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75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可承受来自任意方向的车辆冲击和碾压,一旦外力撤离后即可自动复原,可避免目前道路交通隔离地桩受车辆冲击和碾压造成的破坏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方便安装和拆卸,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属于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在道路交通隔离方面多采用固定式地桩,受到撞击后多数会损坏,需重新安装新的设施。现有的防撞地桩均为一次性安装,如果出现部件损坏,需要将地桩整个换掉,不利于重复使用。此外,现有的自恢复防撞地桩的弹簧一般暴露在环境中,长期日晒雨淋,很容易生锈,导致整个自恢复防撞地桩恢复功能丧失,并且扭动柱与桩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粘接,受到冲击次数有限,容易损坏,此外还存在安装调整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所述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包括底座(10)、桩体(6)、扭动柱(9)、压簧(5)和桩帽(1);所述底座(10)为圆台柱,所述底座(10)的底端四周设有凹形周槽(8),所述底座(10)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桩体(6)为管状结构,套在底座(10)外部,所述桩体(6)内部焊接中间设有通孔的挡簧板(7),所述桩体(6)的上方与桩帽(1)连接,所述桩体(6)的下沿为圆弧状;所述扭动柱(9)一端与底座(10)相连,另一端设有调节螺纹,穿过压簧板(4)连接拉紧螺母(3);所述压簧(5)套在所述扭动柱(9)上,放置于挡簧板(7)与压簧板(4)形成的腔体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扭动柱(9)为多股软钢缆,一端通过钢缆栓(11)与底座(10)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簧(5)为65Mn压簧或合金钢压簧,所述压簧(5)的弹性系数为G=60000~80000N/mm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簧(5)为TM60*30*3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桩帽(1)通过螺钉与桩体(6)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0)的底面设有凹口,所述凹口设有螺纹,所述底座(10)与基座(12)通过螺纹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12)为圆形基座,在基座外围对称设有螺纹孔,所述基座(12)通过螺纹孔与地面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所述拉紧螺母(3)调节压簧(5)为压紧状态,使桩体(6)与底座(10)紧压,柱体顶部达到承受150~200KG横向压力不倾倒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桩体(6)和桩帽(1)由直径为100~150mm,承压大于5吨的钢管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可承受来自任意方向的车辆冲击和碾压,一旦外力撤离后即可自动复原,可避免目前道路交通隔离地桩受车辆冲击和碾压造成的破坏现象;(2)本专利技术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设有可拆卸桩帽,钢缆一端通过拉紧螺母压紧,方便安装和拆卸,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压簧安装在桩体内部,避免雨淋,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的示意图。1桩帽;2连接螺纹;3拉紧螺母;4压簧板;5压簧;6桩体;7档簧板;8凹形周槽;9扭动柱;10底座;11钢缆栓;12基座;13底座与基座连接螺纹。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但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受这些内容所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包括底座(10)、桩体(6)、扭动柱(9)、压簧(5)和桩帽(1);所述底座(10)为圆台柱,所述底座(10)的底端四周设有凹形周槽(8),所述底座(10)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底座(10)的底面设有凹口;所述桩体(6)为管状结构,套在底座(10)外部,所述桩体(6)内部焊接中间设有通孔的挡簧板(7),所述桩体(6)的上方通过螺钉与桩帽(1)连接,所述桩体(6)的下沿为圆弧状;所述扭动柱(9)一端与底座(10)相连,另一端设有调节螺纹,连接拉紧螺母(3);所述压簧(5)套在所述扭动柱(9)上,放置于挡簧板(7)与压簧板(4)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扭动柱(9)为多股软钢缆,一端通过钢缆栓(11)与底座(10)相连。所述压簧(5)为合金钢压簧TM60*30*300,为,压缩量为28.8%,弹性系数为G=80000N/mm2。所述底座(10)的底端四周设有凹形周槽,所述桩体(6)的下沿为圆弧状,所述圆弧状可以与凹形周槽相吻合,当防撞桩受到外力发生倾斜时,正好使桩体下沿凹进凹形周槽中,避免桩体或者底座发生损伤。所述底座(10)的底面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一方面通过螺纹与基座(12)相连,方便整个桩体安装更换,无需拆卸基座;另一方面,给钢缆栓预留了一定空间,方便钢缆的安装与更换。所述桩帽(1)通过螺钉与桩体(6)相连,方便拆卸安装。所述桩体(6)和桩帽(1)由直径为100~150mm,承压大于5吨的钢管制成。本专利技术在安装时,将桩帽(1)取下,装入压簧(5),插入带有钢缆栓的多股软钢缆,装入压簧板(4)、垫圈和拉紧螺母(3),通过调节所述拉紧螺母(3)调节压簧(5)为压紧状态,使桩体(6)与底座(10)紧压,柱体顶部达到承受150~200KG横向压力不倾倒状态。所述底座(10)的底面凹口设有螺纹,所述底座(10)与基座(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基座(12)为圆形基座,在基座外围对称设有螺纹孔,所述基座(12)通过螺纹孔与地面固定。在更换部件时,只需将桩体及钢缆栓帽拆卸下来,而不需要将基座拆下,避免多次拆卸造成基座与底面连接不稳。本专利技术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在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后,柱体呈倾斜状态,此时,压簧进一步压缩,当外力撤销后,利用压簧的恢复力,带动柱体恢复原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包括底座(10)、桩体(6)、扭动柱(9)、压簧(5)和桩帽(1);所述底座(10)为圆台柱,所述底座(10)的底端四周设有凹形周槽(8),所述底座(10)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桩体(6)为管状结构,套在底座(10)外部,所述桩体(6)内部焊接中间设有通孔的挡簧板(7),所述桩体(6)的上方与桩帽(1)连接,所述桩体(6)的下沿为圆弧状;所述扭动柱(9)一端与底座(10)相连,另一端设有调节螺纹,穿过压簧板(4)连接拉紧螺母(3);所述压簧(5)套在所述扭动柱(9)上,放置于挡簧板(7)与压簧板(4)形成的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包括底座(10)、桩体(6)、扭动柱(9)、压簧(5)和桩帽(1);所述底座(10)为圆台柱,所述底座(10)的底端四周设有凹形周槽(8),所述底座(10)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桩体(6)为管状结构,套在底座(10)外部,所述桩体(6)内部焊接中间设有通孔的挡簧板(7),所述桩体(6)的上方与桩帽(1)连接,所述桩体(6)的下沿为圆弧状;所述扭动柱(9)一端与底座(10)相连,另一端设有调节螺纹,穿过压簧板(4)连接拉紧螺母(3);所述压簧(5)套在所述扭动柱(9)上,放置于挡簧板(7)与压簧板(4)形成的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动柱(9)为多股软钢缆,一端通过钢缆栓(11)与底座(10)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自恢复防撞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5)为65Mn压簧或合金钢压簧,所述压簧(5)的弹性系数为G=60000~80000N/m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金法王雅萍孙亚文钱惠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