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导风板为内外双层的导风板结构,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内、外导风板之间进行焊接或者粘接的连接方式,这样的连接方式一方面使得导风板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连接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使得在生产装配时人工装配效率低下,同时,因焊接或粘接需要其他设备或物料,使得整机的物料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外双层导风板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板组件,包括内导风板和设置在内导风板外侧的外导风板,外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内导风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以限制内导风板沿第一方向移动;外导风板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内导风板具有与限位凸起相适配的止挡部,限位凸起与止挡部限位接触,以限制内导风板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和限位凸起沿外导风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制内导风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板组件,包括内导风板(10)和设置在所述内导风板(10)外侧的外导风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风板(2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2),所述内导风板(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12),所述第一卡接部(2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卡接,以限制所述内导风板(10)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外导风板(20)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3),所述内导风板(10)具有与所述限位凸起(23)相适配的止挡部(13),所述限位凸起(23)与所述止挡部(13)限位接触,以限制所述内导风板(10)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组件,包括内导风板(10)和设置在所述内导风板(10)外侧的外导风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风板(2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2),所述内导风板(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12),所述第一卡接部(2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卡接,以限制所述内导风板(10)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外导风板(20)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3),所述内导风板(10)具有与所述限位凸起(23)相适配的止挡部(13),所述限位凸起(23)与所述止挡部(13)限位接触,以限制所述内导风板(10)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2)和所述限位凸起(23)沿所述外导风板(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制所述内导风板(10)沿所述外导风板(20)的延伸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13)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限位凸起(23)的避让位置和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23)抵接的止挡位置,所述止挡部(13)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内导风板(10)和所述外导风板(20)之间均具有活动间隙,以使所述止挡部(13)在从所述限位凸起(23)经过时运动至所述避让位置,或者使所述止挡部(13)在经过所述限位凸起(23)后运动至所述止挡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止挡部(13)运动至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23)和所述第一卡接部(22)卡止在所述止挡部(13)和所述第二卡接部(12)之间,或所述止挡部(13)和所述第二卡接部(12)卡止在所述限位凸起(23)和所述第一卡接部(2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13)具有钩体部,所述钩体部具有连接段(131)和止挡段(132),所述连接段(131)的第一端与所述内导风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淑剑,林青辉,邓浩光,王富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