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4671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2:10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所述方法包括:若检测到待识别的第一人脸图像中预设物件处于第一佩戴状态,则确定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中预设物件处于第一佩戴状态;基于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基于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第三人脸图像与第四人脸图像中预设物件均处于第二佩戴状态,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与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一一对应。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

Fa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face image processing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ac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ncludes: to detect if the object is in the first state to wear a preset first face image to be recognized, it is determined the preset second face image quantity; presupposition in the first object wearing state preset second face image number; a preset number of second face images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face image based on similarity, determine the preset weight second the number of each face image; the weight of preset second face image number of each face image and third preset number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on the first face image based on the obtained four face im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face images, which are in the second wear state objects preset third face image and fourth face images. Preset second face image with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face third face images in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The present public technical scheme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商用,并向着全自动化的趋势发展。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像指纹识别系统一样,用于人脸识别,例如,人脸识别可以用来进行手机解锁。人脸识别的一个难点在于,如果将佩戴眼镜的用户的人脸图像与没有佩戴眼镜的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来进行人脸识别,会极大地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度。例如,人脸解锁系统要求用户在使用前,首先注册一张自己的人脸相片,如果在注册时没有佩戴眼镜,那么在后续使用时就不太容易识别佩戴眼镜的人脸。再如,如果人脸识别系统中预存的人脸图像中用户佩戴有眼镜,而进行人脸识别时采集的用户的人脸图像中用户没有佩戴眼镜,那么,同样会降低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因此,如何在进行比对的两幅人脸图像中的任意一幅人脸图像中存在眼镜时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包括:如果检测到待识别的第一人脸图像中遮挡人脸的预设物件处于第一佩戴状态,则确定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所述第一佩戴状态;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所述第三人脸图像与所述第四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一一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可包括: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系数以及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重构,得到第一重构图像;当所述第一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之间的误差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对所述相似度系数的值进行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所述相似度系数以及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重构,得到调整后的所述第一重构图像;当所述第一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之间的误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得到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系数的值,作为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可包括:确定用于分别表示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的一维向量;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一维向量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一个加权和;根据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第一二维图像矩阵将所述加权和转换为对应的第二二维图像矩阵;将所述第二二维图像矩阵转换为所述第四人脸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佩戴状态可为已佩戴,所述第二佩戴状态可为未佩戴;或者,所述第一佩戴状态可为未佩戴,所述第二佩戴状态可为已佩戴。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且所述第二佩戴状态为未佩戴时,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包括: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一轮廓以及所述第一轮廓的位置;基于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一轮廓以及所述第一轮廓的位置,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轮廓内的图像;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轮廓内的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二轮廓内的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所述第二轮廓内的第二重构图像;将所述第二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所述第二轮廓外的图像进行合并,得到所述第四人脸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之后,还可包括:将所述第四人脸图像与预存的第五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所述第五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处于第二佩戴状态;基于匹配结果确定身份验证是否成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待识别的第一人脸图像中遮挡人脸的预设物件处于第一佩戴状态后,确定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所述第一佩戴状态;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第一重构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所述第三人脸图像与所述第四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一一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可包括:第一重构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系数以及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重构,得到第一重构图像;调整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之间的误差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对所述相似度系数的值进行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所述相似度系数以及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重构,得到调整后的所述第一重构图像;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之间的误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得到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系数的值,确定为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重构模块,可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于分别表示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的一维向量;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一维向量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一个加权和;第一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第一二维图像矩阵将所述加权和转换为对应的第二二维图像矩阵;第二转换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二维图像矩阵转换为所述第四人脸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所述第二佩戴状态为未佩戴;或者,所述第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所述第二佩戴状态为已佩戴。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且所述第二佩戴状态为未佩戴时,所述第一重构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一轮廓以及所述第一轮廓的位置;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一轮廓以及所述第一轮廓的位置,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检测到待识别的第一人脸图像中遮挡人脸的预设物件处于第一佩戴状态,则确定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所述第一佩戴状态;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所述第三人脸图像与所述第四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检测到待识别的第一人脸图像中遮挡人脸的预设物件处于第一佩戴状态,则确定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所述第一佩戴状态;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所述第三人脸图像与所述第四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包括: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系数以及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重构,得到第一重构图像;当所述第一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之间的误差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对所述相似度系数的值进行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所述相似度系数以及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重构,得到调整后的所述第一重构图像;当所述第一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之间的误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得到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系数的值,作为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包括:确定用于分别表示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的一维向量;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一维向量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一个加权和;根据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第一二维图像矩阵将所述加权和转换为对应的第二二维图像矩阵;将所述第二二维图像矩阵转换为所述第四人脸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所述第二佩戴状态为未佩戴;或者,所述第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所述第二佩戴状态为已佩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且所述第二佩戴状态为未佩戴时,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包括: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一轮廓以及所述第一轮廓的位置;基于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一轮廓以及所述第一轮廓的位置,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轮廓内的图像;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轮廓内的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的第二轮廓内的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所述第二轮廓内的第二重构图像;将所述第二重构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所述第二轮廓外的图像进行合并,得到所述第四人脸图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四人脸图像与预存的第五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所述第五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处于第二佩戴状态;基于匹配结果确定身份验证是否成功。7.一种人脸图像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待识别的第一人脸图像中遮挡人脸的预设物件处于第一佩戴状态后,确定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所述第一佩戴状态;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第一重构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人脸图像各自的权重以及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四人脸图像,所述第三人脸图像与所述第四人脸图像中所述预设物件均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所述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韶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