提高而加大,因此填装高度也随之提高,更换和添加活性炭52’的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长久稳定的净化能力的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包括主箱体、进风口端、出风口端、干式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其中所述进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顶端,所述出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底端,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平放于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之间的主箱体内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干式过滤层的下方。所述主箱体侧面设有启闭门。所述启闭门设有密封垫。所述干式过滤层包括干式过滤框架和填装在干式过滤框架内的干式过滤材料。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包括多个活性炭抽屉和填装在活性炭抽屉内的活性炭。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进风口端在上,出风口端在下,进风口端和出风端中间为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使得废气的走向为自上向下,废气依次通过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即使出现干式过滤材料和活性炭下沉也不会影响到本技术的过滤面积和吸附面积,不会出现传统的横向走向中存在因为干式过滤材料和活性炭下沉出现含尘有机废气过滤不全的情况,净化能力更稳定和长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包括主箱体1、进风口端2、出风口端3、干式过滤层4、活性炭吸附层5。其中所述进风口端2设在主箱体1的顶端,所述出风口端3设在主箱体1的底端,所述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平放于进风口端2和出风口端3之间的主箱体1内部,活性炭吸附层5则位于干式过滤层4的下方,所述主箱体1侧面开有启闭门,用于从水平方向将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填装进入主箱体1的内部。所述启闭门设有密封垫,以保证废气不会从启闭门泄露,造成污染。具体的,所述干式过滤层4包括干式过滤框架41和填装在干式过滤框架41内的干式过滤材料4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5包括多个活性炭抽屉51和填装在活性炭抽屉51内的活性炭52,干式过滤框架41和活性炭抽屉51可以通过主箱体1内部的角铁支架支撑而固定在主箱体内。本技术使用时,含尘有机废气通过主箱体1上部的进风口端2自上而下依次通过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含尘有机废气中的颗粒物、油性物质等被截留于干式过滤材料42表面及内部,而无尘的有机废气再通过下部的活性炭吸附层5,由于活性炭52具有多微孔的吸附特性,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52表面,因此可有效的吸附有机废气,从而将有机污染物从气流中脱离出来,达到净化效果;最后从活性炭吸附层5排出的气流已达排放标准,直接从底端出风口端3直接排放。综上,本技术的干式过滤框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通过主箱体1侧面的启闭门水平填装,相比较竖向填装的安装方式,安装高度降低,安全系数更高,而且活性炭52分别填装于多个活性炭抽屉51内,便于填装和更换活性炭,相比较整体倒入主箱体1的方式更容易更换活性炭,而且本技术的进风口端2在上部,出风口端3在下,废气的走向为自上向下,废气依次通过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即使出现干式过滤材料41和活性炭51下沉也不会影响到本技术的过滤面积和吸附面积,不会出现传统的横向走向中存在因为干式过滤材料41’和活性炭51’下沉出现含尘有机废气过滤不全的情况,净化能力更稳定和长久。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1/201720480605.html" title="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原文来自X技术">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包括主箱体、进风口端、出风口端、干式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顶端,所述出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底端,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平放于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之间的主箱体内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干式过滤层的下方;所述主箱体侧面设有启闭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包括主箱体、进风口端、出风口端、干式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顶端,所述出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底端,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平放于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之间的主箱体内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干式过滤层的下方;所述主箱体侧面设有启闭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星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汇科天工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