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抛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79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生抛投器,包括陆用抛射器组件、水用抛射器组件、底座组件、贮绳筒组件、支座组件、训练弹组件和送绳器组件,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插入发射管内,水用抛射器组件插入发射管内,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内放置有送绳器组件,所述发射管上套设有发射管套,发射管上连接有训练弹组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救生抛投器,是一种压缩空气管路抛投器,发射距离超过230米,主要用于远距离抛投救生绳、救生圈或锚钩等,与不同的物件搭配使用可实现不同的功能,可以应用于消防救援、急流救援、海岸钻井、远洋渔业、快速反应部队、海军舰艇和工业安全等领域,以高压空气为动力,可将绳索或自动充气救生圈快速安全准确地发射目标,包括水用和陆用两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抛投器
本技术涉及抛投器
,尤其是一种救生抛投器。
技术介绍
抛投器是以压缩空气或火药为动力,向目标抛投绳索及救生圈的一种装备。按其动力源可分为气动式抛投器和火药式抛投器,按其功能可分为锚钩发射器、绳索抛投器、射绳枪、抛绳器、射锚枪、锚钩枪和救生抛投器,现有的抛投器,不能远距离抛投,并且发射目标不准确,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抛投器,具有远距离抛投和抛投快速准确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生抛投器,包括陆用抛射器组件、水用抛射器组件、底座组件、贮绳筒组件、支座组件、训练弹组件和送绳器组件,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插入发射管内,水用抛射器组件插入发射管内,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内放置有送绳器组件,所述发射管上套设有发射管套,发射管上连接有训练弹组件,所述发射管套上设有压紧螺母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所述发射管与气缸螺旋旋紧,所述气缸上设有密封套,气缸上设有压力表,压力表上设有铜螺母、纯挡圈和第一O型圈,所述气缸内侧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内侧设置有导杆,所述活塞杆外侧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活塞杆上套设有第二O型圈,所述气缸上设有缸体,缸体上设有挂扣,所述缸体内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的一侧设有安全阀,安全阀上设有第三垫圈,所述安全阀的一侧设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的一侧设有第四垫圈,第四垫圈的一侧设有减压阀,减压阀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瓶护筒,所述第一气瓶护筒的一侧设置有球窝座,球窝座上设有球头杆,所述球窝座的一侧设有平板脚组件,第一气瓶护筒上设有标贴,所述第一气瓶护筒的内侧设有第二气瓶护筒,第二气瓶护筒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所述第二气瓶护筒的内侧设有气瓶,气瓶的一侧设置有气瓶压力表,弹簧座上设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的一侧设有第一垫圈,第二压缩弹簧的一侧设有阀套,阀套的一侧设有第五O型圈,第五O型圈的一侧设有第六O型圈,第六O型圈的一侧设有阀芯,阀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七O型圈,阀芯的一侧还设置有压套,所述压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圈,所述压套的一侧还设置有排气阀座,排气阀座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母和内六角平圆头螺钉,排气阀座的一侧还设有顶杆,顶杆的一侧设有连杆,连杆的一侧设有扳机,扳机上设有隔套,扳机的一侧设有握杆,握杆上设有握杆夹,握杆的一侧设有贮绳筒组件,所述握杆上设有保险杆,保险杆上设有挡圈,保险杆的一侧设有保险按钮,保险杆的一侧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座上还设有第三O型圈,第三O型圈的一侧设有第四O型圈,所述发射管的一侧设有支座组件,发射管的一侧还设有底座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瓶上设有气瓶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杆上设有缸筒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杆上设有反光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板脚组件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与球窝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技术救生抛投器,是一种压缩空气管路抛投器,发射距离超过230米,主要用于远距离抛投救生绳、救生圈或锚钩等,与不同的物件搭配使用可实现不同的功能,可以应用于消防救援、急流救援、海岸钻井、远洋渔业、快速反应部队、海军舰艇和工业安全等领域,以高压空气为动力,可将绳索或自动充气救生圈快速安全准确地发射目标,包括水用和陆用两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用抛射器组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陆用抛射器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座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组件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球窝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A-A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送绳器组件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贮绳筒组件示意图。图中:1陆用抛射器组件、2水用抛射器组件、3压紧螺母、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密封套、6活塞杆、7第一压缩弹簧、8导杆、9第二O型圈、10缸体、11挂扣、12气瓶压力表、13底座组件、14弹簧座、15安全阀、16第三垫圈、17橡胶垫圈、18第四垫圈、19第一气瓶护筒、20标贴、21第二气瓶护筒、22橡胶套、23气瓶、24气瓶阀、25减压阀、26握杆、27锁紧螺母、28内六角平圆头螺钉、29连杆、30扳机、31隔套、32握杆夹、33顶杆、34贮绳筒组件、35气缸、36压力表、37铜螺母、38纯挡圈、39第一O型圈、40缸筒夹、41球头杆、42挡圈、43保险杆、44压缩弹簧、45保险按钮、46排气阀座、47第七O型圈、48压套、49第二垫圈、50阀芯、51第六O型圈、52第五O型圈、53阀套、54第一垫圈、55第二压缩弹簧、56第三O型圈、57第四O型圈、58支座组件、59发射管套、60训练弹组件、61发射管、62送绳器组件、63球窝座、64内六角沉头螺钉、65平板脚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救生抛投器,包括陆用抛射器组件1、水用抛射器组件2、底座组件13、贮绳筒组件34、支座组件58、训练弹组件60和送绳器组件62,陆用抛射器组件1插入发射管61内,水用抛射器组件2插入发射管61内,陆用抛射器组件1内放置有送绳器组件62,发射管61上套设有发射管套59,发射管61上连接有训练弹组件60,发射管套59上设有压紧螺母3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发射管61与气缸35螺旋旋紧,气缸35上设有密封套5,气缸35上设有压力表36,压力表36上设有铜螺母37、纯挡圈38和第一O型圈39,气缸35内侧设置有活塞杆6,活塞杆6内侧设置有导杆8,活塞杆6外侧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7,活塞杆6上套设有第二O型圈9,气缸35上设有缸体10,缸体10上设有挂扣11,缸体10内设置有弹簧座14,弹簧座14的一侧设有安全阀15,安全阀15上设有第三垫圈16,安全阀15的一侧设有橡胶垫圈17,橡胶垫圈17的一侧设有第四垫圈18,第四垫圈18的一侧设有减压阀25,减压阀25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瓶护筒19,第一气瓶护筒19的一侧设置有球窝座63,球窝座63上设有球头杆41,球窝座63的一侧设有平板脚组件65,平板脚组件65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64与球窝座63连接,第一气瓶护筒19上设有标贴20,第一气瓶护筒19的内侧设有第二气瓶护筒21,第二气瓶护筒2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22,第二气瓶护筒21的内侧设有气瓶23,气瓶23上设有气瓶阀24,气瓶23的一侧设置有气瓶压力表12,弹簧座14上设有第二压缩弹簧55,第二压缩弹簧55的一侧设有第一垫圈54,第二压缩弹簧55的一侧设有阀套53,阀套53的一侧设有第五O型圈52,第五O型圈52的一侧设有第六O型圈51,第六O型圈51的一侧设有阀芯50,阀芯5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O型圈47,阀芯50的一侧还设置有压套48,压套4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圈49,压套48的一侧还设置有排气阀座46,排气阀座46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母27和内六角平圆头螺钉28,排气阀座46的一侧还设有顶杆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救生抛投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抛投器,包括陆用抛射器组件(1)、水用抛射器组件(2)、底座组件(13)、贮绳筒组件(34)、支座组件(58)、训练弹组件(60)和送绳器组件(62),其特征在于: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1)插入发射管(61)内,水用抛射器组件(2)插入发射管(61)内,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1)内放置有送绳器组件(62),所述发射管(61)上套设有发射管套(59),发射管(61)上连接有训练弹组件(60),所述发射管套(59)上设有压紧螺母(3)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所述发射管(61)与气缸(35)螺旋旋紧,所述气缸(35)上设有密封套(5),气缸(35)上设有压力表(36),压力表(36)上设有铜螺母(37)、纯挡圈(38)和第一O型圈(39),所述气缸(35)内侧设置有活塞杆(6),活塞杆(6)内侧设置有导杆(8),所述活塞杆(6)外侧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7),活塞杆(6)上套设有第二O型圈(9),所述气缸(35)上设有缸体(10),缸体(10)上设有挂扣(11),所述缸体(10)内设置有弹簧座(14),弹簧座(14)的一侧设有安全阀(15),安全阀(15)上设有第三垫圈(16),所述安全阀(15)的一侧设有橡胶垫圈(17),橡胶垫圈(17)的一侧设有第四垫圈(18),第四垫圈(18)的一侧设有减压阀(25),减压阀(25)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瓶护筒(19),所述第一气瓶护筒(19)的一侧设置有球窝座(63),球窝座(63)上设有球头杆(41),所述球窝座(63)的一侧设有平板脚组件(65),第一气瓶护筒(19)上设有标贴(20),所述第一气瓶护筒(19)的内侧设有第二气瓶护筒(21),第二气瓶护筒(2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22),所述第二气瓶护筒(21)的内侧设有气瓶(23),气瓶(23)的一侧设置有气瓶压力表(12),弹簧座(14)上设有第二压缩弹簧(55),第二压缩弹簧(55)的一侧设有第一垫圈(54),第二压缩弹簧(55)的一侧设有阀套(53),阀套(53)的一侧设有第五O型圈(52),第五O型圈(52)的一侧设有第六O型圈(51),第六O型圈(51)的一侧设有阀芯(50),阀芯(5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O型圈(47),阀芯(50)的一侧还设置有压套(48),所述压套(4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圈(49),所述压套(48)的一侧还设置有排气阀座(46),排气阀座(46)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母(27)和内六角平圆头螺钉(28),排气阀座(46)的一侧还设有顶杆(33),顶杆(33)的一侧设有连杆(29),连杆(29)的一侧设有扳机(30),扳机(30)上设有隔套(31),扳机(30)的一侧设有握杆(26),握杆(26)上设有握杆夹(32),握杆(26)的一侧设有贮绳筒组件(34),所述握杆(26)上设有保险杆(43),保险杆(43)上设有挡圈(42),保险杆(43)的一侧设有保险按钮(45),保险杆(43)的一侧设有压缩弹簧(44),所述弹簧座(14)上还设有第三O型圈(56),第三O型圈(56)的一侧设有第四O型圈(57),所述发射管(61)的一侧设有支座组件(58),发射管(61)的一侧还设有底座组件(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抛投器,包括陆用抛射器组件(1)、水用抛射器组件(2)、底座组件(13)、贮绳筒组件(34)、支座组件(58)、训练弹组件(60)和送绳器组件(62),其特征在于: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1)插入发射管(61)内,水用抛射器组件(2)插入发射管(61)内,所述陆用抛射器组件(1)内放置有送绳器组件(62),所述发射管(61)上套设有发射管套(59),发射管(61)上连接有训练弹组件(60),所述发射管套(59)上设有压紧螺母(3)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所述发射管(61)与气缸(35)螺旋旋紧,所述气缸(35)上设有密封套(5),气缸(35)上设有压力表(36),压力表(36)上设有铜螺母(37)、纯挡圈(38)和第一O型圈(39),所述气缸(35)内侧设置有活塞杆(6),活塞杆(6)内侧设置有导杆(8),所述活塞杆(6)外侧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7),活塞杆(6)上套设有第二O型圈(9),所述气缸(35)上设有缸体(10),缸体(10)上设有挂扣(11),所述缸体(10)内设置有弹簧座(14),弹簧座(14)的一侧设有安全阀(15),安全阀(15)上设有第三垫圈(16),所述安全阀(15)的一侧设有橡胶垫圈(17),橡胶垫圈(17)的一侧设有第四垫圈(18),第四垫圈(18)的一侧设有减压阀(25),减压阀(25)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瓶护筒(19),所述第一气瓶护筒(19)的一侧设置有球窝座(63),球窝座(63)上设有球头杆(41),所述球窝座(63)的一侧设有平板脚组件(65),第一气瓶护筒(19)上设有标贴(20),所述第一气瓶护筒(19)的内侧设有第二气瓶护筒(21),第二气瓶护筒(2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22),所述第二气瓶护筒(21)的内侧设有气瓶(23),气瓶(23)的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