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30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重传感器,遮板设在第一层力传感器上且遮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一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一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遮板底面的外沿,第一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一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承重板,承重板设在第二层力传感器上方且承重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二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二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承重板底面的外沿,第二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二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底板,底板设在第三层力传感器上方且底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三层力传感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重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且安装后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测量精度高,容易判断是否有大误差,可拆卸,且拆卸方便快捷的三层结构的测重传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称体重用电子称,包括正方形称体,正方形称体正面安装有LCD显示器,所述的正方形称体背面粘合有U型支撑架后壳,U型支撑架后壳上开设有电池盒,电池盒上通过弹性扣设置有盒盖,电池盒内设置有电池,U型支撑架后壳上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压力称重传感器,电池通过压力开关和导线连接压力称重传感器和LCD显示器,电池盒一侧开设有凹槽,另外一侧安装有弹性V型卡片,电池盒外安装有电池压片,电池与压力称重传感器之间安装有归零按钮,归零按钮外设置有弹性压片,弹性压片外开有U型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且安装后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测量精度高,容易判断是否有大误差的三层结构的测重传感器。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测重传感器,包括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第三层力传感器、遮板、测重主控器和底座,遮板设在第一层力传感器上且遮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一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一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遮板底面的外沿,第一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一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承重板,承重板设在第二层力传感器上方且承重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二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二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承重板底面的外沿,第二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二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底板,底板设在第三层力传感器上方且底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三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三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底板底面的外沿,第三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三信号接收端,且第三层力传感器的底端还是有底座,底座与第三层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遮板为透明层,遮板底面设有测重主控器,测重主控器上设有显示数据的显示屏,显示屏对准遮板;第三层力传感器由测重主控器控制开启,第一层力传感器和第二层力传感器由遮板和承重板上重量控制开启,测重主控器上第一信号接收端上的数据和第二信号接收端上数据差不等于承重板和第一层力传感器时,启动第三层力传感器;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和第三层力传感器分别包括一个传感器主体和一个外壳,外壳内设有传感器主体,外壳设在底座上,外壳包括柱体和与柱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盖板,外壳的内壁设有卡扣槽,传感器主体外侧设有卡扣,传感器主体通过卡扣与卡扣槽配合将传感器主体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传感器主体的电线穿过底座中央的圆孔,底座中央的圆孔处设有,用以咬紧电线的引入装置,引入装置将底座中央的圆孔堵住,引入装置与圆孔之间螺纹连接,引入装置包括:引入装置主体、橡胶圈和旋紧装置,所述引入装置主体一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与圆孔连接,引入装置主体另一端设有咬紧腔,咬紧腔壁上也设有螺纹,且咬紧腔内设有橡胶垫,旋紧装置通过咬紧腔壁上的螺纹固定并挤压橡胶垫;引入装置还包括:密封垫,引入装置主体与圆孔连接处套设密封垫,且引入装置主体与圆孔通过螺纹挤压密封垫;引入装置主体上设有贯通两端的供电线通过的孔,橡胶圈上设有供电线通过的孔,旋紧装置上设有供电线通过的孔,盖板内侧与传感器主体相对处设有缓冲层,传感器主体抵在缓冲层下方。进一步的,外壳的侧部设有插袋,插袋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电容组件,插袋上设有插袋间隙,插袋间隙的外侧设有窗口,在窗口的下部形成插袋墙体,定电容组件包括:电容安装架;安装在电容安装架上的电容,电容安装架包括:电容安装底座,电容安装底座的上面设有安装孔,电容安装底座的侧部设有插臂;电容安装底座的侧部的插臂能插入插袋上的插袋间隙中,以便将电容组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传感器的外壳上,电容安装架上的插臂包括:左插臂、右插臂、和设在左插臂与右插臂之间的中插臂,中插臂的远端设有插臂钩或插臂凸起;中插臂与左插臂和右插臂之间设有间隔,以增加中插臂的弯曲性,当所述插臂插入插袋上的插袋间隙中时,插臂上的插臂钩或插臂凸起接触插袋墙体而向后弯曲,当插臂钩或插臂凸起穿过插袋墙体边缘后,插臂钩或插臂凸起弹回原位,从而插臂钩或插臂凸起扣住插袋墙体边缘,电容包括:设在电容头部的安装螺栓,安装螺栓上设有螺纹,当安装螺栓穿过电容安装底座的上的安装孔,并将螺母旋入螺栓,从而将电容固定在电容安装底座上,电容底部设有一对插脚。进一步的,外壳中容纳有对压力敏感的可变形膜,可变形膜将外壳围成的内容腔分为上室和下室;传感器在使用时沿垂直方向放置。进一步的,盖板上设有若干镂空,盖板内侧设有对应镂空的挡板,挡板由设在盖板中央的旋钮控制移动,用以遮挡和开启镂空。进一步的,挡板内侧面还设有阻挡层,阻挡层包裹传感器主体的顶部,阻挡层用于阻止或者减少影响传感器的物质接触传感器主体。进一步的,阻挡层包括由纳米复合材料构成的阻挡层,纳米复合材料包括插入到聚合物基体中的纳米粘土,聚合物基体包括聚酰亚胺。进一步的,外壳外侧包裹一层充气层,充气层的充气量为50-80%。进一步的,底座下方设有贯穿底座下底面的横向槽和纵向槽,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的截面为开口小、底面大的形状。进一步的,底座下方设有贯穿底座下底面的横向槽和纵向槽位置相互对应。进一步的,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第三层力传感器与遮板、承重板和底板之间的相互接触面上咬合连接,一方接触面上设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凸起,另一方接触面上设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凹面,凹面与凸起相互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且安装后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测量精度高,容易判断是否有大误差;环形的力传感器测量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结合附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测重传感器,包括第一层力传感器2、第二层力传感器5、第三层力传感器6、遮板1、测重主控器3和底座8,遮板1设在第一层力传感器2上且遮板1底面有且只与第一层力传感器2连接,第一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遮板底面的外沿,第一层力传感器2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3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一层力传感器2下方设有承重板4,承重板4设在第二层力传感器5上方且承重板4底面有且只与第二层力传感器5连接,第二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承重板底面的外沿,第二层力传感器5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3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二层力传感器5下方设有底板7,底板7设在第三层力传感器6上方且底板7底面有且只与第三层力传感器6连接,第三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底板底面的外沿,第三层力传感器6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三信号接收端,第三层力传感器6的底端还是有底座8,底座与第三层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遮板为透明层,遮板底面设有测重主控器,测重主控器上设有显示数据的显示屏,显示屏对准遮板;第三层力传感器由测重主控器控制开启,第一层力传感器和第二层力传感器由遮板和承重板上重量控制开启,测重主控器上第一信号接收端上的数据和第二信号接收端上数据差不等于承重板和第一层力传感器时,启动第三层力传感器。一种测重传感器,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和第三层力传感器分别包括一个传感器主体和一个外壳,外壳内设有传感器主体,外壳设在底座上,外壳包括柱体和与柱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盖板,外壳的内壁设有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重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重传感器,包括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第三层力传感器、遮板、测重主控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遮板设在第一层力传感器上且遮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一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一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遮板底面的外沿,第一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一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承重板,承重板设在第二层力传感器上方且承重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二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二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承重板底面的外沿,第二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二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底板,底板设在第三层力传感器上方且底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三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三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底板底面的外沿,第三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三信号接收端,且第三层力传感器的底端还是有底座,底座与第三层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遮板为透明层,遮板底面设有测重主控器,测重主控器上设有显示数据的显示屏,显示屏对准遮板;第三层力传感器由测重主控器控制开启,第一层力传感器和第二层力传感器由遮板和承重板上重量控制开启,测重主控器上第一信号接收端上的数据和第二信号接收端上数据差不等于承重板和第一层力传感器时,启动第三层力传感器;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和第三层力传感器分别包括一个传感器主体和一个外壳,外壳内设有传感器主体,外壳设在底座上,外壳包括柱体和与柱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盖板,外壳的内壁设有卡扣槽,传感器主体外侧设有卡扣,传感器主体通过卡扣与卡扣槽配合将传感器主体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传感器主体的电线穿过底座中央的圆孔,底座中央的圆孔处设有,用以咬紧电线的引入装置,引入装置将底座中央的圆孔堵住,引入装置与圆孔之间螺纹连接,引入装置包括:引入装置主体、橡胶圈和旋紧装置,所述引入装置主体一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与圆孔连接,引入装置主体另一端设有咬紧腔,咬紧腔壁上也设有螺纹,且咬紧腔内设有橡胶垫,旋紧装置通过咬紧腔壁上的螺纹固定并挤压橡胶垫;引入装置还包括:密封垫,引入装置主体与圆孔连接处套设密封垫,且引入装置主体与圆孔通过螺纹挤压密封垫;引入装置主体上设有贯通两端的供电线通过的孔,橡胶圈上设有供电线通过的孔,旋紧装置上设有供电线通过的孔,盖板内侧与传感器主体相对处设有缓冲层,传感器主体抵在缓冲层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重传感器,包括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第三层力传感器、遮板、测重主控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遮板设在第一层力传感器上且遮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一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一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遮板底面的外沿,第一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一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承重板,承重板设在第二层力传感器上方且承重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二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二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承重板底面的外沿,第二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二层力传感器下方设有底板,底板设在第三层力传感器上方且底板底面有且只与第三层力传感器连接,第三层力传感器为圆环型紧贴在底板底面的外沿,第三层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测重主控器第三信号接收端,且第三层力传感器的底端还是有底座,底座与第三层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遮板为透明层,遮板底面设有测重主控器,测重主控器上设有显示数据的显示屏,显示屏对准遮板;第三层力传感器由测重主控器控制开启,第一层力传感器和第二层力传感器由遮板和承重板上重量控制开启,测重主控器上第一信号接收端上的数据和第二信号接收端上数据差不等于承重板和第一层力传感器时,启动第三层力传感器;第一层力传感器、第二层力传感器和第三层力传感器分别包括一个传感器主体和一个外壳,外壳内设有传感器主体,外壳设在底座上,外壳包括柱体和与柱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盖板,外壳的内壁设有卡扣槽,传感器主体外侧设有卡扣,传感器主体通过卡扣与卡扣槽配合将传感器主体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传感器主体的电线穿过底座中央的圆孔,底座中央的圆孔处设有,用以咬紧电线的引入装置,引入装置将底座中央的圆孔堵住,引入装置与圆孔之间螺纹连接,引入装置包括:引入装置主体、橡胶圈和旋紧装置,所述引入装置主体一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与圆孔连接,引入装置主体另一端设有咬紧腔,咬紧腔壁上也设有螺纹,且咬紧腔内设有橡胶垫,旋紧装置通过咬紧腔壁上的螺纹固定并挤压橡胶垫;引入装置还包括:密封垫,引入装置主体与圆孔连接处套设密封垫,且引入装置主体与圆孔通过螺纹挤压密封垫;引入装置主体上设有贯通两端的供电线通过的孔,橡胶圈上设有供电线通过的孔,旋紧装置上设有供电线通过的孔,盖板内侧与传感器主体相对处设有缓冲层,传感器主体抵在缓冲层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侧部设有插袋,插袋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电容组件,插袋上设有插袋间隙,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加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米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