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燕红专利>正文

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173449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平面导光板;所述平面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呈凹凸状设置,且所述出光面设置有扩散层;所述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设有反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所述侧入式导光板的出光面做表面处理,使其出光面成凹凸状设置,印刷的扩散层可以起到传统背光模组的光学架构中扩散片的作用,将反射薄膜热压贴合于网点层上而形成反光层,从而能简化背光模组的组装工艺,节省制备成本,避免导光板与反射片和/或扩散片产生摩擦所导致外观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器分为直下式显示器和侧入式显示器,侧入式显示器中包括侧入式导光板,光源的光经过该侧入式导光板传递至显示面板时,需要经过贴设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光学膜片的处理,而光学膜片的造价成本较高,使得导光板的制备成本高;同时在导光板的组装过程中由于导光板易于反射片和扩散片产生摩擦,导致外观不良的产生,反射片的硬性较差,组装后形态不平整。因此,简化背光模组的制备工艺及组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以实现改善传统背光模组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入式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平面导光板;所述平面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呈凹凸状设置,且所述出光面设置有扩散层;所述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设有反光层。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的凹凸状包括第一凸起,所述出光面的凹陷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层上设置有雾化颗粒。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网点,所述网点密度自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在所述网点背离所述反射面的一侧设有反光层。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采用银制成。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将第一原材料烘干、熔融,依靠模型再热压成型一具有凹凸状的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设置反射面的平面导光板;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热压或印刷扩散层;在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热压网点层;在所述网点层背离所述反射面的一侧成型反光层。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侧入式导光板在出光面做表面处理,使其出光面成凹凸状结构,并在出光面的凹陷处设置匀光的雾化粒子,印刷的扩散层可以起到传统背光模组的光学架构中扩散片的作用,网点层可以使反射面的光进行漫反射,并将其反射至出光面,将反射薄膜热压贴合于所述网点层上而形成反光层,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可以省去反射片和扩散片,从而能简化背光模组的组装工艺,节省制备成本,避免导光板与反射片和/或扩散片产生摩擦导致外观不良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Ⅱ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可适用于显示器制备的领域,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该导光板的具体结构包括:导光板包括平面导光板10;平面导光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13和反射面14,导光板的出光面13呈凹凸状设置,且出光面13设置有扩散层12;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14,在导光板的反射面14设有反光层16。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板可以由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MS(MethylMethacrylate-styrenecopolymer,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所制成;其中,反射面14的原材料可以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平面导光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13和反射面14,导光板的出光面13呈凹凸状设置,且出光面13设置有扩散层12,扩散层12上包括雾化颗粒,其中雾化颗粒位于出光面13的凹状位置处,其中扩散层12中能扩散从出光面13出射的光,即扩散层12能起到传统背光模组的光学基本架构中的扩散片的作用。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14,反射面14上设置有网点可以防止光从网点透射而出,在导光板的反射面14设有反光层16,反射面与反光层16的组合能起到传统背光模组的光学基本结构中的反射片的作用,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可省去反射片和扩散片,从而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组装工艺,节省成本,避免反射片和/或扩散片产生摩擦导致外观不良。可选地,所述出光面的凹凸状包括第一凸起17,所述出光面的凹陷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起18。其中所述第一凸起17的大小与所述第二凸起18的大小不同,及/或所述第一凸起17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凸起18的高度不同。可选地,扩散层12上设置有雾化颗粒。其中,雾化颗粒采用有机硅树脂材料制成。可选地,反射面14上设置有多个网点15,网点密度自靠近入光面11的一端向远离入光面11的一端逐渐增大。此处,网点15的密度是指网点15的面积与底面的面积之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板在适用于背光模组中时,背光模组的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入光面11进入导光板,由于靠近入光面11一端的光线与远离入光面11一端的光线相比,光线强度逐渐减弱,所以为了保证导光板出光面13整体光线的均匀性,网点15的密度自靠近入光面11的一端向远离入光面11的一端逐渐增大,以使在远离入光面11的一端的光线能得到更好的漫反射。可选地,反射面14在网点15背离反射面14的一侧设有反光层16,其中反光层16可以采用银制成。反射面14设有反光层16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的利用率。如此,提高了侧入式导光板的亮度。具体的,该反光层16可以为粘贴于反射面14上或者镀设于反射面14的银材料,或者汞,或者其他具有反射效果的材料,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将第一原材料烘干、熔融,依靠模型再热压成型一具有凹凸状的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设置反射面的平面导光板。具体的,第一原材料可以为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MS(MethylMethacrylate-styrenecopolymer,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所制成。其中,将第一原材料烘干、熔融形成胶体状液体,在通过模型利用热压技术成型一具有凹凸状的出光面13及与出光面13相对设置反射面14的平面导光板。步骤S120、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热压或印刷扩散层。具体的,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13通过热压的方式或是印刷,使得平面导光板的出光面13可以布上凸起而形成扩散层12,该扩散层12上包括雾化颗粒,其中雾化颗粒可以为有机硅树脂材料制成,其中扩散层12中能扩散从出光面13出射的光,即扩散层12能起到传统背光模组的光学基本架构中的扩散片的作用,能扩散从出光面13出射的光,以使从出光面13出射的光更加柔和均匀。步骤S130、在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热压网点层。可选地,在反射面14热压网点层,该网点层可以为漫反射层,平面导光板还具有邻接的反射面14和出光面13的入光面11,网点层的网点密度自靠近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入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平面导光板;所述平面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呈凹凸状设置,且所述出光面设置有扩散层;所述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设有反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平面导光板;所述平面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呈凹凸状设置,且所述出光面设置有扩散层;所述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设有反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的凹凸状包括第一凸起,所述出光面的凹陷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上设置有雾化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网点,所述网点密度自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在所述网点背离所述反射面的一侧设有反光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采用银制成。7.一种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导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周燕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