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型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特别是一种改善型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维修或建设过程中,在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往往需要临时设置移动式的交通导流装置,然而由于一般交通导流装置高度较低,使信号装置可见的范围小,且在交通导向方向转换的几秒钟内,若前面的车辆高度较高时或交通路口处于低洼时,后面的车辆看不到信号灯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需要一种能及时调整高度的交通导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型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善型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下表面两侧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隔板、板簧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均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第二套筒套装在第一套筒内,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型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下表面两侧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隔板、板簧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均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第二套筒套装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三套筒套装在第二套筒内,所述隔板前后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顶端的内腔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前后壁上设置两条狭长槽,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的底座上表面,并向上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型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下表面两侧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隔板、板簧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均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第二套筒套装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三套筒套装在第二套筒内,所述隔板前后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顶端的内腔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前后壁上设置两条狭长槽,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的底座上表面,并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底部后穿过所述隔板中部设置的孔、并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三套筒底部并与第三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板簧的台阶,所述底座底部还设置有护卫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改善型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锥齿轮传动、中空的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和传动转换装置,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套筒同心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第一丝杠的一侧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轴端固定安装在一锥齿轮,与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杠上的锥齿轮形成所述锥齿轮传动,第二丝杠套装在所述第一丝杠内,在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隔板之间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安装所述传动转换装置,所述传动转换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对称地安装在位于第一丝杠两侧的第二套筒底部的凹槽内,固定块由凸缘和竖板组成,所述凸缘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摆杆的槽,所述第一摆杆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的竖板中部设置有一左右方向的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一螺纹堵,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螺纹堵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下端外侧相抵,在固定块的凸缘下方的第二套筒可滑动地安装所述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杠旋合,第一螺母左右侧各设置有一开口向外的槽,所述槽设置一销与第一摆杆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摆杆上端外侧设置有一第一斜面,第二螺母套装在第二丝杠上,第二螺母底部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与设置在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所述隔板上表面的T型槽形成可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摆杆安装在设置在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所述隔板上的通槽内,并铰接,所述第二摆杆上端抵在所述第二螺母的左右两个侧面上,下端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斜度一致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螺母包括左半螺母、右半螺母及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传,齐泽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华慧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