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钙粘着蛋白蛋白质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91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编码称为原钙粘着蛋白的钙粘着蛋白样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及其变异体,并提供了重组生产它们的方法和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对原钙粘着蛋白特异的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可用于调节原钙粘着蛋白的天然结合和/或调节活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1993年12月23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No.PCT/US93/12588的后续部分,前者本身又是1992年12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No.07/998,003的后续部分。专利技术的领域本申请总地涉及与细胞-细胞粘着相关的材料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称为原钙粘着蛋白的新的粘着蛋白质,和编码原钙粘着蛋白的多核苷酸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抑制原钙粘着蛋白与其天然配体/抗配体结合的方法。专利技术的背景在体内,细胞间粘着在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白细胞外侵、肿瘤转移和侵染,以及细胞接合的形成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细胞-细胞粘着对于组织整合性的维持是很关键的。细胞间粘着是由特异性细胞表面粘着分子介导的。已将细胞粘着分子分为至少四个家族,其中包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联蛋白超家族、选择蛋白超家族和钙粘着蛋白超家族。所有形成实体组织的细胞类型均表达钙粘着蛋白超家族的某些成员,此提示钙粘着蛋白参予大多数细胞类型的选择性粘着。已将钙粘着蛋白总地描述为糖基化整合膜蛋白质,其具有由以钙粘着蛋白所独有的序列为特征的5个亚区域组成的N末端细胞外区域(似乎直接参予结合的是该区域的N末端113个氨基酸)、疏水跨膜区域及通过连环蛋白及其他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质与细胞骨架作用的C末端胞浆区域。但某些钙粘着蛋白缺少胞浆区域并且似乎通过与具有胞浆区域之钙粘着蛋白不同机制在细胞-细胞粘着中发挥功能。在具有胞浆区域的钙粘着蛋白中,胞浆区域是细胞外区域的粘着功能所必需的。在不同细胞上表达的钙粘着蛋白家族成员之间的结合是同嗜性的(即钙粘着蛋白家族的成员与其自身的钙粘着蛋白或密切相关的亚类结合)和Ca2+依赖性的。有关钙粘着蛋白的最新综述可参见Takeichi,Annu.Rev.Biochem.,59237-252(1990)和Takeichi,Science,2511451-1455(1991)。已根据其参予Ca2+依赖性细胞粘着和其独特的免疫学特性及组织定位鉴定了将要描述的第一类钙粘着蛋白(小鼠上皮细胞中的E-钙粘着蛋白、鸟肝脏中的L-CAM、小鼠胚泡中的桑椹胚粘着蛋白,及人上皮细胞中的CAM120/80)。随着后来对N-钙粘着蛋白的免疫学鉴定,发现其具有与E-钙粘着蛋白不同的组织分布,已发现了一个Ca2+依赖性细胞-细胞粘着分子的新家族这一事实变得更加明确了。编码E-钙粘着蛋白(参见Nagafuchi et al.,Nature,329341-343(1987))、N-钙粘着蛋白(Hatta et al.,J.Cell,Biol.,106873-881(1988)),和P-钙粘着蛋白(Nose etal.,EMBO J.,63655-3661(1987))之基因的分子克隆为包括一个细胞粘着分子家族的钙粘着蛋白提供了结构证据。L-CAM(Gallin et al.,Proc.Natl.Acad.Sci USA,842808-2812(1987))和桑椹胚粘着蛋白(Ringwald et al.,EMBO J.,63647-3653(1986))的克隆则揭示了它们与E-钙粘着蛋白是相同的。比较E-、N-和P-钙粘着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显示这三个亚类间氨基酸相似性水平约为45-58%。Liaw等人(EMBO J.,92701-2708(1990))描述了使用基于E-、N-和P-钙粘着蛋白之保守区域的简并寡核苷酸,以PCR方法从牛微血管上皮细胞cDNA扩增N-和P-钙粘着蛋白。Suzuki et al.,Cell Regulation,2261-270(1991)中报导了用PCR技术分离另外八种钙粘着蛋白。继后,有人描述了包括R-钙粘着蛋白(Inuzuka et al.,Neuron,769-79(1991))、M-钙粘着蛋白(Donalies,Proc.Natl.Acad.SciUSA,888024-8028(1991))、B-钙粘着蛋白(Napolitano,J.Cell Biol.,113893-905(1991))和T-钙粘着蛋白(Ranscht,Neuron,7391-402(1991))在内的其他几种钙粘着蛋白。此外,还描述了显然与钙粘着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如桥粒芯蛋白(Goodwin et al.,Biochem.Biophys.Res.Commun.,1731224-1230(1990)和Koch et al.,Eur.J.Cell Biol.,531-12(1990))和桥粒胶粘蛋白(desmocollins)(Molton et al.,J.Cell Science,97239-246(1990))。这些分子的细胞外区域在结构上与典型钙粘着蛋白的细胞外区域相关,但又各有独特的胞浆区域。Mahoney等人(Cell,67853-868(1991))描述了称为fat的,也编码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的果蝇属肿瘤抑制基因。fat肿瘤抑制基因包括34个钙粘着蛋白样亚区域,然后是4个EGF样重复区、跨膜区域、及一个新的胞浆区域。对这些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的鉴定证明了一个以存在钙粘着蛋白细胞外区域基序为特征的大的超家族。有关各种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之组织表达的研究揭示,各亚类分子均具有独特的组织分布模式。例如,E-钙粘着蛋白见于上皮细胞中,而N-钙粘着蛋白则见于神经和肌肉细胞中。因为个别蛋白质在特定发育阶段似乎是由特异细胞和组织表达的,所以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似乎也是空间的并且在发育期间受到暂时调节的(如参见Takeichi(1991),文献出处同上)。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的异位表达和对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固有表达的抑制阻止了正常组织结构的形成(Detrick et al.,Neuron,4493-506(1990);Fujimori et al.,Development,110;97-104(1990);Kintner,Cell,69225-236(1992))。当考虑到蛋白质的各个亚类可能在体内正常生理过程(如小肠上皮细胞屏障的维持)和异常病理过程(如肿瘤转移或炎症)中发挥作用时,不同的钙粘着蛋白和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的独特的暂时和组织表达特征是特别重要的。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的不同亚类或亚类组合很可能负责其中可期望进行治疗检测和/或干预的不同的细胞-细胞粘着作用。例如,寻常天疱疮(一种由于缺少细胞粘着能力而引起的以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病人的自身抗体可与对钙粘着蛋白的体内粘着功能提供直接支持的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反应(Amagai et al.,Cell,67869-877(1991))。研究还显示,钙粘着蛋白和钙粘着蛋白相关蛋白质除有粘着活性外,还可能有调节功能。据Matsunaga等人报导(Nature,33462-64(1988)),N-钙粘着蛋白具有轴突过度生长促进活性。果蝇fat肿瘤抑制基因似乎可如哺乳动物E-钙粘着蛋白一样调节细胞生长并抑制肿瘤侵染(参见Mahoney et al.,文献同上;Frixen et al.,J.Cell.Biol.,113173-185(1991);Chen et al.,J.Cell.Biol.,114319-327(1991);Vleminckx et al.,C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纯化并分离的编码人原钙粘着蛋白pc3的多核苷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铃木
申请(专利权)人:多亨尼眼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