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5537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硬质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以WC‑8Co为基础,加入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为ZrO2、La2O3、Y2O3的三种,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0.1~0.5%的ZrO2、0.1~0.5%的La2O3、0.01~0.05%的Y2O3、6%的Co粉和余量的WC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配料阶段加入微量氧化锆及氧化镧,通过湿磨使其均匀分散在混合料中,混合料制得的压坯经过烧结后,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合金金相组织中WC晶粒均匀分布,没有出现异常粗晶,经过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锆弥散分布在粘结相中,经过合金性能检测,氧化锆和氧化镧的加入提高了合金强度,提高了合金的硬度,没有增加合金孔隙度。

Reinforced cemented carbide based on tungsten and cobal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ard alloy materials, and discloses a reinforced cemented carbide based on tungsten cobal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 tungsten cobalt hard alloy reinforced with WC 8Co based on adding metal oxide, the metal oxide is three ZrO2, La2O3, Y2O3, of mixture rati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percent: 0.1 to 0.5% ZrO2, 0.1 ~ 0.5%, 0.01 ~ 0.05% Y2O3 La2O3 6%, Co powder and WC powd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the addition of zirconium oxide and lanthanum oxide in the blending stage, by wet grinding and dispersing the mixture in the mixture, the prepared blank after sintering, through optical microscop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loy in the WC grain uniform distribution, no abnormal coarse grain,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zirconium oxide dispersed in the binder phase, the alloy performance test, the strength of the alloy are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zirconium oxide and lanthanum oxide, improve the hardness of the alloy, no increase in alloy poro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硬质合金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基于WC-8Co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硬质合金广泛用作刀具材料,如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镗刀等,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也可以用来切削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等难加工的材料。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硬度和耐磨性、良好的弹性模量、很高的抗压强度、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低的热膨胀系数;作为一种高效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对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与其他硬质合金相比具有更高的硬度、韧性及优良的耐磨性的钨钴类硬质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加工、金属成形工具、矿山钻探以及耐磨部件等方面。在如何保证钨钴类硬质合金硬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提高合金的抗弯强度一直是合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硬质合金由硬质相和粘结相组成,硬质相的均匀分布、粘结相对硬质相的接触面积、粘结相康裂纹扩展能力影响着合金的抗弯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WC-8Co硬质合金(Co含量为8wt%),引入金属氧化物用于提高WC-8Co硬质合金的强韧性和耐磨性,提供基于WC-8Co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以WC-8Co为基础,加入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为ZrO2、La2O3、Y2O3的三种,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本专利技术围绕提高WC-8Co硬质合金的强韧性和耐磨性,引入金属氧化物ZrO2、La2O3和Y2O3,其反应机理如下:La2O3可抑制硬质合金组织WC晶粒聚集生长,使组织均匀,WC相邻接度减小,WC/Co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抗弯强。ZrO2晶粒在应力诱导下发生相变,改变合金组织结构,诱导裂纹偏转及弯曲,降低裂纹扩展驱动力,裂纹分支弱化,产生相变增韧,同时ZrO2在烧结过程中生成细小弥散的ZrO2质点,固溶于Co相中,强化粘结相,使得粘结相中裂纹的稳定长大区域缩小,显微裂纹萌生和长大的负荷增大。Y2O3能抑制Co的晶型转变,增韧Co粘结相。稀土在合金烧结过程中,吸收杂质,改善Co的润湿性,从而强化合金抗弯及断裂性能。优选地,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优选地,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的配比进行配料进行湿磨,湿磨结束后得到浆料;S2.将浆料干燥,干燥完毕的料粉进行掺胶制粒,然后压制成型,再进行脱胶烧结,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WC粉费氏粒度为2um,所述Co粉费氏粒度为1.5um。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湿磨的湿磨介质为含水量为5wt%的工业酒精。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湿磨的时间为20~40h。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湿磨的球料比为3:1。优选地,步骤S2中烧结温度为1400~1600℃,烧结时间为1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配料阶段加入微量氧化锆及氧化镧,通过湿磨使其均匀分散在混合料中,混合料制得的压坯经过烧结后,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合金金相组织中WC晶粒均匀分布,没有出现异常粗晶,经过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锆弥散分布在粘结相中,经过合金性能检测,氧化锆和氧化镧的加入提高了合金强度,提高了合金的硬度,没有增加合金孔隙度。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硬质合金金相图。图2实施例2硬质合金金相图。图3实施例3硬质合金金相图。图4对比例1硬质合金金相图。图5本专利技术硬质合金金相中粘结相黑点能谱扫描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以WC-8Co为基础,加入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为ZrO2、La2O3、Y2O3的三种,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本专利技术中金属氧化物的添加与现有技术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区别:通过氧化镧使得合金WC晶粒不出现异常长大,消除粗大WC晶粒,因为粗大的WC晶粒容易生成裂纹。通过添加氧化锆,由于氧化锆能弥散分布在粘结相中,在合金碎裂过程中,裂纹一般通过粘结相扩展,弥散分布在粘结相中的氧化锆能使得裂纹发生偏转,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通过氧化钇优化合金粘结相性能,在硬质合金的磨损过程中,最先磨损的是粘结金属Co,由于氧化锆的高硬度、高耐磨性质,通过添加氧化锆,由于氧化锆能弥散分布在粘结相中,提高了WC-8Co硬质合金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围绕提高WC-8Co硬质合金的强韧性和耐磨性,引入金属氧化物ZrO2、La2O3和Y2O3,其反应机理如下:La2O3可抑制硬质合金组织WC晶粒聚集生长,使组织均匀,WC相邻接度减小,WC/Co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抗弯强。ZrO2晶粒在应力诱导下发生相变,改变合金组织结构,诱导裂纹偏转及弯曲,降低裂纹扩展驱动力,裂纹分支弱化,产生相变增韧,同时ZrO2在烧结过程中生成细小弥散的ZrO2质点,固溶于Co相中,强化粘结相,使得粘结相中裂纹的稳定长大区域缩小,显微裂纹萌生和长大的负荷增大。Y2O3能抑制Co的晶型转变,增韧Co粘结相。稀土在合金烧结过程中,吸收杂质,改善Co的润湿性,从而强化合金抗弯及断裂性能。优选地,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时,其抗弯强度和硬度最好,具体如下:优选地,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时,其矫顽磁力最好,具体如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的配比进行配料进行湿磨,湿磨介质为含水量为5wt%的工业酒精,时间为20~40h,湿磨结束后得到浆料;S2.将浆料干燥,干燥完毕的料粉进行掺胶制粒,然后压制成型,再进行脱胶烧结,烧结温度为1400~1600℃,保温时间为1~3h,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仅为示意性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本专利技术可以由
技术实现思路
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化合物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化合物和设备。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百分比将0.5%的ZrO2、0.1%的La2O3、6%的Co粉、0.03%的Y2O3、93.37%的WC粉混合得到1Kg混合料,混合料中WC粉费氏粒度为2um,Co粉费氏粒度为1.5um,将1Kg混合料加入容积为2L的球磨筒中,加入硬质合金研磨棒3Kg,湿磨介质为含水量为5wt%的工业酒精,湿磨时间为30h,湿磨后得到浆料;S2.将料桨干燥,干燥完毕的料粉进行掺胶制粒,然后压制成试样条,进行脱胶烧结,最终烧结温度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以WC‑8Co为基础,加入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为ZrO2、La2O3、Y2O3的三种,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以WC-8Co为基础,加入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为ZrO2、La2O3、Y2O3的三种,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4.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的配比进行配料进行湿磨,湿磨结束后得到浆料;S2.将浆料干燥,干燥完毕的料粉进行掺胶制粒,然后压制成型,再进行脱胶烧结,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基于钨钴的增强型硬质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坤张冶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三鑫硬质合金生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