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阀短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48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蝶阀短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头部底侧设置有用于旋转连接齿盘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中心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阀杆的安装孔,所述手柄本体的尾部底侧从靠近头部的一端向远离头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连通第一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旁侧壁分别向下延伸有用于安装卡爪的倒U形支架,所述第二减重槽的两旁侧壁对称开设有用于穿设铰接轴以固定卡爪的铰接孔,所述第三减重槽内设置有靠近第二减重槽并用于套设弹簧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设计了多个减重槽,在保证结构强度高的前提下减少了材料的用量,进而节省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阀短手柄
本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蝶阀短手柄。
技术介绍
手柄式蝶阀是一种通过手柄带动阀杆转动,进而使蝶板跟随阀杆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调节阀,广泛应用于管道内流体介质的流量控制,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现有的蝶阀控制装置包括手柄、齿盘和卡爪等,其中有的手柄采用铸造成型,存在设计不合理、用料成本高的缺点,也有的手柄采用拉伸成型,存在结构强度差、制作工艺繁琐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用料成本低、结构强度高且制作简单的蝶阀短手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阀短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头部底侧设置有用于旋转连接齿盘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中心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阀杆的安装孔,所述手柄本体的尾部底侧从靠近头部的一端向远离头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连通第一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旁侧壁分别向下延伸有用于安装卡爪的倒U形支架,所述第二减重槽的两旁侧壁对称开设有用于穿设铰接轴以固定卡爪的铰接孔,所述第三减重槽内设置有靠近第二减重槽并用于套设弹簧的定位柱。优选的,所述手柄本体的头部为尖头部,所述手柄本体的尾部为缩尾部,所述尖头部通过平行部与缩尾部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尖头部的宽度由远离平行部的一端向靠近平行部的一端逐渐变大,所述平行部的宽度不变,所述缩尾部的宽度由靠近平行部的一端向远离平行部的一端逐渐变小。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重槽的两旁侧壁厚度与第三减重槽的两旁侧壁厚度相等,所述第二减重槽为正方形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方形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三减重槽的底部还设置有远离第二减重槽的第四减重槽。优选的,所述第四减重槽的底部开设有远离定位柱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旋转座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加强头部结构强度的圆台,所述安装孔贯穿于圆台的中心。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为方孔。优选的,所述手柄本体的长度为40~65mm。优选的,所述手柄本体的材质为灰口铸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手柄在手柄本体上合理设计了多个减重槽,在保证结构强度高的前提下减少了材料的用量,进而节省材料成本,通过倒U形支架安装卡爪,使卡爪工作更稳定,整体结构新颖且强度高,制作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B-B处的剖视图。图7为图4中C-C处的剖视图。图8为图4中D-D处的剖视图。图9为图4中E-E处的剖视图。图10为图4中F-F处的剖视图。图中标记:100、手柄本体;100a、尖头部;100b、平行部;100c、缩尾部;110、旋转座;111、安装孔;112、圆台;120、第一减重槽;130、第二减重槽;131、铰接孔;140、第三减重槽;141、定位柱;150、凹槽;160、倒U形支架;170、第四减重槽;17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10示,一种蝶阀短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00,所述手柄本体100的头部底侧设置有用于旋转连接齿盘的旋转座110,所述旋转座110的中心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阀杆的安装孔111,所述手柄本体100的尾部底侧从靠近头部的一端向远离头部的一端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减重槽120、第二减重槽130和第三减重槽140,所述第二减重槽130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连通第一减重槽120和第三减重槽140的凹槽150,所述凹槽150的两旁侧壁分别向下延伸有用于安装卡爪的倒U形支架160,所述第二减重槽130的两旁侧壁对称开设有用于穿设铰接轴以固定卡爪的铰接孔131,所述第三减重槽140内设置有靠近第二减重槽130并用于套设弹簧的定位柱141。其中,所述铰接孔131的开口处均进行倒角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100的头部为尖头部100a,所述尖头部100a的前端以圆弧过渡,所述手柄本体100的尾部为缩尾部100c,所述缩尾部100c的后端四个角均进行倒圆角,所述尖头部100a通过平行部100b与缩尾部100c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尖头部100a的宽度由远离平行部100b的一端向靠近平行部100b的一端逐渐变大,所述平行部100b的宽度不变,所述缩尾部100c的宽度由靠近平行部100b的一端向远离平行部100b的一端逐渐变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重槽120的两旁侧壁厚度与第三减重槽140的两旁侧壁厚度相等,即第一减重槽120的宽度和第三减重槽140的宽度也是由靠近平行部100b的一端向远离平行部100b的一端同步逐渐变小的;所述第二减重槽130为正方形凹槽,所述凹槽150为长方形凹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减重槽140的底部还设置有远离第二减重槽130的第四减重槽170。其中,所述第四减重槽170的底部开设有远离定位柱141的通孔171。其中,所述通孔171、定位柱141和安装孔111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所述第一减重槽120、第三减重槽140和第四减重槽170的四个角均进行倒圆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座11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加强头部结构强度的圆台112,所述安装孔111贯穿于圆台112的中心。其中,所述安装孔111优选但不局限于方孔,例如五边形孔或六边形孔,所述方孔的四个角均进行倒圆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100的长度为40~65mm,例如50mm。所述手柄本体100的材质优选但不局限于灰口铸铁,通过一体铸造成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蝶阀短手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蝶阀短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头部底侧设置有用于旋转连接齿盘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中心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阀杆的安装孔,所述手柄本体的尾部底侧从靠近头部的一端向远离头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连通第一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旁侧壁分别向下延伸有用于安装卡爪的倒U形支架,所述第二减重槽的两旁侧壁对称开设有用于穿设铰接轴以固定卡爪的铰接孔,所述第三减重槽内设置有靠近第二减重槽并用于套设弹簧的定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阀短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头部底侧设置有用于旋转连接齿盘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中心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阀杆的安装孔,所述手柄本体的尾部底侧从靠近头部的一端向远离头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连通第一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旁侧壁分别向下延伸有用于安装卡爪的倒U形支架,所述第二减重槽的两旁侧壁对称开设有用于穿设铰接轴以固定卡爪的铰接孔,所述第三减重槽内设置有靠近第二减重槽并用于套设弹簧的定位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短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头部为尖头部,所述手柄本体的尾部为缩尾部,所述尖头部通过平行部与缩尾部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尖头部的宽度由远离平行部的一端向靠近平行部的一端逐渐变大,所述平行部的宽度不变,所述缩尾部的宽度由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翰达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