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及电子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414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及电子浮漂,其中,该漂头包括发光纤、具有第一容置腔的漂头壳体、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电池仓以及电池,漂头壳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发光纤的光纤安装孔;电池仓的顶部设置凸台,以致电池仓与凸台之间形成环形肩部,漂头壳体的底端与环形肩部抵接;凸台上设置PCB板,PCB板的顶部设置发光体,凸台、PCB板、发光体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内,PCB板的底部设置引脚,引脚伸入第二容置腔内,电池伸入第二容置腔内,且与引脚电性连接;电池仓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漂头壳体的底端与电池仓的环形肩部抵接,容置电池的电池仓容置于漂体内,导致具有该电子浮漂的重心下移,提升了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及电子浮漂
本技术涉及垂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及电子浮漂。
技术介绍
电子浮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电子浮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电子浮漂的动作判断出是否有鱼上钩。因此,电子浮漂是钓鱼收获好坏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夜钓爱好者的需求,出现了大量的发光电子浮漂。现有的发光电子浮漂直接在漂体上设置具有发光功能的漂头。因此,现有的发光电子浮漂的重心普遍靠上,从而导致现有的发光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及电子浮漂,以解决现有的发光电子浮漂,重心普遍靠上,以致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其包括发光纤、具有第一容置腔的漂头壳体、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电池仓以及电池,漂头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安装发光纤的光纤安装孔;电池仓的顶部设置凸台,以致电池仓与凸台之间形成一环形肩部,漂头壳体的底端与环形肩部抵接;凸台上设置PCB板,PCB板的顶部设置发光体,凸台、PCB板、发光体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内,PCB板的底部设置引脚,引脚伸入第二容置腔内,电池伸入第二容置腔内,且与引脚电性连接;电池仓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漂头壳体的第一容置腔的壁厚在0.25-0.5cm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漂头壳体的长度在1.8-2.2cm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漂头壳体的底端外径在0.66-0.71cm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池仓的外螺纹与环形肩部之间设有多个环形器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环形器件包括硅胶防水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发光体为变色发光体,第一容置腔内还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与PCB板连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浮漂,其包括上述的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漂体以及漂脚,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设置于漂体的一端,漂脚设置于漂体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漂体包括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内设有电池仓螺母,电池仓螺母的底端设有与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的电池仓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电池仓伸入第三容置腔,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以致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与漂体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漂头壳体的底端与电池仓的环形肩部抵接,因此,减少了暴露于漂体外部的漂头部分,从而导致具有该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的电子浮漂的重心下移,提升了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此外,容置电池的电池仓容置于漂体内,进一步导致具有该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的电子浮漂的重心下移,进一步提升了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子浮漂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其展示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1包括发光纤11、具有第一容置腔的漂头壳体12、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电池仓13以及电池(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池为电子浮漂专用电池CR425。参见图2,漂头壳体12的顶部设有一安装发光纤11的光纤安装孔1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光纤安装孔121为一通孔,一方面用于安装发光纤11,另一方面用于发光体134发出的光线经该光纤安装孔121射入发光纤11。电池仓13的顶部设置凸台131,以致电池仓13与凸台131之间形成一环形肩部132,漂头壳体12的底端与环形肩部132抵接;凸台131上设置PCB板133,PCB板133的顶部设置发光体134。进一步地,凸台131、PCB板133、发光体134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内,PCB板133的底部设置引脚135,引脚135伸入第二容置腔内,电池伸入第二容置腔内,且与引脚135电性连接;电池仓13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1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浮漂专用电池CR425是标准规格,因此,电子浮漂专用电池CR425的长度是相同的。因此,现有的发光电子浮漂直接在漂体上设置具有发光功能的漂头,漂头壳体的长度大致是发光体、PCB板、电池仓的长度之和。因此,漂头壳体的长度较长,且导致具有该漂头的电子浮漂的重心靠上,从而导致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差。本实施例的漂头壳体12的底端与电池仓13的环形肩部132抵接,因此,减少了暴露于漂体外部的漂头部分,从而导致具有该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的电子浮漂的重心下移,提升了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此外,容置电池的电池仓13容置于漂体内,进一步导致具有该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的电子浮漂的重心下移,进一步提升了电子浮漂的稳定性能。为了进一步减轻电子浮漂的重量,从而提升了电子浮漂的敏感度,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漂头壳体12的第一容置腔的壁厚在0.25-0.5cm之间。优选地,漂头壳体12的第一容置腔的壁厚为0.3cm。进一步地,漂头壳体12的长度在1.8-2.2cm之间。优选地,漂头壳体12的长度为2cm。进一步地,漂头壳体12的底端外径在0.66-0.71cm之间。优选地,漂头壳体12的底端外径为0.68cm。本实施例通过减薄第一容置腔的壁厚、缩短该漂头壳体12的长度、以及缩小漂头壳体12的底端外径,从而减轻暴露于漂体外部的漂头部分的重量,以致电子浮漂的重心进一步下移,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子浮漂的稳定性。此外,相同深浅水域的浮力相同,因此,质量轻的电子浮漂则更易于反应鱼儿咬钩的讯息,从而提升了电子浮漂的敏感度。为了避免水渍对电池仓内的电子器件造成影响,短路电池仓内的电子器件,降低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的使用寿命。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电池仓13的外螺纹136与环形肩部132之间设有多个环形器件1310。具体地,环形器件1310包括硅胶防水圈。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环形器件1310,放置水渍对电池仓内的电子器件造成影响,从而提升了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夜钓者快速获知鱼儿上钩的讯息,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体134为变色发光体,第一容置腔内还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加速度传感器与PCB板133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电子浮漂上下进行运动时,将感应信号发送至PCB板133,PCB板133接收到感应信号时,发送控制信号至发光体134,则控制发光体134发出不同色彩的光线,从而导致发光纤11的颜色发生变化,以便即时通知夜钓者鱼儿上钩。此外,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电子浮漂左右运动,发光体134仍保持发出当前色彩的光线,因此,电子浮漂受到风的吹拂导致左右运动是,不会给出错误的讯息给夜钓者,以致夜钓者误认为鱼儿上钩。如图3所示,其展示电子浮漂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浮漂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1、漂体2以及漂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及电子浮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光纤、具有第一容置腔的漂头壳体、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电池仓以及电池,所述漂头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安装所述发光纤的光纤安装孔;所述电池仓的顶部设置凸台,以致所述电池仓与所述凸台之间形成一环形肩部,所述漂头壳体的底端与所述环形肩部抵接;所述凸台上设置PCB板,所述PCB板的顶部设置发光体,所述凸台、所述PCB板、所述发光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PCB板的底部设置引脚,所述引脚伸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电池伸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仓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光纤、具有第一容置腔的漂头壳体、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电池仓以及电池,所述漂头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安装所述发光纤的光纤安装孔;所述电池仓的顶部设置凸台,以致所述电池仓与所述凸台之间形成一环形肩部,所述漂头壳体的底端与所述环形肩部抵接;所述凸台上设置PCB板,所述PCB板的顶部设置发光体,所述凸台、所述PCB板、所述发光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PCB板的底部设置引脚,所述引脚伸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电池伸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仓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头壳体的第一容置腔的壁厚在0.25-0.5c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头壳体的长度在1.8-2.2c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头型重力感应变色的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头壳体的底端外径在0.6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利鑫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