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29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包括:一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其中,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内通过设置的4段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同轴线,以将四功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阻抗变换后,实现输入功率的四等分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功率分配器。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在频率范围在40MHz-80MHz之间的腔体四功分器。
技术介绍
功分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目前,四功分器在射频电路中,作为等分功率分配广泛应用于超短波及微波等通讯领域。但现有功分器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一,由于频率低,一般功分器的承受功率较小,大多数在(200)W以内,在40MHz-80MHz频段之间,一般功分器的承载功率无法达到≥1KW要求,若采用通用型功分器,轻则影响天线设备工作,严重者还会烧坏天线系统。其二,由于输入端与输出端阻抗不匹配,造成功分器的插入损耗大、驻波比高,从而降低功率的分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输入端与输出端阻抗变换的四功分器,提高功分器功率的承载范围,同时还能够降低信号功率分配过程中的插入损耗与驻波比。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其中,所述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内通过设置的4段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同轴线,以将四功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阻抗变换后,实现输入功率的四等分输出。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同轴线依次为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其中,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之间通过一绝缘子支撑进而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包括有外导体,其相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的外部,以构成封闭结构;法兰盘,其被设置为相配合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设置于第二内导体一侧,所述第二法兰盘设置于第三内导体一侧;输入插座,其通过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内导体连接;输出插座,其通过一连接座与所述第四内导体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连接方式为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的两端设置有相配合的内螺纹与外螺纹,以实现各内导体之间的紧固。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12.8~13.5cm、所述第二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16~16.5cm、所述第三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20~20.5cm、所述第四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22~22.5cm。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输出插座的个数被设置为4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座上。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在功分器内设置的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实现输入端与输出端阻抗变换,提高功率分配效果。其二,降低了功分器在频率分配过程中的插入损耗与驻波比。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的输出插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一腔体四功分器本体1;其中,所述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内通过设置的4段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同轴线,以将四功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阻抗变换后,实现输入功率的四等分输出,进行阻抗变换的目的主要是降低信号的插入损耗以及驻波比,从而提高信号功率的分配效果。采用这种方案具有性能可靠、功率分配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2、3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同轴线依次为第一内导体2、第二内导体3、第三内导体4、第四内导体5;其中,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之间通过一绝缘子6支撑进而连接,通过设置的四个内导体实现了功分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阻抗变化与功率分配作用,由于四功分器的输入端阻抗是50欧姆,输出端上四个输出接口的阻抗同样为50欧姆,故四个输出接口的中心连接点阻抗为12.5欧姆,也即是说需要将输入端的50欧姆阻抗通过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的阻抗变化后,变为12.5欧姆,使其与输出接口的中心连接点阻抗12.5欧姆匹配,从而提高功率分配效果。采用这种方案具有阻抗变换效果好、功率容量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2、3、4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包括有外导体7,其相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的外部,以构成封闭结构;法兰盘,其被设置为相配合的第一法兰盘8和第二法兰盘9,所述第一法兰盘设置于第二内导体一侧,所述第二法兰盘设置于第三内导体一侧,由于各个内导体之间通过螺纹固定,通过设置在功分器中间位置法兰盘的连接固定,提高功分器的结构稳定性;输入插座10,其通过一支撑座11与所述第一内导体连接,输入插座与外部馈线连接,以保证频率信号的顺利输入;输出插座12,其通过一连接座13与所述第四内导体连接,输出插座与天线连接,将完成功率分配后的信号向外辐射。采用这种方案具有结构稳定性强、功率容量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连接方式为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的两端设置有相配合的内螺纹(未示出)与外螺纹14,以实现各内导体之间的紧固,由于各个内导体通过其两端设置的内、外螺纹进行连接紧固,故方便对其的组装与拆卸,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采用这种方案具有连接安装方便、节约时间效率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12.8~13.5cm、所述第二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16~16.5cm、所述第三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20~20.5cm、所述第四内导体的直径范围被设置为22~22.5cm,通过切比雪夫多项式定理以及需要传输信号的频率带宽,对各个导体的直径以及长度进行确定,且各个内导体的直径都被设置为λ/4。实施例1本四功分器传输的信号频率40MHz~80MHz,故中心频率为60MHz,波长=波速/频率,也即是5m,所以各个内导体长度设置为5/4=1.2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720936656.html" title="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原文来自X技术">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其中,所述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内通过设置的4段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同轴线,以将四功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阻抗变换后,实现输入功率的四等分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其中,所述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内通过设置的4段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同轴线,以将四功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阻抗变换后,实现输入功率的四等分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依次为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其中,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之间通过一绝缘子支撑进而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0MHz-80MHz腔体四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四功分器本体包括有外导体,其相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的外部,以构成封闭结构;法兰盘,其被设置为相配合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设置于第二内导体一侧,所述第二法兰盘设置于第三内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勇杨慎谦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欧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