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73384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在搭建台面上竖直固定多根立柱;其次在同排相邻两根立柱之间架设横梁;然后在所述横梁上间隔地固定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双玻组件的框架框;最后将双玻组件安装框架框中。所述结构包括固定在搭建台面上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同排相邻两个立柱之间架设有横梁,每根横梁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接触的位置处固定,所述横梁上间隔地固定有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房顶双玻组件的框架框,每个框架框上均铺设与其尺寸相对应的双玻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节约搭建光伏阳光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阳光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光伏阳光房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光伏阳光房不仅能够遮挡了阳光,减少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入,还能并网发电,具备节能、环保等特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式繁琐,对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节约搭建光伏阳光房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以及通过此种安装方法所搭建的光伏阳光房结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所述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所要搭建阳光房的尺寸,在搭建台面上竖直固定多根立柱,所述立柱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步骤二:测量每根立柱的顶端距离所述搭建台面的竖直高度以及同排、同列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计算同排、同列相邻两个立柱顶端之间的竖直高度差,截去超出所要搭建阳光房高度的立柱部分;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同排相邻两根立柱的顶端之间架设横梁,所述每根横梁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接触的位置处固定;步骤四:在所述横梁上间隔地固定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双玻组件的框架框;步骤五:将双玻组件安装在所述纵梁与横梁构成的框架框中,并将相邻的双玻组件之间的缝隙用胶水填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完成后,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立柱和立柱顶端的横梁之间固定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横梁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完成后在相邻两根横梁之间架设辅梁,所述辅梁固定于各排框架框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和横梁均采用H型钢。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和辅梁均采用C型钢。进一步地,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相互垂直。一种光伏阳光房,包括竖直固定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同排相邻两个立柱的顶端之间均架设有横梁,所述每根横梁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接触的位置处固定,所述横梁上间隔地固定有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房顶双玻组件的框架框,每个框架框上均铺设与其尺寸相对应的双玻组件。进一步地,相邻两根横梁之间架设辅梁,所述辅梁固定于各排框架框的下表面;立柱和立柱顶端的横梁之间固定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横梁上。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双玻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密封胶。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和横梁均为H型钢,所述纵梁和辅梁均为C型钢。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所述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中用焊接代替传统中复杂的连接方式,能够节省安装时间并且能够节省经济成本;所述光伏阳光房的结构采用H型钢和C型钢的组合结构,使得所述光伏阳光房整体重量减轻,承载和抗弯能力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1.搭建台面,2.立柱,3.横梁,4.纵梁,5.框架框,6.基柱,7.辅梁,8.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阳光房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所要搭建阳光房的尺寸,在搭建台面1上通过基柱6竖直固定多根立柱2,所述立柱2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所述立柱2排与排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2~10m,列与列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4~8m;其中可以通过水泥浇灌立柱2与搭建台面1接触的底端从而形成基柱6,所述基柱6包裹立柱2整体长度的十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如图1所示,需要在地面上搭建长s1为12m,宽s2为6m,高h为6m的阳光房的,在地面上垂直地设有三排两列六根立柱2,立柱2所述立柱2排与排之间的间距为6m,列与列之间的间距6m;并通过水泥浇灌所述每根立柱2的底端形成基柱6来将所述立柱2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柱6包裹立柱2底端的长度为立柱2整体长度的八分之一。步骤二:测量每根立柱2的顶端距离所述搭建台面1的竖直高度以及同排、同列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计算同排、同列相邻两个立柱2顶端之间的竖直高度差,截去超出所要搭建阳光房高度的立柱2部分并在立柱2顶端留出能够供横梁3和纵梁4固定在立柱2顶端的高度;如图1所示,所以右侧列的三根立柱2顶端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相同且右侧列的立柱2顶端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均为4.8m,右侧列的立柱2顶端均预留出0.2m竖直高度,左侧列的立柱2顶端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均为5.8m,左侧列的立柱2顶端均预留出0.2m竖直高度。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同排相邻两个立柱2的顶端之间架设横梁3,所述每根横梁3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2接触的位置处固定;其中每根横梁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其与立柱2接触的位置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横梁3横截面的高度d1为10cm,所述横梁3共有三根。步骤四:根据计算所得的同排相邻两个立柱2顶端之间的竖直高度差,在立柱2和立柱2顶端的横梁3之间选择性地固定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的一端需要固定在立柱2上,另一端需要固定在所述立柱2顶端的横梁3上;当同排相邻两个立柱2顶端之间的竖直高度差零时,立柱2和立柱2顶端的横梁3之间不需加设加强筋8;当同排相邻两个立柱2顶端之间存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时,立柱2和立柱2顶端的横梁3之间需要固定加强筋8,从而增强阳光房的承载能力;其中所述加强筋8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2和立柱2顶端的横梁3上。步骤五:在所述横梁3上间隔地固定纵梁4,所述纵梁4与横梁3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房顶双玻组件的框架框5;其中,所述每根纵梁4与每根横梁3的接触位置处的纵梁4与横梁3均焊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横梁3上均匀间隔地固定纵梁4,所述纵梁4有六根,所述纵梁4与横梁3相互垂直,从而形成10个用于安装房顶双玻组件的矩形框架框5并且在每根纵梁4与每根横梁3接触位置处的纵梁4与横梁3均焊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所述纵梁4横截面的高度d2为10cm。步骤六:在相邻两根横梁3之间架设辅梁7,所述辅梁7固定在各排框架框5的下表面;其中每根辅梁7和每根纵梁4接触位置处的辅梁7与纵梁4均焊接在一起。步骤七:将双玻组件安装在所述纵梁4与横梁3构成的框架框5的上表面,并将相邻的双玻组件之间的缝隙用密封胶填充,双玻组件的边沿通过结构胶粘贴固定在其与框架框5接触的位置处。所述双玻组件是由两块钢化玻璃、EVA胶膜和太阳能电池硅片,经过层压机高温层压组成复合层。其中,所述立柱2和横梁3均采用H型钢,纵梁4和辅梁7均采用C型钢,所述H型钢与C型钢均具备轻质和高抗弯能力的特点,从而能减轻阳光房的重量且增强其承载能力。优选地,所述纵梁4与横梁3之间相互垂直,从而所述纵梁4与横梁3构成多个矩形框架框5,所述矩形的框架框5便于安装双玻组件。一种阳光房,包括竖直固定在搭建台面1上的多根立柱2,所述立柱2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同排相邻两个立柱2的顶端之间均架设有横梁3,所述每根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所要搭建阳光房的尺寸,在搭建台面(1)上竖直固定多根立柱(2),所述立柱(2)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步骤二:测量每根立柱(2)的顶端距离所述搭建台面(1)的竖直高度以及同排、同列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计算同排、同列相邻两个立柱(2)顶端之间的竖直高度差,截去超出所要搭建阳光房高度的立柱(2)部分;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同排相邻两根立柱(2)的顶端之间架设横梁(3),所述每根横梁(3)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2)接触的位置处固定;步骤四:在所述横梁(3)上间隔地固定纵梁(4),所述纵梁(4)与横梁(3)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双玻组件的框架框(5);步骤五:将双玻组件安装在所述纵梁(4)与横梁(3)构成的框架框(5)中,并将相邻的双玻组件之间的缝隙用密封胶填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所要搭建阳光房的尺寸,在搭建台面(1)上竖直固定多根立柱(2),所述立柱(2)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步骤二:测量每根立柱(2)的顶端距离所述搭建台面(1)的竖直高度以及同排、同列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计算同排、同列相邻两个立柱(2)顶端之间的竖直高度差,截去超出所要搭建阳光房高度的立柱(2)部分;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同排相邻两根立柱(2)的顶端之间架设横梁(3),所述每根横梁(3)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2)接触的位置处固定;步骤四:在所述横梁(3)上间隔地固定纵梁(4),所述纵梁(4)与横梁(3)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双玻组件的框架框(5);步骤五:将双玻组件安装在所述纵梁(4)与横梁(3)构成的框架框(5)中,并将相邻的双玻组件之间的缝隙用密封胶填充。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完成后,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立柱(2)和立柱(2)顶端的横梁(3)之间固定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的一端固定在立柱(2)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2)顶端的横梁(3)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完成后在相邻两根横梁(3)之间架设辅梁(7),所述辅梁(7)固定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