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壳体开缝圆管水声换能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壳体开缝圆管水声换能器,属于水声换能器
技术介绍
声波是人类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能在海水中远距离传输的能量载体。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海洋开发,均都采用声波作为运载信息的媒介。而水声换能器作为水下产生声音的通用设备,需根据时代需求进行相关应用技术改进。近年来,随着对于海洋环境调查、海洋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对于探测距离更远的主动声学探测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现有的装备由于发射的声波频率高,海水的吸收损失大,声波作用距离近,难于满足远距离探测装备的需求。低频大功率发射换能器是远距离主动探测装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只有解决低频大功率声发射换能器技术才能够大幅度提高声探测装备的作用距离。然而,低频、大功率并具有较小尺寸的声发射换能器的研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低频发射换能器种类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Janus-Helmholtz换能器、弯张换能器、弯曲圆盘换能器、弯曲板换能器等。这些常用换能器工作频率设计在1kHz以下时,换能器的体积、质量都比较大,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制作成本较高。然而,开缝圆管换能器在满足低频发射的 ...
【技术保护点】
双壳体开缝圆管水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金属壳体、设置在双层金属壳体内表面的镶拼压电陶瓷圆管,所述双层金属壳体包括双层段、与双层段圆滑连接的单层段,双层段由内壳体和外壳体构成,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月牙形空腔,单层段的厚度是渐变的,在单层段厚度最小处设置有一纵向全开缝,所述镶拼压电陶瓷圆管由n片PZT‑4压电陶瓷条与铜电极片粘接而成,压电陶瓷条沿切向极化,每相邻的两片压电陶瓷条的极化方向相反,且相邻两片压电陶瓷条之间设置有电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壳体开缝圆管水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金属壳体、设置在双层金属壳体内表面的镶拼压电陶瓷圆管,所述双层金属壳体包括双层段、与双层段圆滑连接的单层段,双层段由内壳体和外壳体构成,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月牙形空腔,单层段的厚度是渐变的,在单层段厚度最小处设置有一纵向全开缝,所述镶拼压电陶瓷圆管由n片PZT-4压电陶瓷条与铜电极片粘接而成,压电陶瓷条沿切向极化,每相邻的两片压电陶瓷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苇,蓝宇,周天放,高伟,张振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